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常会用到的教学形式之一,在语文课上有着丰富的应用,通过师生互动,在彼此针对知识进行交流时,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当下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课堂氛围压抑、师生关系不佳等现象,因此语文教师应结合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开展适宜的互动,从而改善教学现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塑造气氛;师生关系;深化理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025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观念一般过于传统,课上几乎都会以自我为中心,消减了学生在课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小学时期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思维还不够敏捷,思考问题时需要教师逐步引导。有的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在课上几乎不主动发起互动,虽然讲课进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课堂听课效率低,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升华。因此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课堂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营造宽松课堂气氛
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课上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威严,教师讲课时学生不敢随意发言,课堂气氛紧张、严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通常没有兴趣可言,容易影响学生在未来对语文这一学科学习的态度。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通过课堂互动来塑造适宜学习的气氛,在互动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开展良好的沟通,有利于使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学生会在这种氛围中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不再像猫和老鼠一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说明文或科普类文章时,与小说相比,学生一般对科学性较强的文章不感兴趣,更何况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尚小,注意力不容易在课上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如果教师不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一些课堂互动。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篇课文时,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普类文章,只有一部分男生对其比较感兴趣,在引入新课时我向学生提问:“大家对恐龙有什么了解呢?”很多学生互相补充着回答了我的问题,他们说了恐龙的种类,又说了不同恐龙的特点,学生的表现较为主动,我立即进行了赞扬,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
二、構建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相处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教师的工作岗位不发生调动,学生就会与教师长期的相处着。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双方都在课堂中感受到温馨,想要长期舒适的相处,师生关系势必要和谐。因此,师生避免不了进行互动,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进行的行为,缺少一方,都无法构成互动。通过互动,学生会更了解教师,同时教师也能够更熟悉每一位学生。这样以来,教师才会制定出更符合学生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课上有许多方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课上提问、师生合作等。语文是一门语言课,避免不了频繁的师生交流。在教授五年级下册描写人物形象的课堂中,我主动向学生提问:“最想描写班上哪位学生的形象?当然,也可以描写教师。”这个问题使班上许多学生都敞开了心扉,有的学生想描写自己的小伙伴,有的学生想描写语文教师我,有的学生想描写其他任课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对每位学生的描绘都进行了赞扬与鼓励,甚至还大胆鼓励学生口头描绘一下他们眼中的我。无论学生如何描述,我都笑脸相迎,从学生口中了解到了他们眼中的我可以使我找到自身不足,有助于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三、深化文章知识理解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接触的语文难度也会稍有所增加。特别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文章,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大。在这一时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教授课文剖析文章感情时,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学生不理解时,可以主动发问,教师进行解答,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当课上注意力较为松散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上提问来吸引学生认真听课。互动引发交流,交流助于进步,师生交流就像思想上的碰撞,摩擦过后,学生定会对文章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文章是篇文言文,有很多字词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预习时我让学生依靠工具书对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查询,有一些词工具书上也没有明确注释,在课上,一些学生将没查到的字反馈给我,我再向学生讲解。在对课文内容讲解时,我采用逐句讲解,我让学生从头开始读一句,我翻译一句,翻译后我会强调出重点字词来,最后我让学生先试着谈谈感悟,我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往更深层的体会文章内容。
总而言之,课堂互动在语文课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使用互动来控制班级秩序,从而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引导学生学习。充分使用课堂互动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不愧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卢颖.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应用[J].才智,2014(13)
[2]陈敏聪.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塑造气氛;师生关系;深化理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025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观念一般过于传统,课上几乎都会以自我为中心,消减了学生在课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小学时期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思维还不够敏捷,思考问题时需要教师逐步引导。有的教师为了赶课程进度,在课上几乎不主动发起互动,虽然讲课进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课堂听课效率低,学生的思维也没有升华。因此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课堂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营造宽松课堂气氛
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课上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威严,教师讲课时学生不敢随意发言,课堂气氛紧张、严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通常没有兴趣可言,容易影响学生在未来对语文这一学科学习的态度。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明白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懂得了要通过课堂互动来塑造适宜学习的气氛,在互动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开展良好的沟通,有利于使严肃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学生会在这种氛围中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不再像猫和老鼠一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授说明文或科普类文章时,与小说相比,学生一般对科学性较强的文章不感兴趣,更何况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年龄尚小,注意力不容易在课上保持长时间的集中,如果教师不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一些课堂互动。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篇课文时,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普类文章,只有一部分男生对其比较感兴趣,在引入新课时我向学生提问:“大家对恐龙有什么了解呢?”很多学生互相补充着回答了我的问题,他们说了恐龙的种类,又说了不同恐龙的特点,学生的表现较为主动,我立即进行了赞扬,课堂的氛围变得轻松了许多。
二、構建和谐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相处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般教师的工作岗位不发生调动,学生就会与教师长期的相处着。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双方都在课堂中感受到温馨,想要长期舒适的相处,师生关系势必要和谐。因此,师生避免不了进行互动,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进行的行为,缺少一方,都无法构成互动。通过互动,学生会更了解教师,同时教师也能够更熟悉每一位学生。这样以来,教师才会制定出更符合学生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课上有许多方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课上提问、师生合作等。语文是一门语言课,避免不了频繁的师生交流。在教授五年级下册描写人物形象的课堂中,我主动向学生提问:“最想描写班上哪位学生的形象?当然,也可以描写教师。”这个问题使班上许多学生都敞开了心扉,有的学生想描写自己的小伙伴,有的学生想描写语文教师我,有的学生想描写其他任课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对每位学生的描绘都进行了赞扬与鼓励,甚至还大胆鼓励学生口头描绘一下他们眼中的我。无论学生如何描述,我都笑脸相迎,从学生口中了解到了他们眼中的我可以使我找到自身不足,有助于我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三、深化文章知识理解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接触的语文难度也会稍有所增加。特别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文章,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大。在这一时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教授课文剖析文章感情时,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学生不理解时,可以主动发问,教师进行解答,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当课上注意力较为松散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上提问来吸引学生认真听课。互动引发交流,交流助于进步,师生交流就像思想上的碰撞,摩擦过后,学生定会对文章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这篇课文时,由于这篇文章是篇文言文,有很多字词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预习时我让学生依靠工具书对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查询,有一些词工具书上也没有明确注释,在课上,一些学生将没查到的字反馈给我,我再向学生讲解。在对课文内容讲解时,我采用逐句讲解,我让学生从头开始读一句,我翻译一句,翻译后我会强调出重点字词来,最后我让学生先试着谈谈感悟,我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往更深层的体会文章内容。
总而言之,课堂互动在语文课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使用互动来控制班级秩序,从而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引导学生学习。充分使用课堂互动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不愧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卢颖.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应用[J].才智,2014(13)
[2]陈敏聪.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