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创新•精细管理
5家中央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给仍受金融危机困扰的中国企业带来诸多启发
中宣部、国资委每年组织的国有企业典型报道活动,是一次优秀国企集中展示成绩和经验的舆论大餐。
本期《国企》杂志推出今年十大典型国企中的五家中央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中国石化二级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通览这五家企业的报道,有几个主题词会不时浮现在眼前:转型、创新、精细管理。
是的,多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几乎无不在实施转型。转型失败,就可能陷入困境乃至被市场淘汰;转型成功,就意味着能够在新的平台上参与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电信显然赢得了转型的成功。
创新已经是让人耳朵起茧子的词了,可是真正能够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看看北车的经验,华侨城的成功,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不论潮流怎么变,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茂名石化通过精细管理而实现翻身的故事格外值得我们关注。
在水电开发过程中,三峡总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努力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让我们看到了央企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电信在创新中转型
目前的中国电信正享受着快速健康发展的喜悦。但就在几年前,他们面对的还几乎是一团乱麻:承接了原通信行业的近3000家附属企业和多种经营企业、近20万员工,历次电信业改革遗留下大量不良资产,经营风险巨大;在固定电话开始大规模拆机、用户急剧流失的情况下,面临严峻的考验。
那时的中国电信,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实施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现在看来,这是一次决定企业命运的转型。
2004年到2008年,短短四年间,中国电信完成了从一个传统固网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2008年底,电信集团公司总资产6322亿元,全年业务收入超过2200亿元。
说起查号服务,人们自然会想到114,但随着固话业务的流失,中国电信的这项传统业务也在不断萎缩。于是他们决定转型,公司把传统的114/118114查号服务、纸质黄页服务和声讯服务整合在一起,创新建立了基于电信信息库的语音搜索引擎服务这一商业模式——“号码百事通”。
“号码百事通”业务定位为面向百姓大众提供与“衣食住行用”相关各方面的生活信息服务,业务包括订餐、订票、订房、导航和实用信息查询等多种服务。现在“号码百事通”已经渗透到了老百姓日常消费与生活中,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好助手。
“号码百事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一个转变,“商务领航”则是针对企业人群的另一个重大业务创新。“商务领航”业务的定位是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满足各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商业应用服务。
“商务领航”业务推出后,积极面向公安、税务、保险、检验检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行业和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建设,开展“十大信息化工程”,为重点行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既有效保持了存量,又促进了收入增长。
作为传统国有企业,通信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一度被社会大众作为诟病。中国电信从2001年坚决贯彻落实“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业务流程重组,实施“首问负责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
例如,电话、宽带安装与故障处理等在全国都能够通过预约的方式实现,按照客户的时间点进行24小时上门服务,整体服务时间也从原来的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缩短到了48小时之内。
针对政府、企业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签订服务水平协议,通过首席客户经理、客户维护工程师等多种资源有效兑现服务承诺,对大客户的故障修复平均控制在3小时以内。
国资委这样评价中国电信辅业上市:“中国电信辅业上市成功,为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盘活存续资产,促进自身机制转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成功案例。”
2006年,中国电信发起设立了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进辅业资产上市的过程中,中国电信注重把握股权设计多元化、公司治理规范化、关联交易法制化几个关键环节。
以关联交易法制化为例,中国电信成立了关联交易协调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由财务、法律、市场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组,专门负责双方之间关联交易的管理,包括会计核算、定期对账、流程梳理、管理培训以及实地巡查等,确保关联交易规范操作。
在创新中转型,为中国电信带来了腾飞。2005年至2008年,中国电信集团累计创造收入5000亿元,利润超过1000亿元,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收入正增长的基础电信服务企业。
北车创新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6月29日深夜,位于北京总部基地的中国北车新一代动车组研发中心一夜未眠。此时距离3月16日签署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订单已过去三个半月,近百名北车高速动车组科研人员,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中华第一速”,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系统设计,为2010年实现交车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7月1日,中国北车为澳大利亚研制的首列四辆不锈钢双层客车试验车在大连港装船出海,第一期合同将为澳大利亚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26辆不锈钢双层客车,标志着中国人用先进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叩开了发达国家铁路市场的大门。
7月2日,中国北车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D3B型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正在京广线和北同蒲线紧张地进行动力学试验和机车型式试验。该车将成为未来我国干线货运重载的主型机车。
自2004年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以来,2009年成为中国北车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最快、收获技术创新成果最多的年头,折射着中国北车在实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之路上,实现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赶超世界一流的“北车模式”的光辉。
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介绍,不能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世界顶尖企业抗衡,“世界级企业”就无从谈起。我们的地位和责任决定我们必须以赶超世界一流水平为己任!
为了实现赶超,中国北车在铁道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整合内部技术创新资源,成立了研究院,建设了“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积极组建海外研发中心,产学研联盟正常运作并发挥积极作用。公司内部形成了以四方所、大连所、电力牵引、客车、货车、客车电气等为重要支撑的技术研发中心,高速动车组研制的两大企业——长客股份公司和唐山客车公司整合了技术研发力量,正在通过网络协同设计,联合研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产品技术,中国北车在原有产品的技术基础上,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动车组、货车、城轨车辆技术平台,已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出能够适应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机车车辆和城轨车辆产品。
全系统的创新模式探索已在中国北车全面展开:“滚动开发,自我淘汰”模式,实现了企业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的良性循环;“引进外脑,建机建制”模式,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形成了北车掌握获取核心技术的高效机制;“主动投入,夯实基础”模式,在全系统形成了自觉投入,提升创新水平与能力的新思路;“人才强企,知本经营”模式,转变了企业人才观念,一大批创新人才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骨干中坚……
随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北车正在经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据了解,中国北车产品出口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出口签约额突破11亿美元。600多辆双层客车和1000多辆重载货车、20台内燃机车,代表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的接轨。另外,中国北车在海外兴建了多个合资企业,实现了技术与资本的同步输出。
目前,中国北车的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公司销售收入逐年攀升,从2000年的113.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68.9亿元;利润成倍增长,从2000年的2500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3.9亿元;上缴国家税金总额成倍递增,由2000年的5.5亿元,增长为2008年的18.5亿元;总资产规模快速扩大,由2000年的117.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80亿元。
文化致远、创想无限的华侨城
华侨城集团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城”——“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为旅游+地产模式注入充沛的文化内涵,是华侨城最大的创新之处。也正是文化,让华侨城发展生生不息,激荡而致远。
你若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就可能说出一串华侨城的旅游项目:“世界之窗”、“欢乐谷”、“民族村”等等。据华侨城相关人士介绍,至2009年中,华侨城各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5亿人次。总裁任克雷也曾指出,有了文化的个性和不断创新,才有独有的优势和独特的市场。
华侨城创办于1985年,创办之初就把文化作为集团的重要发展战略。四年后创建中国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建设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著名主题公园,建成了华夏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文化配套设施,“逐渐形成集旅游、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
从《华侨城集团宪章》,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再到《华侨城企业文化发展纲要》,无一不体现“文化”二字。文化成为华侨城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据华侨城首席文化官栾倩介绍,文化自觉意识,在华侨城随处得到体现。如华侨城大酒店(原深圳湾大酒店)改造重建,留下酒店门面一堵有20年历史的外墙,体现出华侨城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
说起文化,其实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华侨城的景区大型文化演出。《绿宝石》、《欢乐无极》、《金面王朝》等一个个耳熟能详,好评如潮。这些文化演出也为华侨城带来一系列大奖:《创世纪》和《绿宝石》于2002年分别获得国际主题公园协会(IAAPA)最高国际大奖——最佳优胜奖及提名奖。《金面王朝》2008年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IAAPA大会,荣获最佳演出奖。
“大节造影响,小节做市场”,是对华侨城文化带来市场的最直接表述。为了应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华侨城打出一张张“节庆”王牌。如世界之窗的国际啤酒节、锦绣中华•民俗村的泼水节、欢乐谷玛雅狂欢节东部华侨城的国际茶艺节等。一到旅游旺季,华侨城各大景区都会举行主题节庆活动,把旅游市场“搅”得异常红火。这为华侨城带来了巨大的节日市场。“正所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只要文化唱好戏,市场是无穷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关于华侨城集团的详细报道,请参考本刊第6期封面故事)
茂名石化靠精细管理翻身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总经理李喜安透露,200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7.46亿元,实现利润38.8亿元,上缴税金76.2亿元。如今,茂名石化已经是中国石化旗下五大炼化企业中效益最好的一家,而在2004年,这个排名还是倒数第一。
茂名石化的转变如此之大,缘于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茂名石化在管理方面创造了六个“最”:装置流程优化到最短;各种消耗优化到最少;各项费用优化到最省;装置操作优化到最精;加工损失优化到最低;产品结构优化到最好。这六个“最”从各个环节上体现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实例多不胜数。
2008年底,炼油系统的主力装置——2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经过大修后更换出来700多吨报废催化剂需要处理。由于受国际金属价格暴跌的影响,按照以往一揽子打包出售的处理办法,企业收益较低。如果是以前的茂名石化,即使利润低也会按传统处理,不过随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眼界也随之开阔。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悉心研究下,最终确定加工过程中积淀在废催化剂中的镍有34.9吨,钒有114.9吨,按当时市场价格计算约值500万元。虽然有色金属市场较为低迷,不过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下,通过拍卖的方式,将这批金属最终出售给了有资质的客户。贵重金属处置的收益率由上一周期的32%提高到76%,增加处置收益509万元。
在用精细化管理铺平了道路之后,自然就是谋求发展。通过努力争取来百万吨乙烯工程的茂名石化,希望借助这一国内规模领先的工程实现自身的“跑步走”。事实证明,希望正在变成现实:浩大的百万吨乙烯工程只用了21个月即告建成;投产半年平均每天1000万元利润,300万元税收,投产两年投资收回过半。
通过乙烯工程“跑起来”之后,茂名石化又开始筹备2000万吨炼油改建工程,待2011年工程完成后,茂名石化将具备2550万吨/年炼油能力,每年至少新增产值超500亿元,税金100多亿元。
三峡工程开发保护两不误
2008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坝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厂有效运作,施工区水、气监测结果分别是良好和优良,噪声控制达标。
这样的环保效果对于建设开发中的三峡工程来说非常不易,而三峡总公司以超乎想象的坚持做到了。
目前,三峡工程施工区正在以世界级现代化水电基地和生态示范基地为目标,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至2008年,包括“五级叠翠”等水土保持项目在内,三峡工区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绿地面积达288公顷,已建成的17个公园面积达177.35公顷。坝区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三峡总公司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水电工程,三峡总公司组织三峡工程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初期即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设计或规划,并得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在工程建设中,同时开展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包括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监测和工程科研等,确保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
在溪洛渡和向家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各阶段,三峡总公司均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通过“实施计划、招标设计、施工组织、环境监测与监理、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六个环节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截至2008年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共构筑标志塔14座、界碑216个、界桩1963个。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用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和影响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水生生态监测等。
除此之外,三峡总公司还有一套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实施环境保护的“加法和减法”。具体是:在资源节约方面,多做减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多做加法。落实到工程中就是通过设计深化和优化来减少工程量,少占资源,做到节地、节水、节能等,同时又保障工程安全和工程效率的发挥;采取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用更多的工程投入,起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效果。
向家坝水电站太平料场的半成品,需运至马延坡砂石料加工系统,公路里程 59公里 。经多方案比选,最终采用 31公里长距离皮带输送,其中隧洞 29.3公里。长距离骨料输送线的设立,虽然增加了资金投入,但减少了运输噪声对公路沿线居民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占用耕地、林地约 73公顷,减少尾气排放 0.15 万吨/年,大幅度减少了燃油消耗。
在对溪洛渡、向家坝交通公路进行技术方案比选时,三峡总公司遵循“少占或不占用耕地、林地,少破坏或不破坏植被”的原则,尽量用桥梁、隧洞替代明路。其中在溪洛渡道路设计时,为了减少破坏,经对设计方案调整,桥隧比由20.43%提高到43.94%;向家坝工程对外专用公路隧洞路段占到 47% 。这样做,工程投资大幅增加了,却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编辑|郭大鹏[email protected]
5家中央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给仍受金融危机困扰的中国企业带来诸多启发
中宣部、国资委每年组织的国有企业典型报道活动,是一次优秀国企集中展示成绩和经验的舆论大餐。
本期《国企》杂志推出今年十大典型国企中的五家中央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中国石化二级公司)、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通览这五家企业的报道,有几个主题词会不时浮现在眼前:转型、创新、精细管理。
是的,多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几乎无不在实施转型。转型失败,就可能陷入困境乃至被市场淘汰;转型成功,就意味着能够在新的平台上参与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电信显然赢得了转型的成功。
创新已经是让人耳朵起茧子的词了,可是真正能够在创新方面有所作为的企业毕竟还是少数,看看北车的经验,华侨城的成功,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不论潮流怎么变,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茂名石化通过精细管理而实现翻身的故事格外值得我们关注。
在水电开发过程中,三峡总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努力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让我们看到了央企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电信在创新中转型
目前的中国电信正享受着快速健康发展的喜悦。但就在几年前,他们面对的还几乎是一团乱麻:承接了原通信行业的近3000家附属企业和多种经营企业、近20万员工,历次电信业改革遗留下大量不良资产,经营风险巨大;在固定电话开始大规模拆机、用户急剧流失的情况下,面临严峻的考验。
那时的中国电信,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实施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现在看来,这是一次决定企业命运的转型。
2004年到2008年,短短四年间,中国电信完成了从一个传统固网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2008年底,电信集团公司总资产6322亿元,全年业务收入超过2200亿元。
说起查号服务,人们自然会想到114,但随着固话业务的流失,中国电信的这项传统业务也在不断萎缩。于是他们决定转型,公司把传统的114/118114查号服务、纸质黄页服务和声讯服务整合在一起,创新建立了基于电信信息库的语音搜索引擎服务这一商业模式——“号码百事通”。
“号码百事通”业务定位为面向百姓大众提供与“衣食住行用”相关各方面的生活信息服务,业务包括订餐、订票、订房、导航和实用信息查询等多种服务。现在“号码百事通”已经渗透到了老百姓日常消费与生活中,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好助手。
“号码百事通”是面向大众群体的一个转变,“商务领航”则是针对企业人群的另一个重大业务创新。“商务领航”业务的定位是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满足各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和商业应用服务。
“商务领航”业务推出后,积极面向公安、税务、保险、检验检疫、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行业和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建设,开展“十大信息化工程”,为重点行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既有效保持了存量,又促进了收入增长。
作为传统国有企业,通信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一度被社会大众作为诟病。中国电信从2001年坚决贯彻落实“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实施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业务流程重组,实施“首问负责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
例如,电话、宽带安装与故障处理等在全国都能够通过预约的方式实现,按照客户的时间点进行24小时上门服务,整体服务时间也从原来的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缩短到了48小时之内。
针对政府、企业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签订服务水平协议,通过首席客户经理、客户维护工程师等多种资源有效兑现服务承诺,对大客户的故障修复平均控制在3小时以内。
国资委这样评价中国电信辅业上市:“中国电信辅业上市成功,为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盘活存续资产,促进自身机制转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成功案例。”
2006年,中国电信发起设立了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进辅业资产上市的过程中,中国电信注重把握股权设计多元化、公司治理规范化、关联交易法制化几个关键环节。
以关联交易法制化为例,中国电信成立了关联交易协调委员会。委员会下设由财务、法律、市场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工作组,专门负责双方之间关联交易的管理,包括会计核算、定期对账、流程梳理、管理培训以及实地巡查等,确保关联交易规范操作。
在创新中转型,为中国电信带来了腾飞。2005年至2008年,中国电信集团累计创造收入5000亿元,利润超过1000亿元,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收入正增长的基础电信服务企业。
北车创新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6月29日深夜,位于北京总部基地的中国北车新一代动车组研发中心一夜未眠。此时距离3月16日签署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订单已过去三个半月,近百名北车高速动车组科研人员,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中华第一速”,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系统设计,为2010年实现交车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7月1日,中国北车为澳大利亚研制的首列四辆不锈钢双层客车试验车在大连港装船出海,第一期合同将为澳大利亚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26辆不锈钢双层客车,标志着中国人用先进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叩开了发达国家铁路市场的大门。
7月2日,中国北车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和谐D3B型9600kW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正在京广线和北同蒲线紧张地进行动力学试验和机车型式试验。该车将成为未来我国干线货运重载的主型机车。
自2004年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以来,2009年成为中国北车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最快、收获技术创新成果最多的年头,折射着中国北车在实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并举之路上,实现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赶超世界一流的“北车模式”的光辉。
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介绍,不能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世界顶尖企业抗衡,“世界级企业”就无从谈起。我们的地位和责任决定我们必须以赶超世界一流水平为己任!
为了实现赶超,中国北车在铁道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整合内部技术创新资源,成立了研究院,建设了“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积极组建海外研发中心,产学研联盟正常运作并发挥积极作用。公司内部形成了以四方所、大连所、电力牵引、客车、货车、客车电气等为重要支撑的技术研发中心,高速动车组研制的两大企业——长客股份公司和唐山客车公司整合了技术研发力量,正在通过网络协同设计,联合研制新一代高速动车组。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产品技术,中国北车在原有产品的技术基础上,搭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动车组、货车、城轨车辆技术平台,已在此平台基础上开发出能够适应中国轨道交通发展需要的机车车辆和城轨车辆产品。
全系统的创新模式探索已在中国北车全面展开:“滚动开发,自我淘汰”模式,实现了企业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转”的良性循环;“引进外脑,建机建制”模式,通过建立产学研联盟,形成了北车掌握获取核心技术的高效机制;“主动投入,夯实基础”模式,在全系统形成了自觉投入,提升创新水平与能力的新思路;“人才强企,知本经营”模式,转变了企业人才观念,一大批创新人才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骨干中坚……
随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北车正在经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据了解,中国北车产品出口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出口签约额突破11亿美元。600多辆双层客车和1000多辆重载货车、20台内燃机车,代表中国企业首次成功打入发达国家市场,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的接轨。另外,中国北车在海外兴建了多个合资企业,实现了技术与资本的同步输出。
目前,中国北车的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公司销售收入逐年攀升,从2000年的113.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68.9亿元;利润成倍增长,从2000年的2500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3.9亿元;上缴国家税金总额成倍递增,由2000年的5.5亿元,增长为2008年的18.5亿元;总资产规模快速扩大,由2000年的117.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80亿元。
文化致远、创想无限的华侨城
华侨城集团确实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之城”——“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为旅游+地产模式注入充沛的文化内涵,是华侨城最大的创新之处。也正是文化,让华侨城发展生生不息,激荡而致远。
你若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就可能说出一串华侨城的旅游项目:“世界之窗”、“欢乐谷”、“民族村”等等。据华侨城相关人士介绍,至2009年中,华侨城各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5亿人次。总裁任克雷也曾指出,有了文化的个性和不断创新,才有独有的优势和独特的市场。
华侨城创办于1985年,创办之初就把文化作为集团的重要发展战略。四年后创建中国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建设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著名主题公园,建成了华夏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文化配套设施,“逐渐形成集旅游、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
从《华侨城集团宪章》,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再到《华侨城企业文化发展纲要》,无一不体现“文化”二字。文化成为华侨城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据华侨城首席文化官栾倩介绍,文化自觉意识,在华侨城随处得到体现。如华侨城大酒店(原深圳湾大酒店)改造重建,留下酒店门面一堵有20年历史的外墙,体现出华侨城对历史、对文化的尊重。
说起文化,其实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华侨城的景区大型文化演出。《绿宝石》、《欢乐无极》、《金面王朝》等一个个耳熟能详,好评如潮。这些文化演出也为华侨城带来一系列大奖:《创世纪》和《绿宝石》于2002年分别获得国际主题公园协会(IAAPA)最高国际大奖——最佳优胜奖及提名奖。《金面王朝》2008年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IAAPA大会,荣获最佳演出奖。
“大节造影响,小节做市场”,是对华侨城文化带来市场的最直接表述。为了应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华侨城打出一张张“节庆”王牌。如世界之窗的国际啤酒节、锦绣中华•民俗村的泼水节、欢乐谷玛雅狂欢节东部华侨城的国际茶艺节等。一到旅游旺季,华侨城各大景区都会举行主题节庆活动,把旅游市场“搅”得异常红火。这为华侨城带来了巨大的节日市场。“正所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只要文化唱好戏,市场是无穷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关于华侨城集团的详细报道,请参考本刊第6期封面故事)
茂名石化靠精细管理翻身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总经理李喜安透露,200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7.46亿元,实现利润38.8亿元,上缴税金76.2亿元。如今,茂名石化已经是中国石化旗下五大炼化企业中效益最好的一家,而在2004年,这个排名还是倒数第一。
茂名石化的转变如此之大,缘于其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茂名石化在管理方面创造了六个“最”:装置流程优化到最短;各种消耗优化到最少;各项费用优化到最省;装置操作优化到最精;加工损失优化到最低;产品结构优化到最好。这六个“最”从各个环节上体现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实例多不胜数。
2008年底,炼油系统的主力装置——2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经过大修后更换出来700多吨报废催化剂需要处理。由于受国际金属价格暴跌的影响,按照以往一揽子打包出售的处理办法,企业收益较低。如果是以前的茂名石化,即使利润低也会按传统处理,不过随着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眼界也随之开阔。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共同努力悉心研究下,最终确定加工过程中积淀在废催化剂中的镍有34.9吨,钒有114.9吨,按当时市场价格计算约值500万元。虽然有色金属市场较为低迷,不过在上下一致的努力下,通过拍卖的方式,将这批金属最终出售给了有资质的客户。贵重金属处置的收益率由上一周期的32%提高到76%,增加处置收益509万元。
在用精细化管理铺平了道路之后,自然就是谋求发展。通过努力争取来百万吨乙烯工程的茂名石化,希望借助这一国内规模领先的工程实现自身的“跑步走”。事实证明,希望正在变成现实:浩大的百万吨乙烯工程只用了21个月即告建成;投产半年平均每天1000万元利润,300万元税收,投产两年投资收回过半。
通过乙烯工程“跑起来”之后,茂名石化又开始筹备2000万吨炼油改建工程,待2011年工程完成后,茂名石化将具备2550万吨/年炼油能力,每年至少新增产值超500亿元,税金100多亿元。
三峡工程开发保护两不误
2008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坝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厂有效运作,施工区水、气监测结果分别是良好和优良,噪声控制达标。
这样的环保效果对于建设开发中的三峡工程来说非常不易,而三峡总公司以超乎想象的坚持做到了。
目前,三峡工程施工区正在以世界级现代化水电基地和生态示范基地为目标,开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至2008年,包括“五级叠翠”等水土保持项目在内,三峡工区完成和正在实施的绿地面积达288公顷,已建成的17个公园面积达177.35公顷。坝区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三峡总公司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水电工程,三峡总公司组织三峡工程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初期即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设计或规划,并得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在工程建设中,同时开展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包括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监测和工程科研等,确保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
在溪洛渡和向家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各阶段,三峡总公司均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通过“实施计划、招标设计、施工组织、环境监测与监理、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等六个环节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截至2008年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保护区,共构筑标志塔14座、界碑216个、界桩1963个。至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用于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和影响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水生生态监测等。
除此之外,三峡总公司还有一套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实施环境保护的“加法和减法”。具体是:在资源节约方面,多做减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多做加法。落实到工程中就是通过设计深化和优化来减少工程量,少占资源,做到节地、节水、节能等,同时又保障工程安全和工程效率的发挥;采取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用更多的工程投入,起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效果。
向家坝水电站太平料场的半成品,需运至马延坡砂石料加工系统,公路里程 59公里 。经多方案比选,最终采用 31公里长距离皮带输送,其中隧洞 29.3公里。长距离骨料输送线的设立,虽然增加了资金投入,但减少了运输噪声对公路沿线居民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占用耕地、林地约 73公顷,减少尾气排放 0.15 万吨/年,大幅度减少了燃油消耗。
在对溪洛渡、向家坝交通公路进行技术方案比选时,三峡总公司遵循“少占或不占用耕地、林地,少破坏或不破坏植被”的原则,尽量用桥梁、隧洞替代明路。其中在溪洛渡道路设计时,为了减少破坏,经对设计方案调整,桥隧比由20.43%提高到43.94%;向家坝工程对外专用公路隧洞路段占到 47% 。这样做,工程投资大幅增加了,却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编辑|郭大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