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马二人都明确表示,“九二共识”就是两岸政治往来的基础,就是维系两岸和平的基石。台湾海峡风浪再大,有“九二共识”,台海和平的大船就“锚定舵稳”,不会翻覆。
11月7日下午三点,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习近平、马英九两位先生握手长达80秒钟。习近平表示,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
此次“习马会”为了避开身份的“忌讳”可谓努力颇多。首先选择了新加坡这个多次担任两岸“中间人”的地方,就是出于“身份”考虑。不能出现于国际场合,亦不能有主客之分。
而“先生” 这个古雅的称谓可以说意味良多,“先生”只是敬称,而“同志”则意味着双方站在统一战线,是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关系。重庆谈判成为战后长久和平的开端,蒋、毛双方则以“先生”互称。此次“习马会”更是沿用了这一称呼,體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此次会面中提及的“家事”、“共识”、“稳定”、“交流”等成为热议的关键词。
著名华裔律师霍建强指出,这种轻松地“家常式”会面,进一步向世界阐明了一个道理——“台湾问题”再复杂也是中国人自己的家事。
在法国巴黎首位华裔市议员陈文雄看来,政治因素已不是影响两岸关系的唯一因素,如今台商在大陆投资非常多,两岸的文化交流、游客互访等也越来越频繁。他认为,两岸今后应发挥各自优势,关注如何带来双赢效益,共同在积极因素下展开合作。“这也是历史潮流的演进方向。”
新西兰中华青年联合会主席孙朕邦表示,“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句话不仅点出了两岸当前面临的问题,也强调了两岸人民不可斩断的文化和血脉关系。他说,会面中提及的开设两岸热线,更让他深受启发,“两岸之间的联系将从经贸拓展到各个领域,使骨头虽断筋不断,维系住两岸民间的关系和感情。”
在马英九提出的五点主张中,其中一条提到“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更是就两岸和平统一的问题上,表现出了鲜明的态度。在国共分裂时期,孙中山先生率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国共双方也实现了第一次亲密合作。时至今日,马英九在时隔66年的两岸领导人会面上重提这一口号,不难看出其诚挚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态度,与对未来两岸加深合作的期待。而马英九先生佩戴的蓝色领带也从侧面应证着这一观点。蓝色领带,代表蓝色阵营,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搁置政治争议,走向全面政经建设的态度。
两岸领导人这一历史性的握手,同样引发了世界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援引马英九发言表示,此次会面能够举行,“对台湾、对大陆、对世界都是正面的事情”。美国学者卡尔森称,这样一次会面“将开启两岸关系新的一页”。
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定下基调
“习马会”的最大亮点是两岸领导人面对面共同强调了坚持“九二共识”,确认了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习近平在两岸领导人会面时说,“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习近平表示,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
马英九也从台湾的角度做了展开说明,表达了他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搭建两岸关系“超稳定结构”的愿望。
“两岸领导人对于‘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政治基础的共同重申,对于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这将促使台湾民众深入思考两岸关系现状究竟是什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震远说。
郭震远认为,两岸的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是两岸关系现状的表象,其内核和基础是“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可以说,两岸领导人会面,再次重申、确认这一共同政治基础,是为未来两岸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定下了基调。
必须正视,“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正如习近平在会面时所说,“台独”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只会给两岸同胞带来深重祸害。对此,两岸同胞要团结一致、坚决反对。
“此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向台湾社会、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清晰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可以行得通的两岸关系发展道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和平发展、维持现状,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专家说。
台湾海峡风浪再大,有“九二共识”,台海和平的大船就“锚定舵稳”,不会翻覆。
将成为两岸关系的一根“铁柱”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台湾和全球的视野来看,这次会面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自然是台湾“大选”在即,从目前的态势看,政党轮替已是必然。如果此时不见,等到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上台,则可能遥遥无期。两岸将错失一个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如今,希望维持两岸交流与和平现状在台湾是主流思想。“习马会”无疑把两岸交流带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以大陆在全球的显赫地位,如此条件下的会见,实是以大敬小。更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马英九“活路外交”的成功和有效,这反过来又等于为国民党八年来的大陆政策正名。这也是为什么,根据“陆委会”发布的民调,80%以上的民众支持“习马会”。
两岸交流如此重大的突破,无疑对民进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国民党“柱下朱上”之后,立即将选举主轴拉向两岸关系,此时“习马会”的成功,不仅在“客观”上有配合国民党选举策略之意,更自然将民进党的弱点突出出来。由于“习马会”再一次拉抬了“九二共识”的神圣性和不可动摇性,即使民进党在明年胜选,其处理两岸关系的难度也陡然升高。
其次,美国战略转移之后,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国际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重要性顿时上升。两岸领导人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会面,可达一石三鸟功效。一是赢得国际关系上的道德制高点,有利于在全球的博弈。二是东海与南海都是两岸面对的共同挑战,虽然台湾早就声明不会和大陆联合行动,但“习马会”自然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三是民进党虽然亲美、亲日,但在两岸关系交流已到如此程度的情况下,要想逆行,特别是在配合美日方面,难度很高。
从这点来看,“习马会”可视为大陆应对“大选”之后可能的两岸关系变化的主动出手。这也是为什么台湾“陆委会”在11月4日举行的记者说明会上明言,这次高峰会谈是大陆主动提出。
当然,对于负有共同历史责任的国共两党而言,“习马会”的真正用意还是未来的国家统一。2012年中共在十八大上提出两个百年目标。从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来看,2021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时,两岸关系肯定会出现实质性的政治突破,双方有可能明确统一的时间表,并极有可能在第二个百年目标来临之时,实现完全统一。
可以说,“习马会”之后,世界关注的焦点将会是两岸何时以及何种方式实现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习马会”是中国走向统一过程中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将成为明年“大选”之后两岸关系的一根“铁柱”。
(观察者网2015.11.5、中新网2015.11.8等)
11月7日下午三点,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习近平、马英九两位先生握手长达80秒钟。习近平表示,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
此次“习马会”为了避开身份的“忌讳”可谓努力颇多。首先选择了新加坡这个多次担任两岸“中间人”的地方,就是出于“身份”考虑。不能出现于国际场合,亦不能有主客之分。
而“先生” 这个古雅的称谓可以说意味良多,“先生”只是敬称,而“同志”则意味着双方站在统一战线,是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关系。重庆谈判成为战后长久和平的开端,蒋、毛双方则以“先生”互称。此次“习马会”更是沿用了这一称呼,體现了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此次会面中提及的“家事”、“共识”、“稳定”、“交流”等成为热议的关键词。
著名华裔律师霍建强指出,这种轻松地“家常式”会面,进一步向世界阐明了一个道理——“台湾问题”再复杂也是中国人自己的家事。
在法国巴黎首位华裔市议员陈文雄看来,政治因素已不是影响两岸关系的唯一因素,如今台商在大陆投资非常多,两岸的文化交流、游客互访等也越来越频繁。他认为,两岸今后应发挥各自优势,关注如何带来双赢效益,共同在积极因素下展开合作。“这也是历史潮流的演进方向。”
新西兰中华青年联合会主席孙朕邦表示,“打断骨头连着筋”这句话不仅点出了两岸当前面临的问题,也强调了两岸人民不可斩断的文化和血脉关系。他说,会面中提及的开设两岸热线,更让他深受启发,“两岸之间的联系将从经贸拓展到各个领域,使骨头虽断筋不断,维系住两岸民间的关系和感情。”
在马英九提出的五点主张中,其中一条提到“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更是就两岸和平统一的问题上,表现出了鲜明的态度。在国共分裂时期,孙中山先生率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国共双方也实现了第一次亲密合作。时至今日,马英九在时隔66年的两岸领导人会面上重提这一口号,不难看出其诚挚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态度,与对未来两岸加深合作的期待。而马英九先生佩戴的蓝色领带也从侧面应证着这一观点。蓝色领带,代表蓝色阵营,追求两岸和平稳定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搁置政治争议,走向全面政经建设的态度。
两岸领导人这一历史性的握手,同样引发了世界的高度关注。《纽约时报》援引马英九发言表示,此次会面能够举行,“对台湾、对大陆、对世界都是正面的事情”。美国学者卡尔森称,这样一次会面“将开启两岸关系新的一页”。
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定下基调
“习马会”的最大亮点是两岸领导人面对面共同强调了坚持“九二共识”,确认了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习近平在两岸领导人会面时说,“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习近平表示,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九二共识”。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态度始终如一。
马英九也从台湾的角度做了展开说明,表达了他对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搭建两岸关系“超稳定结构”的愿望。
“两岸领导人对于‘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政治基础的共同重申,对于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这将促使台湾民众深入思考两岸关系现状究竟是什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震远说。
郭震远认为,两岸的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是两岸关系现状的表象,其内核和基础是“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可以说,两岸领导人会面,再次重申、确认这一共同政治基础,是为未来两岸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定下了基调。
必须正视,“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正如习近平在会面时所说,“台独”煽动两岸同胞敌意和对立,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阻挠两岸关系发展,只会给两岸同胞带来深重祸害。对此,两岸同胞要团结一致、坚决反对。
“此次两岸领导人会面,向台湾社会、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清晰传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可以行得通的两岸关系发展道路。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和平发展、维持现状,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专家说。
台湾海峡风浪再大,有“九二共识”,台海和平的大船就“锚定舵稳”,不会翻覆。
将成为两岸关系的一根“铁柱”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台湾和全球的视野来看,这次会面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自然是台湾“大选”在即,从目前的态势看,政党轮替已是必然。如果此时不见,等到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上台,则可能遥遥无期。两岸将错失一个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如今,希望维持两岸交流与和平现状在台湾是主流思想。“习马会”无疑把两岸交流带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以大陆在全球的显赫地位,如此条件下的会见,实是以大敬小。更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马英九“活路外交”的成功和有效,这反过来又等于为国民党八年来的大陆政策正名。这也是为什么,根据“陆委会”发布的民调,80%以上的民众支持“习马会”。
两岸交流如此重大的突破,无疑对民进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国民党“柱下朱上”之后,立即将选举主轴拉向两岸关系,此时“习马会”的成功,不仅在“客观”上有配合国民党选举策略之意,更自然将民进党的弱点突出出来。由于“习马会”再一次拉抬了“九二共识”的神圣性和不可动摇性,即使民进党在明年胜选,其处理两岸关系的难度也陡然升高。
其次,美国战略转移之后,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国际环境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重要性顿时上升。两岸领导人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会面,可达一石三鸟功效。一是赢得国际关系上的道德制高点,有利于在全球的博弈。二是东海与南海都是两岸面对的共同挑战,虽然台湾早就声明不会和大陆联合行动,但“习马会”自然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三是民进党虽然亲美、亲日,但在两岸关系交流已到如此程度的情况下,要想逆行,特别是在配合美日方面,难度很高。
从这点来看,“习马会”可视为大陆应对“大选”之后可能的两岸关系变化的主动出手。这也是为什么台湾“陆委会”在11月4日举行的记者说明会上明言,这次高峰会谈是大陆主动提出。
当然,对于负有共同历史责任的国共两党而言,“习马会”的真正用意还是未来的国家统一。2012年中共在十八大上提出两个百年目标。从现在两岸关系的发展来看,2021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时,两岸关系肯定会出现实质性的政治突破,双方有可能明确统一的时间表,并极有可能在第二个百年目标来临之时,实现完全统一。
可以说,“习马会”之后,世界关注的焦点将会是两岸何时以及何种方式实现统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习马会”是中国走向统一过程中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将成为明年“大选”之后两岸关系的一根“铁柱”。
(观察者网2015.11.5、中新网2015.11.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