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外话:本来这期下午茶我是怯懦地没敢报名,因为自己完全是戏盲,怕去了也搭不上腔。后来陈钢老师老可爱地跟我说:你来呀,那么多人都不懂来,不要紧的。你一定会喜欢的!所以我就无知者无畏地大着胆子蹦跶蹦跶的,比外行还外行地跑去看热闹了。
七绝《戏梦》
来自徽州盛在京,扬名海上始流行。
繁华戏梦浮沉过,一曲皮黄未了情。
——陌姬
这次贵都酒店给我们提供的下午茶是earl grey tea,这倒是个我熟悉的茶,中文名即:伯爵茶。一般加奶喝,即伯爵奶茶。老早以前凯司令的伯爵奶茶配栗子蛋糕已经被我推荐过无数次了。贵都这次搭配的茶点是85%的黑巧克力,也是配得极好。纯度高于70%的巧克力有一种苦苦的香,入口不甜,却是别有一种浓郁的巧克力纯香,个人是特别偏爱黑巧克力的,所以又一次有老鼠掉进米缸里的感觉。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贵都大酒店还在这个雨季纷纷的冬日里,为到场的嘉宾们燃起了红木精油香,让大家可以在这个周一的下午彻底放松地享受一场丰盛的下午茶。
戏梦:有茶,有巧克力,还有红木香,克勒门的下午茶——每一次都是一场盛宴。
这次的主讲是翁思再先生,作为《百家讲坛》的主讲人翁老师坐在台上拿着话筒侃侃而谈,其知识的渊博和专业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嘉宾。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阎华小姐,她应该是我看到过为数不多的,能够年纪轻轻就把旗袍穿得这么有风韵的大美女了。阎华小姐身上有一种落落大方的大气美,更让人钦佩的是她在主持中不乏幽默的亲切风格。
翁老师从京剧的起源缓缓道来,老师说:京剧是上海人叫出来的!徽班盛行时期“安庆色艺最优”,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京,其它班子沿水路四方扩散,其来沪者成为南(海)派源头。同治年徽班已在京磨合七八十年,始有班子来沪,观众发现同上海徽班演得不同,称之为“京戏”,1876年首见于申报。
这张罕见的照片是在1924年已经被拆除了的上海大舞台
京戏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孕育出了别样的姿色,上海人把京剧的布景更加形象生动化,将京剧从写意往写实方向发展,在上海的京戏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上海的京戏发展出了“连台本戏”一说,即将昔日的京戏演变成了电视连续剧的趋势,有了“且听下回分解”的to be continue……
有“南欧北梅”之说的欧阳予倩早年留学日本,集编剧、导演、演员、教师于一身,在京剧、话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中建树颇多。1917年,梅兰芳在北京上演《黛玉葬花》;欧阳予倩在上海上演《黛玉葬花》。一南一北,对演《葬花》。梅兰芳先生说:“旁人看了,还以为我们在比赛呢。”欧阳予倩扮演的黛玉“高髫倩妆,翩翩翠袖”,与梅兰芳扮演的黛玉“吕”字髻、长水袖,大致是相同的。
北京人说"听戏",上海人说"看戏",由此可见海派与京派京剧的差别,不仅是舞台,且看外景:这是当年的天蟾舞台,铺天盖地的广告,到了晚上满目霓虹。那时有云:“不进天蟾不成名,不到上海不算红”,陈凯歌在拍摄《梅艳芳》时也曾经说过:那个时期任何一个角儿在上海不红就不能算真的红,所以梨园文化和上海是有渊源的。而在那时的上海最大最红的舞台便是天蟾舞台了。这是当时天蟾舞台的历史照片:
天蟾建筑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7平方米,其中演出使用面积3602平方米。屋顶呈拱型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当时根据戏曲传统表演特点,把舞台台唇筑成伸出式半圆型,延伸至观众厅4.5米,三面环临观众,演员可走到台唇表演。舞台宽14米,深10米,总高度14.5米,台口高7.5米。有副台100平方米,乐池20平方米,化装间大小六问共160平方米,观众休息厅300平方米。建成时四层座位共3917个,其中一、二层有2850个,三、四层有1067个,为上海座位最多的演出场所。
著名京胡演奏艺术家陳平一现场来了一段独奏《夜深沉》,让我们在这般琴韵里忘记时间,感受这戏梦情怀。大家一边欣赏着京胡的荡气回肠,一边细细回味着刚才翁老师传授的京戏历史知识,和着嘴中浓浓的茶香,让人不禁在传统文化的深远中忘记了时间。难怪乎,现在我们追偶像追明星,那时的人们也疯狂地追过星。翁老师表示他自己的的祖父就是超级票友一枚!当时家住在郊区的别墅,但为了看戏方便,跟演员离得近些,翁爷爷专门在戏院附近置业。房子比自家别墅小好多,但老先生住得不亦乐乎,因为周边住着好多角儿,阳台上就可以看到最迷的盖叫天的房子....看看当年的追星,今天的种种追法都爆弱了吧。
翁老师还表示与他祖父同样疯狂追星的人当时不在少数,鼎鼎大名的胡适老先生就曾经捧过起码三个京戏明星。20岁胡适在沪常看京戏。力捧旦角陈祥云,常一起夜宵。捧小桃红诗云:最是动人心魄处,一腔血泪染桃花。人说小桃红还能演老生他不信,打赌输,遂受罚出资请客。看童伶世伶玉世俐玉演新婚夫妇后撰诗:红炉银烛镂金床,玉手相携入洞房。细腻风流都写尽,可怜一对小鸳鸯。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也曾痴迷京戏,甚至到了照顾京戏演员的程度。其中最有名的是在余叔岩过世后,张伯驹主动赡养了余身前的戏班。就连喜怒无常的杜月笙也曾经和张啸林一起办过票房。这中间牵涉到了一个当时的女明星——孟小冬。
孟小冬是可以拿出来八一八的。孟小冬是余叔岩之徒,一生也可谓传奇。曾经是梅兰芳的老婆,后来又嫁给了杜月笙。
孟小冬本名若兰,字令辉,十二岁开始登台,先在上海大世界参加“髦儿戏”,就是全部由女孩子演的京戏。那时她既演孙派《逍遥津》,又演连台本戏如《狸猫换太子》之类,戏路很杂。孟小冬十七岁到北京之后,视野大开,遂根据当时京城观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审美趋向,由孙(菊仙)而谭(鑫培),进而由谭(鑫培)而余(叔岩),归驳杂于专精。
那时,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乾旦坤生,颠倒阴阳。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缀玉轩血案之后,社会舆论大加炒作,一时沸沸扬扬,种种绯闻,扑面而来。梅孟不得不告仳离。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在场,避而不出。二人最终连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而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也于1925年开始了,1929年他虽然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希图找机会接近她。 根据师傅余叔岩的要求,为求高格,必先“下挂”。就是说,孟小冬必须把以前学到的驳杂玩意搁置一边,未经师傅认可,不准登台。此刻孟小冬已把母亲张氏接到北京居住,需要养家糊口,而在余府学戏,又经常需要上下打点,在收入大减而支出大增的情况下,她居然能够维持下来,那么钱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呢?原来是得到杜月笙的接济和资助。孟小冬学成后,杜月笙于1947年做六十大寿,在上海中国大戏院邀集包括梅兰芳在内的南北名角演戏,专请孟小冬连演两次《搜孤救孤》,其时,名须生无不往观,梨园界有口皆碑,上海滩万人空巷,众票房争相传唱,这是孟小冬艺术生涯的巅峰。
同梅兰芳的婚姻失败后,孟小冬不堪回首,有一个难解的情结。她曾对“余二小姐”慧清说:“以后要么再不嫁人,若是再嫁,定要嫁一个跺地乱颤的。”1946年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孟小冬后来进了上海杜公馆,1949年随杜月笙赴香港。虽然她同杜月笙是事实夫妻,但长期没有名分。据台湾文震斋先生记载:1950年,杜月笙一度想去法国旅居,有一次他在杜公馆掐指统计全家需要办几张护照时,孟小冬当着房间里的几位客人淡淡地说:“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杜月笙当即决定,要同孟小冬补办婚礼。
这个决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原来此时杜月笙已经缠绵病榻,靠接氧气过日子,就是吃一碗煨面都要别人送到床头来。况且此时经济上已是坐吃山空,何必去破费,办这种甚至会节外生枝、导致家庭矛盾的所谓“喜酒”呢?然而,任凭好心人苦口婆心再三劝阻,杜月笙还是坚持己见,在家里办了十桌酒席,挣扎着起来与孟小冬完婚。他让儿女们向孟小冬重见一礼,磕头如仪,叫了“妈咪”。
此后约一年左右,杜月笙病故。孟小冬在香港过着平常生活,教票友,传余派。她的吊嗓录音,虽然多数音质模糊,却照样在港台不胫而走,后来传入内地,传向海外,识者奉为至宝。孟小冬于1967年迁居台湾,于1977年在台北逝世。其时,严家淦、张群、陈立夫送了挽匾,顾祝同、王叔铭、陶希圣等前往致祭,张大千书写墓碑,可谓享尽哀荣。(摘自《非常梅兰芳》翁思再)
翁老师说杜月笙曾经还学孟小冬唱戏,他办票房,延师排戏,演过《搜孤救孤》,可惜杜月笙唱的京戏带有浦东腔,这倒给海上第一代滑稽演员王无能灵感,夸大了其唱腔,创造出了著名的《滑稽空城计》唱段,在朋友圈子表演“杜派”浦东京戏,令人捧腹,后来又有了《宁波空城计》。杜月笙闻之召见王无能,王大惊,恐其加害焉。然不敢不去。当面模仿秀时,众皆不敢笑,唯杜月笙大笑曰“蛮像蛮像,灵光灵光”,王领赏而归。
七绝《戏梦》
来自徽州盛在京,扬名海上始流行。
繁华戏梦浮沉过,一曲皮黄未了情。
——陌姬
这次贵都酒店给我们提供的下午茶是earl grey tea,这倒是个我熟悉的茶,中文名即:伯爵茶。一般加奶喝,即伯爵奶茶。老早以前凯司令的伯爵奶茶配栗子蛋糕已经被我推荐过无数次了。贵都这次搭配的茶点是85%的黑巧克力,也是配得极好。纯度高于70%的巧克力有一种苦苦的香,入口不甜,却是别有一种浓郁的巧克力纯香,个人是特别偏爱黑巧克力的,所以又一次有老鼠掉进米缸里的感觉。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贵都大酒店还在这个雨季纷纷的冬日里,为到场的嘉宾们燃起了红木精油香,让大家可以在这个周一的下午彻底放松地享受一场丰盛的下午茶。
戏梦:有茶,有巧克力,还有红木香,克勒门的下午茶——每一次都是一场盛宴。
这次的主讲是翁思再先生,作为《百家讲坛》的主讲人翁老师坐在台上拿着话筒侃侃而谈,其知识的渊博和专业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嘉宾。同时还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阎华小姐,她应该是我看到过为数不多的,能够年纪轻轻就把旗袍穿得这么有风韵的大美女了。阎华小姐身上有一种落落大方的大气美,更让人钦佩的是她在主持中不乏幽默的亲切风格。
翁老师从京剧的起源缓缓道来,老师说:京剧是上海人叫出来的!徽班盛行时期“安庆色艺最优”,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京,其它班子沿水路四方扩散,其来沪者成为南(海)派源头。同治年徽班已在京磨合七八十年,始有班子来沪,观众发现同上海徽班演得不同,称之为“京戏”,1876年首见于申报。
这张罕见的照片是在1924年已经被拆除了的上海大舞台
京戏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孕育出了别样的姿色,上海人把京剧的布景更加形象生动化,将京剧从写意往写实方向发展,在上海的京戏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上海的京戏发展出了“连台本戏”一说,即将昔日的京戏演变成了电视连续剧的趋势,有了“且听下回分解”的to be continue……
有“南欧北梅”之说的欧阳予倩早年留学日本,集编剧、导演、演员、教师于一身,在京剧、话剧、电影等艺术门类中建树颇多。1917年,梅兰芳在北京上演《黛玉葬花》;欧阳予倩在上海上演《黛玉葬花》。一南一北,对演《葬花》。梅兰芳先生说:“旁人看了,还以为我们在比赛呢。”欧阳予倩扮演的黛玉“高髫倩妆,翩翩翠袖”,与梅兰芳扮演的黛玉“吕”字髻、长水袖,大致是相同的。
北京人说"听戏",上海人说"看戏",由此可见海派与京派京剧的差别,不仅是舞台,且看外景:这是当年的天蟾舞台,铺天盖地的广告,到了晚上满目霓虹。那时有云:“不进天蟾不成名,不到上海不算红”,陈凯歌在拍摄《梅艳芳》时也曾经说过:那个时期任何一个角儿在上海不红就不能算真的红,所以梨园文化和上海是有渊源的。而在那时的上海最大最红的舞台便是天蟾舞台了。这是当时天蟾舞台的历史照片:
天蟾建筑为4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7平方米,其中演出使用面积3602平方米。屋顶呈拱型覆盖整个场内观众厅。当时根据戏曲传统表演特点,把舞台台唇筑成伸出式半圆型,延伸至观众厅4.5米,三面环临观众,演员可走到台唇表演。舞台宽14米,深10米,总高度14.5米,台口高7.5米。有副台100平方米,乐池20平方米,化装间大小六问共160平方米,观众休息厅300平方米。建成时四层座位共3917个,其中一、二层有2850个,三、四层有1067个,为上海座位最多的演出场所。
著名京胡演奏艺术家陳平一现场来了一段独奏《夜深沉》,让我们在这般琴韵里忘记时间,感受这戏梦情怀。大家一边欣赏着京胡的荡气回肠,一边细细回味着刚才翁老师传授的京戏历史知识,和着嘴中浓浓的茶香,让人不禁在传统文化的深远中忘记了时间。难怪乎,现在我们追偶像追明星,那时的人们也疯狂地追过星。翁老师表示他自己的的祖父就是超级票友一枚!当时家住在郊区的别墅,但为了看戏方便,跟演员离得近些,翁爷爷专门在戏院附近置业。房子比自家别墅小好多,但老先生住得不亦乐乎,因为周边住着好多角儿,阳台上就可以看到最迷的盖叫天的房子....看看当年的追星,今天的种种追法都爆弱了吧。
翁老师还表示与他祖父同样疯狂追星的人当时不在少数,鼎鼎大名的胡适老先生就曾经捧过起码三个京戏明星。20岁胡适在沪常看京戏。力捧旦角陈祥云,常一起夜宵。捧小桃红诗云:最是动人心魄处,一腔血泪染桃花。人说小桃红还能演老生他不信,打赌输,遂受罚出资请客。看童伶世伶玉世俐玉演新婚夫妇后撰诗:红炉银烛镂金床,玉手相携入洞房。细腻风流都写尽,可怜一对小鸳鸯。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也曾痴迷京戏,甚至到了照顾京戏演员的程度。其中最有名的是在余叔岩过世后,张伯驹主动赡养了余身前的戏班。就连喜怒无常的杜月笙也曾经和张啸林一起办过票房。这中间牵涉到了一个当时的女明星——孟小冬。
孟小冬是可以拿出来八一八的。孟小冬是余叔岩之徒,一生也可谓传奇。曾经是梅兰芳的老婆,后来又嫁给了杜月笙。
孟小冬本名若兰,字令辉,十二岁开始登台,先在上海大世界参加“髦儿戏”,就是全部由女孩子演的京戏。那时她既演孙派《逍遥津》,又演连台本戏如《狸猫换太子》之类,戏路很杂。孟小冬十七岁到北京之后,视野大开,遂根据当时京城观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审美趋向,由孙(菊仙)而谭(鑫培),进而由谭(鑫培)而余(叔岩),归驳杂于专精。
那时,最红的旦角是有“伶王”之称的梅兰芳,以男性扮女人;最红的生角是孟小冬,以女性扮男人。乾旦坤生,颠倒阴阳。有好事者大力促成他们合作演出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男女角色颠鸾倒凤,演来精彩而又富于罗曼蒂克。进而更撮合他们成了一对佳偶,成为轰动剧坛的佳话。缀玉轩血案之后,社会舆论大加炒作,一时沸沸扬扬,种种绯闻,扑面而来。梅孟不得不告仳离。孟小冬经此打击,痛不欲生,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在场,避而不出。二人最终连合作的机会都没有了。而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情分也于1925年开始了,1929年他虽然娶了名须生姚玉兰,但对孟小冬依旧念念不忘,希图找机会接近她。 根据师傅余叔岩的要求,为求高格,必先“下挂”。就是说,孟小冬必须把以前学到的驳杂玩意搁置一边,未经师傅认可,不准登台。此刻孟小冬已把母亲张氏接到北京居住,需要养家糊口,而在余府学戏,又经常需要上下打点,在收入大减而支出大增的情况下,她居然能够维持下来,那么钱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呢?原来是得到杜月笙的接济和资助。孟小冬学成后,杜月笙于1947年做六十大寿,在上海中国大戏院邀集包括梅兰芳在内的南北名角演戏,专请孟小冬连演两次《搜孤救孤》,其时,名须生无不往观,梨园界有口皆碑,上海滩万人空巷,众票房争相传唱,这是孟小冬艺术生涯的巅峰。
同梅兰芳的婚姻失败后,孟小冬不堪回首,有一个难解的情结。她曾对“余二小姐”慧清说:“以后要么再不嫁人,若是再嫁,定要嫁一个跺地乱颤的。”1946年孟小冬感于杜月笙数年来的情深意重,加上姚玉兰的一再撮合,孟小冬后来进了上海杜公馆,1949年随杜月笙赴香港。虽然她同杜月笙是事实夫妻,但长期没有名分。据台湾文震斋先生记载:1950年,杜月笙一度想去法国旅居,有一次他在杜公馆掐指统计全家需要办几张护照时,孟小冬当着房间里的几位客人淡淡地说:“我跟着去,算丫头呢还是算女朋友呀?”杜月笙当即决定,要同孟小冬补办婚礼。
这个决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原来此时杜月笙已经缠绵病榻,靠接氧气过日子,就是吃一碗煨面都要别人送到床头来。况且此时经济上已是坐吃山空,何必去破费,办这种甚至会节外生枝、导致家庭矛盾的所谓“喜酒”呢?然而,任凭好心人苦口婆心再三劝阻,杜月笙还是坚持己见,在家里办了十桌酒席,挣扎着起来与孟小冬完婚。他让儿女们向孟小冬重见一礼,磕头如仪,叫了“妈咪”。
此后约一年左右,杜月笙病故。孟小冬在香港过着平常生活,教票友,传余派。她的吊嗓录音,虽然多数音质模糊,却照样在港台不胫而走,后来传入内地,传向海外,识者奉为至宝。孟小冬于1967年迁居台湾,于1977年在台北逝世。其时,严家淦、张群、陈立夫送了挽匾,顾祝同、王叔铭、陶希圣等前往致祭,张大千书写墓碑,可谓享尽哀荣。(摘自《非常梅兰芳》翁思再)
翁老师说杜月笙曾经还学孟小冬唱戏,他办票房,延师排戏,演过《搜孤救孤》,可惜杜月笙唱的京戏带有浦东腔,这倒给海上第一代滑稽演员王无能灵感,夸大了其唱腔,创造出了著名的《滑稽空城计》唱段,在朋友圈子表演“杜派”浦东京戏,令人捧腹,后来又有了《宁波空城计》。杜月笙闻之召见王无能,王大惊,恐其加害焉。然不敢不去。当面模仿秀时,众皆不敢笑,唯杜月笙大笑曰“蛮像蛮像,灵光灵光”,王领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