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丰收的喜悦如春风般拂过松辽大地:
——在粮食总产连续站上700亿斤台阶的基础上,今年光温热匹配较好,长势明显好于上年,新粮丰收在望;
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50万亩以上;
——创建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6个,全程机械化主体发展到537个,今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9%;
——在主要粮油作物自主创新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的前提下,今年,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种植玉米、高粱、谷子新品种177个,主推技术65项,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6个;
——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评选省级产业园10个、创建单位22个,总量达到32个。创建认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个,创建农业可持续示范区8个、国家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2个;
——全面实施国家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省级信息进村入户管理和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及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工程有序推进,“12316”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热线电话呼入量近17万人次。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步履坚定,足音铿锵。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及同年7月到吉林省视察时指出,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四年来,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和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全省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位统筹、全盘谋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当年12月,省里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重点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具体负责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察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同时,各地比照省对率先工作的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对应的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各项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导下,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规划》和《任务分工方案》。规划总的定位是将吉林省打造成全国“粮食主产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区”。战略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打造绿色大粮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长春市和其他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6个方面24项指标。重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等20项重点任务。
四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规划》任务对标对表,精心组织、集聚力量、勇于探索、务实奋斗,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措施上做到“五个强化”。
——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髓,对标对表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部署,科学严谨制定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以省级规划为引领,市(州)规划、县(市)规划为骨架和底座,搭建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配套的规划指导体系。
——强化组织推动。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重点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州)和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省里制定任务分工方案,横向分解到44个省直部门,纵向落实到各市(州)和14个重点县。构建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整合投入。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重点向14个率先县倾斜。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14个率先县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大幅增长,涉农总投资水平超全省县(市)平均水平50%以上。每年整合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多亿元,重点投向14个率先县,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集中片区。
——强化省部共建。与农业部签订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合作备忘录,明确18项重点任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吉林省重点支持。与水利部联合批复省水利现代化规划,吉林省多项重大水利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层面。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国有林管理现代化战略合作協议,在优质示范项目、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与中国气象局深化共同推进气象服务农业现代化合作机制。
——强化责任落实。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纳入省直部门绩效、市(州)政府绩效、县域突破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建立形成了跟踪问效、动态监管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地进行年度跟踪考评,发现优势、查找短板、打分排序,充分激发各地各部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大举措”上下联结,凝心聚力,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聚集起方方面面的力量。新时代的吉林人正奋勇当先,在农业现代化的路上阔步前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来源:吉林日报)
——在粮食总产连续站上700亿斤台阶的基础上,今年光温热匹配较好,长势明显好于上年,新粮丰收在望;
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50万亩以上;
——创建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6个,全程机械化主体发展到537个,今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9%;
——在主要粮油作物自主创新良种普及率达到100%的前提下,今年,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种植玉米、高粱、谷子新品种177个,主推技术65项,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6个;
——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新评选省级产业园10个、创建单位22个,总量达到32个。创建认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个,创建农业可持续示范区8个、国家绿色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2个;
——全面实施国家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工程,省级信息进村入户管理和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及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工程有序推进,“12316”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热线电话呼入量近17万人次。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步履坚定,足音铿锵。
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及同年7月到吉林省视察时指出,吉林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四年来,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启动和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全省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位统筹、全盘谋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当年12月,省里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重点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具体负责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察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同时,各地比照省对率先工作的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对应的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各项工作。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省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导下,10月3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规划》和《任务分工方案》。规划总的定位是将吉林省打造成全国“粮食主产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综合实验区”。战略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打造绿色大粮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长春市和其他9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支持保护6个方面24项指标。重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建设高标准农田等20项重点任务。
四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按照《规划》任务对标对表,精心组织、集聚力量、勇于探索、务实奋斗,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措施上做到“五个强化”。
——强化规划引领。深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髓,对标对表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部署,科学严谨制定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以省级规划为引领,市(州)规划、县(市)规划为骨架和底座,搭建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配套的规划指导体系。
——强化组织推动。成立了以省委书记、省长为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重点涉农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市(州)和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省里制定任务分工方案,横向分解到44个省直部门,纵向落实到各市(州)和14个重点县。构建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整合投入。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重点向14个率先县倾斜。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14个率先县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大幅增长,涉农总投资水平超全省县(市)平均水平50%以上。每年整合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30多亿元,重点投向14个率先县,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集中片区。
——强化省部共建。与农业部签订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合作备忘录,明确18项重点任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吉林省重点支持。与水利部联合批复省水利现代化规划,吉林省多项重大水利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层面。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国有林管理现代化战略合作協议,在优质示范项目、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与中国气象局深化共同推进气象服务农业现代化合作机制。
——强化责任落实。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纳入省直部门绩效、市(州)政府绩效、县域突破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建立形成了跟踪问效、动态监管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地进行年度跟踪考评,发现优势、查找短板、打分排序,充分激发各地各部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大举措”上下联结,凝心聚力,调动起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聚集起方方面面的力量。新时代的吉林人正奋勇当先,在农业现代化的路上阔步前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日可待。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