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闪光刺激在视频脑电图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间断节律闪光刺激技术,探讨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在视频脑电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行视频脑电图的358例患儿,采用间断节律闪光刺激光源,在红色滤片、点状滤片、常规白光3种条件下,对358例患儿进行闪光刺激检查,对其中光驱动反应(PDR)阳性、光阵发反应(PPR)阳性及光惊厥反应(PCR)阳性患儿在3种刺激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9例PDR阳性患儿中,红色滤片、常规白光、点状滤片刺激下枕区同步节律波幅分别为(31.103±8.920)μV、(30.294±7.767)μV、(24.436±8.075)μV,点状滤片刺激引发波幅显著低于红色滤片、常规白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83、2.815,P=0.003、0.008);而红色滤片刺激引发波幅与常规白光刺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0)。17例PPR阳性患儿红色滤片刺激引出16例(94.12%),常规白光刺激引出10例(58.82%,且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落后于红色滤片刺激),另1例仅由点状滤片刺激引出。3例PCR阳性患儿在红色滤片或点状滤片刺激下更易诱发癫

发作。

结论

将红色滤片及图形滤片应用于常规视频脑电图闪光刺激检测可以在减少患者眼部不适感的同时,不影响PDR,提高光敏性癫

及癫

伴光敏性反应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癫外科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后患者仍需服用一定年限的抗癫药物以防止术后复发。术后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结果是判断手术效果、调整抗癫药物及判断停药时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然而,癫术后发作间期异常放电的预后价值判断因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并无统一的结论。现结合长期从事癫外科的临床经验,重点介绍国内外相关的最新观点,希望对从事癫外科临床工作的神经内、外科医师有所帮助。
随着抗癫药物的发展,癫控制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有约30%的患儿经过药物合理治疗仍不能控制癫发作,为了控制癫发作及改善其神经发育预后,可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外科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及生酮饮食(KD)控制。尽管KD抗癫疗效十分肯定,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主要从抗癫机制及神经保护机制2个方面研究。相关研究显示KD可用于治疗多种儿童难治性癫;而新近研究表明KD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有应用前景。KD疗效虽然肯
使用抗癫药物治疗的癫患者中,大约1/3癫发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表现为对抗癫药物耐药。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目前考虑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耐药性癫与难治性癫2个概念语义及内涵存在区别。自2010年国际抗癫联盟提出"耐药性癫"定义的专家共识以来,不同医疗中心应用新定义标准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研究,证实新定义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较好,同时对于定义中药物剂量、药物种类、评判时间、治疗结果判定等评价指标的设定存在争
目的筛查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家系的SCN1A基因突变类型,探讨GEFS+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个GEFS+家系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分析家系受累患者的临床表型,并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CN1A基因突变分析。结果17个家系中发现2个GEFS+家系(11.76%)存在新SCN1A基因点突变(C142T、S573R),分别位于第3外显子和第
目的分析预后不良Landau–Kleffner综合征(LKS)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方法以2008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收治的预后不良的5例LKS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5例LKS临床资料与视频脑电图资料,分析LKS病例抗癫药物疗效、皮质激素治疗失语与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ESES)疗效,以及采用生酮饮食治疗疗效。Engel分级评估用于癫疗效的评估,棘波指数减少程度作为E
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遗传代谢病(IEMs)是导致癫的重要病因之一。IEMs以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癫发作可作为首发症状或主要症状。虽然IEMs导致癫相对少见,但早期识别和明确诊断非常重要,因为部分IEMs有可以治疗的方法。患儿的预后与IEMs的类型及诊断和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现将结合发病年龄重点介绍与癫密切相关的IEMs,尤其是可治疗的IEM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神经系统具有多重保护效应,涉及血管发生、神经发生、直接的神经营养保护作用以及抗凋亡等多种机制。大多数关于VEGF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是其在肿瘤、外伤、卒中、自身免疫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而关于VEGF在癫发作方面的研究相对少见,现就VEGF对癫发作的神经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生酮饮食(KD)最早用于治疗癫,近年来对难治性癫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特别是在Dravet综合征、Doose综合征、婴儿痉挛症、发热性感染相关癫综合征(FIRES)、结节性硬化症和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等顽固性、结构性癫等的治疗方面,有了更多的临床证据,尤其是KD能够改善认知、言语和行为问题,值得重视。
癫性脑病为癫性异常本身引起的进行性脑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起病于新生儿早期的早期肌阵挛脑病和大田原综合征,起病于婴儿期的West综合征和Dravet综合征,起病于婴儿和儿童早期的非进展性脑病中的肌阵挛持续状态,起病于儿童与青少年时期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Landau-Kleffner综合征和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随着研究的深入,婴儿游走性局限性癫和伴多个独立棘波灶的严重癫也被推荐归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考昔对癫持续状态大鼠脑组织中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治疗难治性癫的新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癫模型组和塞来考昔干预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发SD大鼠癫持续状态,48只纳入实验,每组16只。各实验组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鼠额叶皮质区及海马区P-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