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微合金及热处理工艺对氢扩散的影响。方法设计含0.4%Cu及未含Cu的两种低合金钢,采用两相区保温-淬火-配分(IQ&P)热处理工艺获得280、400℃等温温度的试验钢,通过SEM
【机 构】
: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801106),河北省钢铁联合基金(2020209127),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9A610178),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微合金及热处理工艺对氢扩散的影响。方法设计含0.4%Cu及未含Cu的两种低合金钢,采用两相区保温-淬火-配分(IQ&P)热处理工艺获得280、400℃等温温度的试验钢,通过SEM、EBSD、电化学氢渗透等方法分析其氢扩散行为。结果对于无Cu钢,当等温温度为280℃时,大角度晶界占比55%,残余奥氏体(RA)体积分数约为0.02%,氢扩散系数约为1.82×10^−7 cm^2/s;当等温温度为400℃时,大角度晶界占比51%,RA体积分数约为0.35%,氢扩散系数约为1.30
其他文献
水合物法脱除天然气中CO2是一种新的天然气脱碳分离技术,可用于初步大量脱除高含CO2天然气和沼气中的CO2。为天然气脱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流程快和环保的方法。笔者用CO2(摩
近年来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航空工业领域,已成为了世界强国竞相发展的核心技术。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复合材料中的优秀代表,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具有很大
就目前主流的冷喷涂颗粒结合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为冷喷涂沉积体性能的调控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分别就经典的颗粒界面绝热剪切失稳结合机理,颗粒界面应力波释放诱
35kV配电线路是国家配电网常用线路类型之一,此类线路虽然在电能分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耐雷能力有限。因此,因雷电而引发的35kV配电线路雷害事故时有发生。针对35kV配电
目的:比较大米蛋白和米渣蛋白对镉的结合能力,探究蛋白对镉的结合机理。方法:通过蛋白对镉的结合试验、镉的脱除试验,比较两种蛋白对镉的结合能力,并用粒径仪、圆二色光谱仪(
以颗粒和气体为组分的气固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能源与化工系统中,而固体颗粒和气体相互作用是准确预测气固两相流动的关键。诸多学者已经对球形颗粒作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
目的改善7050铝合金在湿空气中氢致延迟开裂敏感性高的问题,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采用微弧氧化工艺在铝合金表面生成微弧氧化膜,研究微弧氧化膜对高强铝合金氢致局部塑性变
目的研究非晶碳膜的压阻性能和机理,并将其作为压敏电阻应用于MEMS压力传感器敏感电路中。方法使用直流溅射工艺制备非晶碳膜压敏薄膜材料,对典型样品进行内部组分和电学、力
<正>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无法取得足够肿瘤标本进行分子病理诊断,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能依靠临床因素筛选合适患者以进行EGFR-TKI靶向治疗。本研究分析了吉林省非小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