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年两会的召开,教育问题都会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今年亦不例外,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人们对于教育“焦虑”现象愈发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至少有10条教育领域的建议因人们的热烈讨论而“冲”上热搜,包括“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 初中3年 高中2年”“教育不能缺少阳刚之气”等。
减负、公平、革新,这三个关键词贯穿了今年两会上的多个教育相关建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直接为教育领域的未来“定了调”:发展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兴,则国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的未来会如何?让我们一同去倾听两会中的教育“声音”:
“更公平的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东中西部的教育公平,二是城乡间的教育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等。
对于城乡间的教育公平,政府报告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代表委员们提出多方建议,试图“抚平”这一教育差距。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就建议在原深度贫困区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实施高中阶段免费。他指出,这样做一是为了每一个新脱贫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或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巩固、保障脱贫成果;二是在基于很多脱贫前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无力承担高中教育经费支出的现实下,给予更多学子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则提出了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距等提案。
俞敏洪表示,目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超大城市尤为凸显,已成为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为此,他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并同时提出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等建议。
在具体教学方式上,俞敏洪还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适合乡村小学零基础英语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整合优质视频课程、英语学习语料库、教学设计案例等,为乡村小学师生提供基础的教学内容支持,逐步缩减城乡间的小学英语教学差距。
教育减负已不是新鲜话题,近3年的两会中,人们关于教育减负的关注热度不减。
今年两会中,教育减负的话题更多出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成为热点。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和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减轻家长的负担。
马光瑜表示,由于小学生家庭作业繁重,衍生出了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同时,教育的压力也客观导致了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骤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阳光科技公司总经理张红伟直接建议缩短教育学制,由当下的十二年教育学制改为十年教育学制: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
张红伟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年龄是23岁,压缩学制可使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作的时间提前兩年,正值20岁左右的人生黄金年龄,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事业、家庭有更充足的时间打理与分配,不仅对于个人成长、事业成功比较科学合理,还能有效减轻家庭负担、缓解老龄化程度等。
除了从课业和学制两方面为教育减负,两会代表委员还考虑到了一些外部因素。比如,刘焱注意到,一些学校会在门口点名道姓、图文并茂地张贴“我校某某同学被某某大学录取”“我校有某某位同学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大红横幅或喜报。
刘焱担忧,这样的做法会将学生和家长都驱赶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人生赛场。刘焱建议明令禁止学校悬挂人为制造攀比、加剧考试竞争和焦虑的标语和横幅。
今年两会不仅有被长期关注的议题,一些关于教育领域的新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响亮。
其中,关于提升学校的“阳刚之气”的话题,就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提案中表示,随着教师队伍性别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日趋严重。
为此,他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国中小学男教师比例。
发展迅猛的在线教育市场安全问题也很让代表委员们“操心”。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表示,疫情催生了网课 APP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但有些平台存在师资质量不过关、隐藏网络游戏、暗含低俗信息、推送广告等情况,这些问题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他建议,网信和教育部门要强化监管和规范网课APP,完善在线教育行业认证和准入制度,对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也有着相似的观点,她建议,除了全方位加强监管,还要对中小学在线教育课程单节时长进行限定,且课程中间休息不少于10分钟,可采取强制黑屏、退出等方式让学生放下电子设备,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
一些代表委员还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提出意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就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甚至提出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
他认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成果应用率较低”,课程设置不普惠,且随着翻译机技术的成熟,智慧手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英语的未来应用情况有待商榷。
今年两会期间,至少有10条教育领域的建议因人们的热烈讨论而“冲”上热搜,包括“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推迟小学放学时间”“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 初中3年 高中2年”“教育不能缺少阳刚之气”等。
减负、公平、革新,这三个关键词贯穿了今年两会上的多个教育相关建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直接为教育领域的未来“定了调”:发展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兴,则国兴。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的未来会如何?让我们一同去倾听两会中的教育“声音”:
教育要更公平,代表委员们出招“抚平”教育差距
“更公平的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东中西部的教育公平,二是城乡间的教育公平。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等。
对于城乡间的教育公平,政府报告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补齐农村办学条件短板,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针对教育公平问题,代表委员们提出多方建议,试图“抚平”这一教育差距。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就建议在原深度贫困区率先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实施高中阶段免费。他指出,这样做一是为了每一个新脱贫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或高等职业技术人员,巩固、保障脱贫成果;二是在基于很多脱贫前的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无力承担高中教育经费支出的现实下,给予更多学子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则提出了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距等提案。
俞敏洪表示,目前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超大城市尤为凸显,已成为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为此,他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并同时提出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等建议。
在具体教学方式上,俞敏洪还建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适合乡村小学零基础英语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整合优质视频课程、英语学习语料库、教学设计案例等,为乡村小学师生提供基础的教学内容支持,逐步缩减城乡间的小学英语教学差距。
教育要减负,关键是减哪儿?
教育减负已不是新鲜话题,近3年的两会中,人们关于教育减负的关注热度不减。
今年两会中,教育减负的话题更多出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成为热点。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和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减轻家长的负担。
马光瑜表示,由于小学生家庭作业繁重,衍生出了义务教育商业化和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心理负担。同时,教育的压力也客观导致了年轻人生育欲望的骤减。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东阳光科技公司总经理张红伟直接建议缩短教育学制,由当下的十二年教育学制改为十年教育学制: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
张红伟表示,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年龄是23岁,压缩学制可使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作的时间提前兩年,正值20岁左右的人生黄金年龄,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工作、事业、家庭有更充足的时间打理与分配,不仅对于个人成长、事业成功比较科学合理,还能有效减轻家庭负担、缓解老龄化程度等。
除了从课业和学制两方面为教育减负,两会代表委员还考虑到了一些外部因素。比如,刘焱注意到,一些学校会在门口点名道姓、图文并茂地张贴“我校某某同学被某某大学录取”“我校有某某位同学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大红横幅或喜报。
刘焱担忧,这样的做法会将学生和家长都驱赶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人生赛场。刘焱建议明令禁止学校悬挂人为制造攀比、加剧考试竞争和焦虑的标语和横幅。
教育要革新,新声音带来新变化
今年两会不仅有被长期关注的议题,一些关于教育领域的新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响亮。
其中,关于提升学校的“阳刚之气”的话题,就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提案中表示,随着教师队伍性别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日趋严重。
为此,他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我国中小学男教师比例。
发展迅猛的在线教育市场安全问题也很让代表委员们“操心”。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表示,疫情催生了网课 APP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快速发展,但有些平台存在师资质量不过关、隐藏网络游戏、暗含低俗信息、推送广告等情况,这些问题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他建议,网信和教育部门要强化监管和规范网课APP,完善在线教育行业认证和准入制度,对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也有着相似的观点,她建议,除了全方位加强监管,还要对中小学在线教育课程单节时长进行限定,且课程中间休息不少于10分钟,可采取强制黑屏、退出等方式让学生放下电子设备,引导中小学生健康使用在线教育平台。
一些代表委员还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提出意见。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就建议取消英语在中小学的主科地位,甚至提出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
他认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成果应用率较低”,课程设置不普惠,且随着翻译机技术的成熟,智慧手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高于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英语教学目标,英语的未来应用情况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