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在高度文明的大工业时代日益严峻。资源紧缺,耕地缩小,人口剧增,物种锐减,森林与草场退化,水体与大气污染,臭氧外溢,酸雨成灾,生态环境的每况愈下,已向人类亮出黄牌。人类在显得捉襟见肘的同时,迫切需要寻求一条自然与人文相和谐之路。于是,“生态文化”应运而生,力图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上,去解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寻求更好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支撑点。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的基本点在于跳出把最终解决生态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而是要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其文化立意是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生态文化是一种让人普遍感到幸福的文明形态。
从生态文化系统理论来看,对自然界首先是开发,不开发人类就永远处在“洪荒”时代,只能茹毛饮血,与动物无异,那就无所谓文明,更没有文化。但开发过度,必然导致大自然的报复。“人不给水以出路,水亦不给人出路”,是生态破坏后最生动的写照。翻检一下人类社会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今日面临的生态困境,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相伴而生。先进的技术带给人类的也并不全是福祉,同时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生态文化”就是在先进的文明时代,打开一个“绿色通道”,走向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也不能为了保护生态而停滞发展的平衡之路。直白一点就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营造和维护自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能动平衡。能动平衡的内核要求人类必须小心尊重关乎自然存亡的再生和循环,保护生物圈至关重要的平衡。这就是生态文化在“绿色通道”层面上的实践诠释。
生态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互动的文化形态
许多生态学研究者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注到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人们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给与此相关的技术、管理手段,忽略了人的内在因素即精神因素,更忽略了生态危机向人的精神空间的侵蚀与蔓延。
人类以及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地球如何才能走出生态困境的危途,科学家们设计过许多出路。有人试图运用生物工程的先进技术将现代人类的体格缩小一半,以减少对物质、能量的消耗;有人试图借助航天技术的力量把人类集体送往另外一个太空天体……这些设想即便能够实现,也必然同时带来更多棘手的问题。事实也是这样:科学技术虽然在飞速发展,而人类生态系统中意想不到的灾难却接踵而来。解救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不行的。
如果说已经过去的文明时代的代表是物理学,那么新的文明时代的代表则可能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与物理学一个很大的差异在于,传统的物理学中并不包含人文因素,而生态文化则把人文与自然相融合。辩证地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文化之本。“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科学代表了“真”,而人文代表了善,只有二者和谐互济,才能实现真善美的融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绿色的文明形态。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绿色文明形态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化是体现“精神资源”价值的文化形态
精神的资源是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处的资源,只有“精神性”的价值观念在民众中牢固确立,人类对地球掠夺性开发才有可能控制,生态困境才有可能缓解。
正式提出“精神污染”这一概念的是比利时生态学教授迪维诺,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的《生态学概论》的最后一章中就明确指出,存在着一种“精神污染”。迪维诺所说的“精神污染”针对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人健康心态的侵扰,物欲文化对人心灵渠道的壅塞,商品经济对人感情的腐蚀等。当代人的许多精神问题,都伴随社会发展同步而来,“精神污染”在这里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兴起的新兴文化,其精神内核。在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它要求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人与自然,着重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问题,以生态科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绿色技术群为构架,为人们提供新思想、新观念,使人们在精神层面享受美好生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醇化精神。
生态文化是对传统文明进行反思和重塑的文化形态
从远古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们从“匍匐”在自然脚下的奴隶到逐渐“站立”起来,成为“征服”自然的“主宰”。并通过这种“征服”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但随着人类对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对自然已从索取演变为掠夺,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特别是对人类生存之源——水的浪费、污染、掠夺,使得诸多地区缺水、缺好水、缺安全之水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链的断裂。“地球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已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多余话题。
生态文化正是人类在科学反思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对自然索取和对自然有一定进攻性特征缺陷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己的文明能力,促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平衡、协调的产物,它强调用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人类中心主义,否定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物质享乐和对自然的掠夺的文化形态。由生态文化形态体现的生态文明,提倡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依赖。例如,治水的过程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重新创造,也是人对科学文化的创造,其本质特点是本然与应然的统一,是真和善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美。
科学与生态的整合,是生态文化在技术范畴的文明重塑。这种重塑,除了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外,更重要的是寄希望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为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挥霍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若想达到更高的现代化文明层次,显然只是对美好愿望的一厢情愿。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把行业发展与社会推动相互渗透,把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相结合,把工程管理与资源管理相调剂,应是调整和变革生产方式的文明重塑行为。
生态文化是一种让人普遍感到幸福的文化形态
“普遍的幸福”从生态文化的视角理解,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身发展的全部关系。纵向来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既要创造今天的幸福,又要给后人留下充足的自然资源;横向而言,在人与社会关系中,不仅要求个体的局部的快乐、幸福,还要求整体的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和谐幸福。地球在宇宙间基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任何局部获得的幸福,都很难不对整体造成伤害。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家家把室内的污染空气排放到室外,新鲜空气也就成了一厢情愿的空谈。为了一己的利益,以水为壑,把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湖、江、海,“幸福”了个体,却牺牲了整个社会,这种“幸福”不可能“普遍”,最后必然也破坏了自身“幸福”。
生态文化从多重视角提示我们: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我们自身向更好的未来发展。我们居住的地球确实经不起折腾,我们可能使它贫瘠枯竭,甚至可能永远成为一片荒原。但我们也同样可以维持平衡,这就要求全人类都要保护地球。
如果我们挤破了城市,耗尽了水源,种薄了土地,砍光了树木,污染了空气,那不是地球的资源不够丰富,而是人类自身的罪恶。因为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个思考者、发现者、参与者、协调者、创造者,其责任亦大。生态文化启迪人们:人类只有通过自身改进与调节,科学能动地改善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美好、和谐、充满绿色诗意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利厅)
责任编辑:戈尚达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化的基本点在于跳出把最终解决生态问题的希望寄托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而是要在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其文化立意是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生态文化是一种让人普遍感到幸福的文明形态。
从生态文化系统理论来看,对自然界首先是开发,不开发人类就永远处在“洪荒”时代,只能茹毛饮血,与动物无异,那就无所谓文明,更没有文化。但开发过度,必然导致大自然的报复。“人不给水以出路,水亦不给人出路”,是生态破坏后最生动的写照。翻检一下人类社会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今日面临的生态困境,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相伴而生。先进的技术带给人类的也并不全是福祉,同时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
“生态文化”就是在先进的文明时代,打开一个“绿色通道”,走向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破坏生态,也不能为了保护生态而停滞发展的平衡之路。直白一点就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营造和维护自然与人类生存之间的能动平衡。能动平衡的内核要求人类必须小心尊重关乎自然存亡的再生和循环,保护生物圈至关重要的平衡。这就是生态文化在“绿色通道”层面上的实践诠释。
生态文化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互动的文化形态
许多生态学研究者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注到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人们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给与此相关的技术、管理手段,忽略了人的内在因素即精神因素,更忽略了生态危机向人的精神空间的侵蚀与蔓延。
人类以及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地球如何才能走出生态困境的危途,科学家们设计过许多出路。有人试图运用生物工程的先进技术将现代人类的体格缩小一半,以减少对物质、能量的消耗;有人试图借助航天技术的力量把人类集体送往另外一个太空天体……这些设想即便能够实现,也必然同时带来更多棘手的问题。事实也是这样:科学技术虽然在飞速发展,而人类生态系统中意想不到的灾难却接踵而来。解救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不行的。
如果说已经过去的文明时代的代表是物理学,那么新的文明时代的代表则可能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与物理学一个很大的差异在于,传统的物理学中并不包含人文因素,而生态文化则把人文与自然相融合。辩证地说,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文化之本。“以人为本”就是既要崇尚科学,更要弘扬人文。科学代表了“真”,而人文代表了善,只有二者和谐互济,才能实现真善美的融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绿色的文明形态。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绿色文明形态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化是体现“精神资源”价值的文化形态
精神的资源是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处的资源,只有“精神性”的价值观念在民众中牢固确立,人类对地球掠夺性开发才有可能控制,生态困境才有可能缓解。
正式提出“精神污染”这一概念的是比利时生态学教授迪维诺,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他的《生态学概论》的最后一章中就明确指出,存在着一种“精神污染”。迪维诺所说的“精神污染”针对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文明对人健康心态的侵扰,物欲文化对人心灵渠道的壅塞,商品经济对人感情的腐蚀等。当代人的许多精神问题,都伴随社会发展同步而来,“精神污染”在这里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兴起的新兴文化,其精神内核。在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它要求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来看待人与自然,着重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问题,以生态科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绿色技术群为构架,为人们提供新思想、新观念,使人们在精神层面享受美好生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醇化精神。
生态文化是对传统文明进行反思和重塑的文化形态
从远古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们从“匍匐”在自然脚下的奴隶到逐渐“站立”起来,成为“征服”自然的“主宰”。并通过这种“征服”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但随着人类对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对自然已从索取演变为掠夺,从而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耗竭。特别是对人类生存之源——水的浪费、污染、掠夺,使得诸多地区缺水、缺好水、缺安全之水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链的断裂。“地球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已不是什么杞人忧天的多余话题。
生态文化正是人类在科学反思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对自然索取和对自然有一定进攻性特征缺陷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己的文明能力,促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平衡、协调的产物,它强调用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人类中心主义,否定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物质享乐和对自然的掠夺的文化形态。由生态文化形态体现的生态文明,提倡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依赖。例如,治水的过程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重新创造,也是人对科学文化的创造,其本质特点是本然与应然的统一,是真和善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美。
科学与生态的整合,是生态文化在技术范畴的文明重塑。这种重塑,除了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之外,更重要的是寄希望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因为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挥霍生态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若想达到更高的现代化文明层次,显然只是对美好愿望的一厢情愿。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把行业发展与社会推动相互渗透,把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相结合,把工程管理与资源管理相调剂,应是调整和变革生产方式的文明重塑行为。
生态文化是一种让人普遍感到幸福的文化形态
“普遍的幸福”从生态文化的视角理解,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身发展的全部关系。纵向来看,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既要创造今天的幸福,又要给后人留下充足的自然资源;横向而言,在人与社会关系中,不仅要求个体的局部的快乐、幸福,还要求整体的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和谐幸福。地球在宇宙间基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任何局部获得的幸福,都很难不对整体造成伤害。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家家把室内的污染空气排放到室外,新鲜空气也就成了一厢情愿的空谈。为了一己的利益,以水为壑,把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湖、江、海,“幸福”了个体,却牺牲了整个社会,这种“幸福”不可能“普遍”,最后必然也破坏了自身“幸福”。
生态文化从多重视角提示我们: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我们自身向更好的未来发展。我们居住的地球确实经不起折腾,我们可能使它贫瘠枯竭,甚至可能永远成为一片荒原。但我们也同样可以维持平衡,这就要求全人类都要保护地球。
如果我们挤破了城市,耗尽了水源,种薄了土地,砍光了树木,污染了空气,那不是地球的资源不够丰富,而是人类自身的罪恶。因为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个思考者、发现者、参与者、协调者、创造者,其责任亦大。生态文化启迪人们:人类只有通过自身改进与调节,科学能动地改善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才能创造出一个真正美好、和谐、充满绿色诗意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水利厅)
责任编辑:戈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