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6日,清明节来临之际,邹森专程到会理灾区,去看望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家庭。而前一天,也就是3月25日,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中国摄影师邹森的作品《母爱·地震》,获得第五届华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邹森说:“会理地震过后,我一直想去看看那个家庭。清明节马上到了,我的心情很复杂,所以专程去黎溪一趟。我要看看文学金和她女儿的坟,希望男主人邓志发能走出阴影,好好活着。”
260公里的路是遥远的,其中到灾区的那80多公里的路是在建之中。当日,邹森一行,上午从西昌出发,下午6点多才到达会理县地震重灾区黎溪镇。
到达黎溪镇,到处是灾后重建的场面,一幢幢的新房在建或建好。邓志发的房子已经修好,是砖房,花了6万多元,这些钱主要来自于3个遇难亲人的安葬费和国家给的灾后重建补助。
遗憾的是,当时这个汉子到几十公里外的绿水乡去相亲,我们没有见着他。邹森把带去的500元现金和米、油等物品给了其老父邓宗喜,请他转交邓志发。
文学金的母爱,记录在邹森的照片上,也刻在了他的脑海里,邹森专程到文学金和她两个孩子的墓地去祭奠。
一项国际摄影大赛,被这位30岁帅气的四川省凉山州消防支队消防战士夺得,邹森说:“非常激动,也非常失落。激动的是,这项荣誉非常高;失落的是,为照片中的人物感到十分的惋惜和悲痛。既然他们已去,我们要记住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记住人类的大爱——母爱。
《母爱·地震》感动世人
邹森在灾区拍了这幅照片之后,一直没有机会详细了解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此行,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2008年8·30会理地震发生后,凉山州消防支队迅速调集西昌市和会理县的消防大队赶赴会理灾区,由于距离灾区太远(距西昌260公里,距会理80公里),且从会理县城到黎溪镇的80公里的路又太烂,当晚9时许会理县20多名消防队员到达现场,邹森随西昌20多名消防队员于第二天凌晨1时赶到。邹森作为支队的宣传队员,身挎摄像机和照相机往返于各个救援队之间。
2008年8月31日上午10时许,邹森在一个救援队采访,另一个队的队员通知他说找到了遇难者。邹森立即深一脚浅一脚地迅速赶了过去。
到现场,只见一把红色的梳子,静静地躺在已松散的夯土中;梳子旁边,露出几缕头发,长时间的深度掩埋,发丝已变得毛糙、枯黄。
文伟和薛红兵、钟银、刘小威4名在最前沿的战士,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加紧挖掘。但随着周围夯土一点一点被刨开,4个人的心里却越来越不安了,“没找到的时候着急,找到了又害怕她们已经遇难……”结果,当被困者头部露出来时,4个人不约而同地迟疑了,“没人忍心去查看她们的生死。”
队员们小心翼翼,用手轻轻地刨。当他们要取出母亲怀里的女儿时,发现母亲抱得太紧,分开两人非常困难。参加了现场救援的会理消防队员屈建军说:“我们不愿把她们搬开,她们抱得太紧。”
消防队员们都被这场面所震惊,啊,伟大的母亲,可怜的孩子!
队员们及在现场的乡亲眼眶湿润了,落泪了,邹森的眼圈也红了,拿相机的手颤抖着。当时由于天色昏暗,他拍了许多张,其中就有《母爱·地震》。
地震发生的当天,村民挖出了15岁的邓建勇,第二天,消防队员们挖出了37岁的文学金和9岁的邓建菊。
地震当天,邓志发在攀枝花打工,闻知家里出事了,他花400元租了一辆车于8月31时凌晨2时赶回来,先是看见了儿子的尸体,接着又刨出了妻女的尸体。他最亲的3个人已经遇难,一家4口,只剩下他1人,一个幸福家庭,被地震毁了。
这个壮实的汉子哭了,哭得死去活来。
地震袭来,母亲拼命护女儿
2008年8月30日下午16时30分时,这里发生了6.1级地震,地震给以土坯房为主的会理县黎溪镇以巨大破坏,许多房子轰然倒塌。
位于黎溪镇板桥村一组的文学金家,在这次地震中房屋被夷为平地。邓宗喜讲起了当时的情景:“我是住在老大家中的,那天我放完牲口准备到他们家去时,地震来了,我看见到处的房子都在腾起一阵烟,好多房子倒了,儿子家的房子也没了,我赶紧过去,发现她们被埋了。”
地震发生后,村民和亲友迅速进行救援。地震时是当地吃饭时间,村民知道文学金与儿子女儿在家中吃饭,当天下午就挖出了大儿子,可文学金和小女儿没有踪影。
消防队员进入现场后迅速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他们挖开厨房,没有发现母女俩;他们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分析吃完饭后文学金要喂猪,可他们挖开猪圈后,4只猪因有圈舍的阻挡,都没有受伤,只是饿得嗷嗷地叫,但也没有发现文学金母女。
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消防队员在厨房门外倒塌的土墙下,离大门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终于发现了母女俩。
消防队员们分析:“厨房里的电饭煲只剩一点儿饭,他们应该是吃过了饭。地震来临的时候,儿子正在另外一间房里做作业,而母亲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女儿可能正在梳头,妈妈准备洗筷子,妈妈肯定抱着女儿就往外跑,刚跑出厨房,就被倒来的墙压住窒息而死。”
尽管会再次触动邓志发那颗受伤的心,但采访还是要继续下去。他哽咽着在电话里讲起他的分析:“他们肯定是吃过饭了,儿子吃饭快一些,他先到屋里做作业。厨房里媳妇准备洗碗筷,女儿可能坐在那里等妈妈。地震来的时候,媳妇丢了碗还拿着筷子就抱着女儿往外跑。然而,他们3人都没有跑出来……”
在这次地震中,会理灾区死亡30人,其中板桥村8人。邹森记录的是典型的一户受灾家庭。
母爱照片感动世界
此次会理6.1级地震是3个多月前的汶川大地震的最强余震,虽然震级和死亡人数都远不及汶川大地震,但当地土坯房的大量倒塌,也使其受灾严重。
邹森的这张照片,反映了地震对人类的摧残,同时也反映生死瞬间母亲的伟大。母亲在危险来临时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类或是动物的本能动作,文学金是位普通母亲,她做了一位普通母亲本能的举动。
汶川大地震中关于人类母爱和爱情永恒的故事非常多,不过以图片形式反映的并不多。会理地震发生,新华社迅速发了一组会理地震灾区的照片,其中这张照片最让人关注,因为母爱,这张照片感动了世界,邹森的这张照片在众多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据邓志发说,因为有人看到那张照片,他收到的直接捐款有三四千元。
会理地震发生后,许多组织和个人纷纷向会理地震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各种捐款捐物送到灾区……当地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除有政府有力有序的措施,有各援助队伍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因素外,这张照片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
充满爱的家庭
邓志发说:“我与文学金结婚17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更没有打过架。她是个好媳妇!”
邓志发10多年来一直在外打工,主要是在攀枝花建筑工地,虽然只隔上百公里,可是只有在插秧打谷等农忙和过年时回家呆几天,每月要寄给家中上千元。文学金一个人在家撑着,土地不到一亩,她还包了一亩多地种庄稼,还要喂几头猪,而最重要的是要照看儿女上学。
邓志发说:“媳妇非常爱儿女。女儿性格内向又胆小,迟了不敢去学校,媳妇从女儿上学前班开始到二年级一直都要送到学校才走。儿子上中学忙,天天媳妇都要等他回来才心落。”
在这样贫困的家庭,在这样充满母爱的家庭,儿女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邓志发的嫂子陈自芳告诉记者:“文学金在家管好了两个娃儿,两个娃儿也听话,学习都好。”
两个儿女关系也非常好。小时候,妹妹在哥哥的背上长大,再大些两人经常一起去割草,哥哥种花妹妹浇水。星期天回到家,哥哥还像老师一样为妹妹讲课。
邓志发回忆:“去年4月家中正在打麦子,邓建勇悄悄地背着父母拉着妹妹到镇上照了几张相,这些照片在箱子里,没有弄坏,没想到这便成了兄妹俩最后的照片。”
邹森说:“会理地震过后,我一直想去看看那个家庭。清明节马上到了,我的心情很复杂,所以专程去黎溪一趟。我要看看文学金和她女儿的坟,希望男主人邓志发能走出阴影,好好活着。”
260公里的路是遥远的,其中到灾区的那80多公里的路是在建之中。当日,邹森一行,上午从西昌出发,下午6点多才到达会理县地震重灾区黎溪镇。
到达黎溪镇,到处是灾后重建的场面,一幢幢的新房在建或建好。邓志发的房子已经修好,是砖房,花了6万多元,这些钱主要来自于3个遇难亲人的安葬费和国家给的灾后重建补助。
遗憾的是,当时这个汉子到几十公里外的绿水乡去相亲,我们没有见着他。邹森把带去的500元现金和米、油等物品给了其老父邓宗喜,请他转交邓志发。
文学金的母爱,记录在邹森的照片上,也刻在了他的脑海里,邹森专程到文学金和她两个孩子的墓地去祭奠。
一项国际摄影大赛,被这位30岁帅气的四川省凉山州消防支队消防战士夺得,邹森说:“非常激动,也非常失落。激动的是,这项荣誉非常高;失落的是,为照片中的人物感到十分的惋惜和悲痛。既然他们已去,我们要记住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记住人类的大爱——母爱。
《母爱·地震》感动世人
邹森在灾区拍了这幅照片之后,一直没有机会详细了解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此行,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2008年8·30会理地震发生后,凉山州消防支队迅速调集西昌市和会理县的消防大队赶赴会理灾区,由于距离灾区太远(距西昌260公里,距会理80公里),且从会理县城到黎溪镇的80公里的路又太烂,当晚9时许会理县20多名消防队员到达现场,邹森随西昌20多名消防队员于第二天凌晨1时赶到。邹森作为支队的宣传队员,身挎摄像机和照相机往返于各个救援队之间。
2008年8月31日上午10时许,邹森在一个救援队采访,另一个队的队员通知他说找到了遇难者。邹森立即深一脚浅一脚地迅速赶了过去。
到现场,只见一把红色的梳子,静静地躺在已松散的夯土中;梳子旁边,露出几缕头发,长时间的深度掩埋,发丝已变得毛糙、枯黄。
文伟和薛红兵、钟银、刘小威4名在最前沿的战士,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加紧挖掘。但随着周围夯土一点一点被刨开,4个人的心里却越来越不安了,“没找到的时候着急,找到了又害怕她们已经遇难……”结果,当被困者头部露出来时,4个人不约而同地迟疑了,“没人忍心去查看她们的生死。”
队员们小心翼翼,用手轻轻地刨。当他们要取出母亲怀里的女儿时,发现母亲抱得太紧,分开两人非常困难。参加了现场救援的会理消防队员屈建军说:“我们不愿把她们搬开,她们抱得太紧。”
消防队员们都被这场面所震惊,啊,伟大的母亲,可怜的孩子!
队员们及在现场的乡亲眼眶湿润了,落泪了,邹森的眼圈也红了,拿相机的手颤抖着。当时由于天色昏暗,他拍了许多张,其中就有《母爱·地震》。
地震发生的当天,村民挖出了15岁的邓建勇,第二天,消防队员们挖出了37岁的文学金和9岁的邓建菊。
地震当天,邓志发在攀枝花打工,闻知家里出事了,他花400元租了一辆车于8月31时凌晨2时赶回来,先是看见了儿子的尸体,接着又刨出了妻女的尸体。他最亲的3个人已经遇难,一家4口,只剩下他1人,一个幸福家庭,被地震毁了。
这个壮实的汉子哭了,哭得死去活来。
地震袭来,母亲拼命护女儿
2008年8月30日下午16时30分时,这里发生了6.1级地震,地震给以土坯房为主的会理县黎溪镇以巨大破坏,许多房子轰然倒塌。
位于黎溪镇板桥村一组的文学金家,在这次地震中房屋被夷为平地。邓宗喜讲起了当时的情景:“我是住在老大家中的,那天我放完牲口准备到他们家去时,地震来了,我看见到处的房子都在腾起一阵烟,好多房子倒了,儿子家的房子也没了,我赶紧过去,发现她们被埋了。”
地震发生后,村民和亲友迅速进行救援。地震时是当地吃饭时间,村民知道文学金与儿子女儿在家中吃饭,当天下午就挖出了大儿子,可文学金和小女儿没有踪影。
消防队员进入现场后迅速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他们挖开厨房,没有发现母女俩;他们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分析吃完饭后文学金要喂猪,可他们挖开猪圈后,4只猪因有圈舍的阻挡,都没有受伤,只是饿得嗷嗷地叫,但也没有发现文学金母女。
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消防队员在厨房门外倒塌的土墙下,离大门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终于发现了母女俩。
消防队员们分析:“厨房里的电饭煲只剩一点儿饭,他们应该是吃过了饭。地震来临的时候,儿子正在另外一间房里做作业,而母亲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女儿可能正在梳头,妈妈准备洗筷子,妈妈肯定抱着女儿就往外跑,刚跑出厨房,就被倒来的墙压住窒息而死。”
尽管会再次触动邓志发那颗受伤的心,但采访还是要继续下去。他哽咽着在电话里讲起他的分析:“他们肯定是吃过饭了,儿子吃饭快一些,他先到屋里做作业。厨房里媳妇准备洗碗筷,女儿可能坐在那里等妈妈。地震来的时候,媳妇丢了碗还拿着筷子就抱着女儿往外跑。然而,他们3人都没有跑出来……”
在这次地震中,会理灾区死亡30人,其中板桥村8人。邹森记录的是典型的一户受灾家庭。
母爱照片感动世界
此次会理6.1级地震是3个多月前的汶川大地震的最强余震,虽然震级和死亡人数都远不及汶川大地震,但当地土坯房的大量倒塌,也使其受灾严重。
邹森的这张照片,反映了地震对人类的摧残,同时也反映生死瞬间母亲的伟大。母亲在危险来临时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类或是动物的本能动作,文学金是位普通母亲,她做了一位普通母亲本能的举动。
汶川大地震中关于人类母爱和爱情永恒的故事非常多,不过以图片形式反映的并不多。会理地震发生,新华社迅速发了一组会理地震灾区的照片,其中这张照片最让人关注,因为母爱,这张照片感动了世界,邹森的这张照片在众多国内外优秀摄影师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据邓志发说,因为有人看到那张照片,他收到的直接捐款有三四千元。
会理地震发生后,许多组织和个人纷纷向会理地震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各种捐款捐物送到灾区……当地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除有政府有力有序的措施,有各援助队伍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等因素外,这张照片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宣传作用。
充满爱的家庭
邓志发说:“我与文学金结婚17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更没有打过架。她是个好媳妇!”
邓志发10多年来一直在外打工,主要是在攀枝花建筑工地,虽然只隔上百公里,可是只有在插秧打谷等农忙和过年时回家呆几天,每月要寄给家中上千元。文学金一个人在家撑着,土地不到一亩,她还包了一亩多地种庄稼,还要喂几头猪,而最重要的是要照看儿女上学。
邓志发说:“媳妇非常爱儿女。女儿性格内向又胆小,迟了不敢去学校,媳妇从女儿上学前班开始到二年级一直都要送到学校才走。儿子上中学忙,天天媳妇都要等他回来才心落。”
在这样贫困的家庭,在这样充满母爱的家庭,儿女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着。邓志发的嫂子陈自芳告诉记者:“文学金在家管好了两个娃儿,两个娃儿也听话,学习都好。”
两个儿女关系也非常好。小时候,妹妹在哥哥的背上长大,再大些两人经常一起去割草,哥哥种花妹妹浇水。星期天回到家,哥哥还像老师一样为妹妹讲课。
邓志发回忆:“去年4月家中正在打麦子,邓建勇悄悄地背着父母拉着妹妹到镇上照了几张相,这些照片在箱子里,没有弄坏,没想到这便成了兄妹俩最后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