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企业开始重视防范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对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研究应逐步深入,企业应深刻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合同发起到履行全过程管理,对合同运行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关键词:合同管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1企业合同管理风险因素
1.1合同变更及履行
在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基于生产经营等相关环节的需要,合同的变更不可避免。而在企业合同变更过程中若合同签订双方没有达成友好的协议,则会导致整体合同履行无法达到预期需求。如在收款单位变更时,若合同签订双方没有达成友好的协商则会影响补充协议的后续实施,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1.2合同签订质量验收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多需进行相关生产资料的采购。在具体的生产资料采购过程中需依据相关标准,从技术指标、规格参数、使用说明等几个方面进行严格辨别处理,同时需结合技术要求所制定的质量标准,确定质量技术指标及验收标准,若在实际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据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材料指标管理,则会导致后续合同的履行无法达到企业经营活动的要求。
1.3合同付款条款
在企业合同条款的制定、谈判环节,需明确相关付款条件、付款期限、付款方式等的具体规定,若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支付条件、期限、方式等条款,则当出现一方预期违约时,企业就无法有效进行应收账款的统计,则会损害合同另一方的利益,守约方即使通过诉讼或者仲裁途径解决,占用的资源和时间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给企业带来经营、法律风险。
2企业合同存在的问题
由于合同是双方企业自己拟订的,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其中的文字不够准确,很容易被人钻空子,导致合同无法生效,并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所以我们应该依照法律,去严谨的拟订合同,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来拟订合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现阶段的企业合同,只有从属性的合同,而没有单独的合同,所以也被称为没有根据的合同,很难让人信服,而且很多的合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把一些违约责任都漏掉,只规定好的,却不去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有些企业,在合同签订以后,都没有进行相应的合同交接,都是因为不够重视,才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所以应该让每个员工都去了解合同的内容,避免出现问题,而且还要注重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管理,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保证双方更好的履行合同的规定。参与合同制定的人,不能出现泄漏的情况。
3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措施
3.1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做好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工作,企业应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管理指导。例如,可以在企业中建立法律风险管理机构,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专业的法律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专门的合同管理法律部门,并对企业的法律问题进行协调与指导,对企业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判断与决策,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法律风险防范战略计划。此外,管理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工作,并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制定出相关的处理方案及具体的落实情况,并对所执行的法律风险处理方案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与记录,为以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3.2注重合同对方资质审查
企业应重视对方相关资质的审查,了解对方相关资质,重点审查对方营业执照、营业能力、纳税情况、信用情况、发展历史、营业产品等。营业执照作为合同对方身份证明及合同订立、履行合同资格的证书,企业应重点审验其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合同约定内容是否在其经营范围内,营业执照所标注的注册资本金额是否与交易规模相符,合同中约定的期限是否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等。同时,企业应查看对方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内容是否一致,税号与发票中的税号是否相符。针对对方的信用情况,可通过查阅其财务资料、实地考察和访谈管理人员等方式,核实有关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为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企业应通过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及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了解其信用情况。此外,针对特殊要求的资质、标准、要求等,企业应重点审核其真实性、有效性,确认对方持有有效资质证明,符合合同要求。
3.3加强对于合同管理的队伍建设力度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从各个方面入手,企业管理人员也应给予合同管理部门大力的支持,并将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并提升管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同时企业还应增强人才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企业建立起一支专业性强的合同管理队伍,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掌控能力。
3.4要有合同解除的救济方式
根据《合同法》第128条规定,合同双方可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合同争议。如和解、调解不成或不愿意通过和解、调解方式解决的,可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如合同中未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可视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和解具有解决纠纷效率高,便于执行等优点。调解则要分为法院调解和诉讼外调解两种。仲裁具有自愿、及时、经济及保密等特点,诉讼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经法院审理判决解决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结果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诉讼当事人可根据判决结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选择仲裁途径解除合同时,应注意形成书面仲裁协议,口头协议无效,并且当仲裁机构选择不当或仲裁条款与法律规定抵触时,也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风险,因此,合同双方通过仲裁途径解除合同时,应通过专业的法律审查,规范仲裁协议用语、内容,确保仲裁协议的合规性、有效性; 当合同一方通过诉讼途径要求解除合同时,首先,应注重诉讼时效问题,避免因错失诉讼时效而丧失诉讼权利。其次,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应当全面,如未提出诉讼请求可能被视为放弃,无法维护该部分合法权益。最后,在法院强制执行阶段,如被执行人资产不足执行时,企业应及时了解被执行人资产状况线索,掌握有关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提交给法院,防范对方藏匿资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3.5加强合同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
现代企业中信息化、标准化是合同管理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来解决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应遵循统一的原则,也就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合同中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固定,并根据信息内容对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处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将传统的纸质管理转换成电子式管理,通过信息化来处理合同中所出现的法律风险,并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来实现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
3.6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引发合同法律风险的根因是企业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不足。企业应建立健全长效的领导干部学法机制,不断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让合同法律风险成为决策制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使领导干部真正了解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结语
近年来,因合同管理漏洞导致纠纷引发的事故频发,我国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合同是企业通向市场的桥梁,现实中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未充分认识到企业法律风险的严重性,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建立有效的法律風险防范体系,成为企业与法律工作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企业合同管理及其法律风险防范的论述。
参考文献:
[1]王克傲.合同管理对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的作用分析[J].商业文化,2018(08):36-37.
[2]范玮.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4):48-49.
关键词:合同管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1企业合同管理风险因素
1.1合同变更及履行
在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基于生产经营等相关环节的需要,合同的变更不可避免。而在企业合同变更过程中若合同签订双方没有达成友好的协议,则会导致整体合同履行无法达到预期需求。如在收款单位变更时,若合同签订双方没有达成友好的协商则会影响补充协议的后续实施,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1.2合同签订质量验收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多需进行相关生产资料的采购。在具体的生产资料采购过程中需依据相关标准,从技术指标、规格参数、使用说明等几个方面进行严格辨别处理,同时需结合技术要求所制定的质量标准,确定质量技术指标及验收标准,若在实际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据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材料指标管理,则会导致后续合同的履行无法达到企业经营活动的要求。
1.3合同付款条款
在企业合同条款的制定、谈判环节,需明确相关付款条件、付款期限、付款方式等的具体规定,若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支付条件、期限、方式等条款,则当出现一方预期违约时,企业就无法有效进行应收账款的统计,则会损害合同另一方的利益,守约方即使通过诉讼或者仲裁途径解决,占用的资源和时间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给企业带来经营、法律风险。
2企业合同存在的问题
由于合同是双方企业自己拟订的,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其中的文字不够准确,很容易被人钻空子,导致合同无法生效,并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所以我们应该依照法律,去严谨的拟订合同,用简单明了的文字来拟订合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现阶段的企业合同,只有从属性的合同,而没有单独的合同,所以也被称为没有根据的合同,很难让人信服,而且很多的合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把一些违约责任都漏掉,只规定好的,却不去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有些企业,在合同签订以后,都没有进行相应的合同交接,都是因为不够重视,才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所以应该让每个员工都去了解合同的内容,避免出现问题,而且还要注重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管理,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也保证双方更好的履行合同的规定。参与合同制定的人,不能出现泄漏的情况。
3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措施
3.1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做好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工作,企业应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管理指导。例如,可以在企业中建立法律风险管理机构,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专业的法律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专门的合同管理法律部门,并对企业的法律问题进行协调与指导,对企业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判断与决策,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法律风险防范战略计划。此外,管理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工作,并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制定出相关的处理方案及具体的落实情况,并对所执行的法律风险处理方案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与记录,为以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3.2注重合同对方资质审查
企业应重视对方相关资质的审查,了解对方相关资质,重点审查对方营业执照、营业能力、纳税情况、信用情况、发展历史、营业产品等。营业执照作为合同对方身份证明及合同订立、履行合同资格的证书,企业应重点审验其营业执照是否在有效期内,合同约定内容是否在其经营范围内,营业执照所标注的注册资本金额是否与交易规模相符,合同中约定的期限是否在营业执照有效期内等。同时,企业应查看对方税务登记证与营业执照内容是否一致,税号与发票中的税号是否相符。针对对方的信用情况,可通过查阅其财务资料、实地考察和访谈管理人员等方式,核实有关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为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企业应通过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及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了解其信用情况。此外,针对特殊要求的资质、标准、要求等,企业应重点审核其真实性、有效性,确认对方持有有效资质证明,符合合同要求。
3.3加强对于合同管理的队伍建设力度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从各个方面入手,企业管理人员也应给予合同管理部门大力的支持,并将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并提升管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同时企业还应增强人才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企业建立起一支专业性强的合同管理队伍,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掌控能力。
3.4要有合同解除的救济方式
根据《合同法》第128条规定,合同双方可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合同争议。如和解、调解不成或不愿意通过和解、调解方式解决的,可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如合同中未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可视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和解具有解决纠纷效率高,便于执行等优点。调解则要分为法院调解和诉讼外调解两种。仲裁具有自愿、及时、经济及保密等特点,诉讼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经法院审理判决解决合同纠纷。民事诉讼结果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诉讼当事人可根据判决结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在选择仲裁途径解除合同时,应注意形成书面仲裁协议,口头协议无效,并且当仲裁机构选择不当或仲裁条款与法律规定抵触时,也可能产生相应的法律风险,因此,合同双方通过仲裁途径解除合同时,应通过专业的法律审查,规范仲裁协议用语、内容,确保仲裁协议的合规性、有效性; 当合同一方通过诉讼途径要求解除合同时,首先,应注重诉讼时效问题,避免因错失诉讼时效而丧失诉讼权利。其次,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应当全面,如未提出诉讼请求可能被视为放弃,无法维护该部分合法权益。最后,在法院强制执行阶段,如被执行人资产不足执行时,企业应及时了解被执行人资产状况线索,掌握有关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提交给法院,防范对方藏匿资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3.5加强合同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
现代企业中信息化、标准化是合同管理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来解决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应遵循统一的原则,也就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合同中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固定,并根据信息内容对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处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将传统的纸质管理转换成电子式管理,通过信息化来处理合同中所出现的法律风险,并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来实现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
3.6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
树立正确的合同法律意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引发合同法律风险的根因是企业管理者及工作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不足。企业应建立健全长效的领导干部学法机制,不断深入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让合同法律风险成为决策制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使领导干部真正了解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结语
近年来,因合同管理漏洞导致纠纷引发的事故频发,我国企业逐渐意识到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合同是企业通向市场的桥梁,现实中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未充分认识到企业法律风险的严重性,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建立有效的法律風险防范体系,成为企业与法律工作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企业合同管理及其法律风险防范的论述。
参考文献:
[1]王克傲.合同管理对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的作用分析[J].商业文化,2018(08):36-37.
[2]范玮.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