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师生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有了认识美的能力,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才能。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彩的艺术世界,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投入艺术创作,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学生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着智力的发展水平,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根据发展需要,确立美术观念
小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比较简单,认为美术是一幅画,缺乏对艺术的美感。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欣赏适合自己的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我提出以下问题:在你的眼中,烟花是什么样的,能用什么颜色来描绘吗?在许多学生的印象中,烟火是放射状的,大部分颜色是红色和黄色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烟花,我准备了很多烟花摄影作品。学生在摄影作品中接触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绚烂的烟花。有的烟火如树,有的烟火如火炬。烟花颜色也非常鲜艳,不仅有单色,而且有多种颜色,层次清晰,非常美丽。在照片作品中,学生对烟花有更深入的认识,把照片和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用画来描绘生动的美术作品。
二、巧用故事,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在美术教学中,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又具有创新趣味因素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内容情节去展开联想。
比如,在《龟兔赛跑》美术教学中,在讲故事时,不仅注重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和感染性,还注重引导同学们想象龟兔在哪里赛跑、有谁在当观众等问题。教学任务是画一幅画,但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三至五幅的连环画,还写上几句画后感受,创造出来的画面基本都是没有雷同的,每幅作品都通过不同画面展示出对这个故事的兴趣点,同时同学们的画后感受的话也令人深思。
三、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动手
在日常美术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欣赏美术作品,几乎没有时间亲手创作,从而失去了亲自动手的热情。对此,教師应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产生表现欲望,希望能用美术来表现自己眼睛和头脑中美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我让学生以“童话小屋”为主题制作美术作品。学生最初不知道该怎么写,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沉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我给学生看了一些照片,让学生看童话中的小屋是什么样的。第一张照片是糖果小屋,在格林童话中,有一对兄妹被糖果和面包吸引,进入小屋,迷失在魔女领土中;第二张照片是七个小矮人的小屋,小矮人的身高比较矮,所以所有家具都很小,很可爱;第三张照片是青蛙王子的小屋,青蛙王子的小屋是绿色的,树叶和树枝结合在一起,与水边相邻……学生看完照片后,我问学生:“这么多童话小屋,你最喜欢哪个?如果这里没有自己喜欢的小屋,那么什么样的童话小屋才是自己喜欢的呢?”受教学情境的影响,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非常兴奋地拿起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自己梦中的小屋。创设教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使学生有自主创作的冲动,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四、开设手工课程,锻炼动手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美术主要是绘画,实际上手工制作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现在的小学美术课程中,手工制作的内容比较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动手机会。对此,教师应适当地开展手工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很多材料,并将其结合起来,形成好看的手工作品,使学生在手工作业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
例如,在美术教育中,我让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纸壳。起初,学生不知道准备这些材料是为了什么。于是,我给学生演示,用剪刀把硬纸壳切成半圆形,把两个半圆形连接起来,做成摇摆状。我告诉学生,可以做摇摆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发自己的想法,在彩纸上画出可爱的形象,做出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玩具。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埋头于手工制作,制作出很多有趣的玩具,展示在自己的桌子上,成为美丽的风景线。开设手工课可以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更快乐地投入创作。
五、仔细观察生活,创新改造物品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东西,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性地改造周围的东西,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美术教育中,正好是秋天,学校里有很多落叶,我把落叶拿到教室了。学生好奇心很强,不知道老师拿着落叶做什么。我对学生说,树叶也是非常好的美术创作材料。我用小叶子做画,用大叶子作为画纸,在上面画了很漂亮的画。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对树叶进行加工,做成书签,在书香中得到永生。学生对我的这个建议非常感兴趣,观察了树叶的形态和纹理,结合了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做了很多书签,把它夹在自己的书里,使树叶发挥了自己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观察身边的其他东西,考虑它是否会成为我们的手工工具,如简单的矿泉水瓶可以变成美丽的玩偶,旧报纸可以改造成收纳盒,吃剩下的冰淇淋棒可以做成趣味化的弹珠玩具。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可以将美术创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成为一个善于观察生活、改造生活的创意少年。
也就是说,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开展实践能力培训,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同时,教师需要积极观察学生的生活,鼓励他们,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马成.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才能[J].读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78.
[2]蔡维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4):174.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彩的艺术世界,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投入艺术创作,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学生的动手能力直接影响着智力的发展水平,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根据发展需要,确立美术观念
小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比较简单,认为美术是一幅画,缺乏对艺术的美感。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时,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欣赏适合自己的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够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我提出以下问题:在你的眼中,烟花是什么样的,能用什么颜色来描绘吗?在许多学生的印象中,烟火是放射状的,大部分颜色是红色和黄色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烟花,我准备了很多烟花摄影作品。学生在摄影作品中接触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绚烂的烟花。有的烟火如树,有的烟火如火炬。烟花颜色也非常鲜艳,不仅有单色,而且有多种颜色,层次清晰,非常美丽。在照片作品中,学生对烟花有更深入的认识,把照片和自己的想象结合起来,用画来描绘生动的美术作品。
二、巧用故事,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在美术教学中,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又具有创新趣味因素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内容情节去展开联想。
比如,在《龟兔赛跑》美术教学中,在讲故事时,不仅注重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和感染性,还注重引导同学们想象龟兔在哪里赛跑、有谁在当观众等问题。教学任务是画一幅画,但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三至五幅的连环画,还写上几句画后感受,创造出来的画面基本都是没有雷同的,每幅作品都通过不同画面展示出对这个故事的兴趣点,同时同学们的画后感受的话也令人深思。
三、创设教育情境,鼓励学生动手
在日常美术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和欣赏美术作品,几乎没有时间亲手创作,从而失去了亲自动手的热情。对此,教師应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感受美术的魅力,产生表现欲望,希望能用美术来表现自己眼睛和头脑中美丽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我让学生以“童话小屋”为主题制作美术作品。学生最初不知道该怎么写,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沉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我给学生看了一些照片,让学生看童话中的小屋是什么样的。第一张照片是糖果小屋,在格林童话中,有一对兄妹被糖果和面包吸引,进入小屋,迷失在魔女领土中;第二张照片是七个小矮人的小屋,小矮人的身高比较矮,所以所有家具都很小,很可爱;第三张照片是青蛙王子的小屋,青蛙王子的小屋是绿色的,树叶和树枝结合在一起,与水边相邻……学生看完照片后,我问学生:“这么多童话小屋,你最喜欢哪个?如果这里没有自己喜欢的小屋,那么什么样的童话小屋才是自己喜欢的呢?”受教学情境的影响,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非常兴奋地拿起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自己梦中的小屋。创设教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使学生有自主创作的冲动,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
四、开设手工课程,锻炼动手能力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美术主要是绘画,实际上手工制作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现在的小学美术课程中,手工制作的内容比较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动手机会。对此,教师应适当地开展手工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很多材料,并将其结合起来,形成好看的手工作品,使学生在手工作业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乐趣。
例如,在美术教育中,我让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纸壳。起初,学生不知道准备这些材料是为了什么。于是,我给学生演示,用剪刀把硬纸壳切成半圆形,把两个半圆形连接起来,做成摇摆状。我告诉学生,可以做摇摆的玩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发自己的想法,在彩纸上画出可爱的形象,做出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玩具。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埋头于手工制作,制作出很多有趣的玩具,展示在自己的桌子上,成为美丽的风景线。开设手工课可以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让学生更快乐地投入创作。
五、仔细观察生活,创新改造物品
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东西,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性地改造周围的东西,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美术教育中,正好是秋天,学校里有很多落叶,我把落叶拿到教室了。学生好奇心很强,不知道老师拿着落叶做什么。我对学生说,树叶也是非常好的美术创作材料。我用小叶子做画,用大叶子作为画纸,在上面画了很漂亮的画。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对树叶进行加工,做成书签,在书香中得到永生。学生对我的这个建议非常感兴趣,观察了树叶的形态和纹理,结合了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做了很多书签,把它夹在自己的书里,使树叶发挥了自己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观察身边的其他东西,考虑它是否会成为我们的手工工具,如简单的矿泉水瓶可以变成美丽的玩偶,旧报纸可以改造成收纳盒,吃剩下的冰淇淋棒可以做成趣味化的弹珠玩具。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可以将美术创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成为一个善于观察生活、改造生活的创意少年。
也就是说,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开展实践能力培训,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同时,教师需要积极观察学生的生活,鼓励他们,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马成.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才能[J].读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78.
[2]蔡维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