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5日,202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和“十三五”科技工作,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为“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作工作报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主持会议。
王志刚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围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领域取得一批务实管用成果,有力支撑全国疫情防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建设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全面开展重大专项任务攻坚冲刺,一批前沿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施。启动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长远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谋划,按照国家“十四五”总体部署,研究编制“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强重点任务凝练,完善科技规划体系布局。聚焦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实施“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开展成果转化“百城百园”行动。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总结评估,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经费使用“包干制”等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圍绕优化创新生态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出台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硬措施,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严肃查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务实开展对美科技交流合作,联合制定中欧科研创新合作路线图,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召开第二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科技创新论坛。支持在脑科学等领域发起大科学计划。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19家联合实验室,基本建成一体化技术转移网络。
王志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治理形成新格局,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进一步凸显了支撑引领作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重大专项引领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民生改善,科技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创新水平快速提升;科技创新创业形成新生态,创新创业政策更加健全;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科研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发展形成新机制;科技开放合作迈出主动布局新步伐。
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1.4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2.21万亿元,2019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第29位跃升至第14位。
王志刚要求,2021年要重点做好以下11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二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三是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健全规划实施和资源配置机制。四是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五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六是大力发展农业和民生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民生福祉。七是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八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九是强化作风学风建设和科技监督,构建大监督格局,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十是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十一是坚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王志刚强调,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科技工作要准确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系统谋划新时代科技发展新思路新举措。面向中长期,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系统性布局。面向“十四五”,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王志刚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围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领域取得一批务实管用成果,有力支撑全国疫情防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建设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全面开展重大专项任务攻坚冲刺,一批前沿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实施。启动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长远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谋划,按照国家“十四五”总体部署,研究编制“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强重点任务凝练,完善科技规划体系布局。聚焦复工复产和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实施“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开展成果转化“百城百园”行动。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总结评估,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经费使用“包干制”等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圍绕优化创新生态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出台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硬措施,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严肃查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务实开展对美科技交流合作,联合制定中欧科研创新合作路线图,举办中俄科技创新年,召开第二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科技创新论坛。支持在脑科学等领域发起大科学计划。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建设19家联合实验室,基本建成一体化技术转移网络。
王志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速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治理形成新格局,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进一步凸显了支撑引领作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重大专项引领重点领域跨越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有力支撑民生改善,科技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创新水平快速提升;科技创新创业形成新生态,创新创业政策更加健全;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科研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发展形成新机制;科技开放合作迈出主动布局新步伐。
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5年1.42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2.21万亿元,2019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第29位跃升至第14位。
王志刚要求,2021年要重点做好以下11个方面工作:一是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强化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二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三是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健全规划实施和资源配置机制。四是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五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应用。六是大力发展农业和民生科技,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民生福祉。七是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八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九是强化作风学风建设和科技监督,构建大监督格局,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十是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十一是坚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王志刚强调,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科技工作要准确把握新机遇新挑战,系统谋划新时代科技发展新思路新举措。面向中长期,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系统性布局。面向“十四五”,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