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所以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下面就如何让化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谈几点体会。
  一、要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
  创新品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思想意识及敢于怀疑,善于怀疑的问题意识,它是创造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行为和观念,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要破除将创新性思维神秘化的思想,要肯定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意向的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怎样才算具有创造性呢?对学生而言,在其学习、劳动甚至游戏过程中,只要具有主动、积极的思维状态,其活动的结果就其自身的认识发展而言含有某种新颖性,独特性,我的就可以认为具有创造性。由此看来,创造性并不是一种神秘的个人能力,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大胆扶持、肯定带有创新意向的活动及活动的方式途径。
  在传统教学中,为了保持安静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一般是不允许学生自由议论的,而且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必须举手等到教师点他的名时才能或的答问的机会。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事实,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学生总是忍不住挤到讲台边看有趣的实验现象,大胆一些还找老师“讨”一些化学药品想自己试试。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往往是前后左右纷纷议论起来,得出的答案也并不是“标准”的,还有些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一连串为什么,使老师不能随口而答。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完全融入了课堂教学中而忘却了自我,他们有表达的欲望。这是一种有较高价值的教学现象。作为教师,就要充分理解学生的行为不斥责,欣赏学生的见解(哪怕有一些荒唐)不嘲笑,分享学生的乐趣不无动于衷,在这种民主宽容的氛围中,课堂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学生才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发挥其创造性品质。如果要求学生人人正襟危坐,个个屏气闭嘴,规规矩矩举手等着点名后再答出千篇一律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压抑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不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新一辈。
  二、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课堂教学设计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方面,“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组织内容,选择发法,使课堂教学脱去僵硬的外壳而显露出生机。
  1、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趋近的倾向,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处处将充满创造性生机。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以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探索动机。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探究实验为基础”,在化学实验中,引起学生认知兴趣是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生成、燃烧、爆炸等,这些现象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索欲望,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色,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产生影响,是使化学课教学充满创新性的关键。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
  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播知识的过程,又是学习发现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学认为,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创造动机,只有在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产生困或时,才产生创造动机。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创造新知识的问题情境。
  首先,要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使设置的问题应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其“跳一跳,摘到挑”,这种设计并不一定要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工夫,对同一知识点可以通过改变题型,提高角度、设置干扰项等,达到改变试题难度系数的目的;
  其次要善于設问、提问,设法使提法新颍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第三,要引导学生作多向思考并灵活地把教学进程,及时做出肯定性,赞赏性评价,增添学生的收获感;
  第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让禀性,天赋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
  三、注重化学思维、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意识
  教育学理论认为,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是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化学思维方法形成于化学知识的结构的建立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触类旁通并有助于形成创新能力,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思维方法的教学。
  化学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思维的结晶,隐含着思维教育的深刻内容,教师可挖掘出各种化学结论和规律的来由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感受知识,记忆学习材料,而且还要受到思维方法的熏陶与启示,学习到思维的理论和方法。例如:为了寻求各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历史上许多人进行了各种尝试,最后,门捷列夫通过分析、归纳等方法终于把孤立的各种元素纳入到一个系统内,形成了元素周期表,为化学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规律和工具。此例从思维方式上看,经过了思维的发散和收敛这个过程,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这些思维方式。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在学生精神不振时让他振作,在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予启迪,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将受益终身。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只有找到三者之间关系的结合点,稳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历史上,历代改革家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首先,改革要配套。  金世宗完颜雍的改革与元世祖忽必烈的改革,可以说是成功的例子。金世宗的改革,不仅促进了金朝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
期刊
有效的英语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能力,也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英语的有效作业,应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布置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英语作业,这才是在新课程下的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新型英语作业观。   一、讲求作业的层次性   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
期刊
摘要新课改之后,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高考对解题表达规范要求较高,加之高考阅卷速度快,解题不规范就成了影响正常得分的主要因素之一,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应考不规范造成的,如平时不注意表达规范性,不能规范使用术语答题,要点不明确,等等。其中能否规范使用术语答题尤为特出,而农村学生在运用政治学科学术语言答题的能力上就更为薄弱。那么,教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政治学术语言的运用能力呢?本文分析了农村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计算机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以异常绚丽的姿态登上了教学舞台。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教学质量。   一、展现场景,开启形象思维之门,使之乐学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以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期刊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大量接受影响的活动,因而教学活动要根据各类教材的艺术因素,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多层次、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新一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于创新的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我奋斗的目标。多年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我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可喜的
期刊
内容摘要如何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是当代老师的有一新的课题研究,本人就此做出如下阐述。  关键词重新审视注重评价体系组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
期刊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阅读教学合称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教师和家长常常认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都差不多,谁的习作写得好,语文分数就高,以后升学的几率就高,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考试而习作”的怪圈,从而造成了“习作难教,习作难写”的尴尬局面。如何打破尴尬局面,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习作水平,为小学生习作引来源头活水呢?   一、生活如源泉,观察是涓涓的
期刊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很多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讲究提问的艺术至关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样的课堂由于设计的问题多少不同,或提问的切入点不同,角度不同,难易度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由于备课时没有注意对问题的精心设计,课堂上往往问题问了一大堆,却并没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造成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既害已(
期刊
教室后面的黑板可以用来制作黑板报,黑板报的制作不仅是完成一项学校交给的任务,她更具有思想教育、增长知识、辅导学习、提升审美水平、提高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的功能。如何培养学生制作质量上乘的黑板报呢?我制定了由“老师帮带”到“学生独自完成”,由“他评、师评”到学生“互评自评”的总体思路。  我发现,只要学校下通知出黑板报,很多同学都跃跃一试、争先恐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得利用好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既牢固掌握知识,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就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在几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政治教学做到教育性和实效性的几点具体做法,下面以初一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一、以教材内容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