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试验的深入与完善,有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幼儿,随同正常幼儿进入普通班就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本研究以个案研究的形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对轻度弱智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个案呈现的问题明显得到了转化,综合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改善效果。
  在个案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看到弱智儿童也是成长中的儿童,即便他在智力上有缺陷,心理发展比较缓慢,但是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发展的,因此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都需要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正常对待等等。接下来请看我园一个弱智儿童的案例:
  弱智儿郑X基本情况:
  2016年9月1日,我们小班分来了 名小女孩,叫郑×,郑×父母都是智障,没有工作。郑X平时都是奶奶接送监管,奶奶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家庭妇女,平时忙着家务,很少与郑×沟通交流。郑×自理能力差,整天听不到她说话,也不跟小朋友玩耍。从教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孩子,真的给我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对轻度弱智儿在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教育,让其适应幼儿园生活,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呢?经过两年多的辛苦努力、真心付出,现在的郑X已经能较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一、走近孩子,用“耐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对于郑×,我最开始的想法是只要照顾好她的生活,不出意外就行了。可是,我发现弱智幼儿和普通幼儿一样,她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弱智幼儿的教育是一项艰苦、费时、周期性较长的工作,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我没有放弃,时时处处给予她关心,使她愿意接近我,愿意接受教育。
  记得小班刚开学,我正在上课,闻到一股大便的臭味,便问是谁把大便解在身上,没人吭声,循着气味,发现郑×裤子湿了,我赶忙带她去清洗,并且告诉她:以后大小便要跟老师说,去厕所,别把裤子弄脏了,她不做声。
  没过几天,我也是正在上课,只听见一声大喊:“好臭!”我循声望去,只见桑梓阳小朋友捂着鼻子在叫,我心“咯噔”一下,不会是郑X吧,走近一看,只见郑×把裤子拉下来,蹲在地上解大便,我拉她起来,帮她擦干净,拿起一叠卫生纸,伸手把地上的大便抓起来扔掉。这次郑X没把大便解在身上,说明她记住了我的“别把裤子弄脏了”这句话,这样的事出现好几次,不是大便就是小便。
  我开始和她奶奶沟通,让奶奶在家要注意培养郑×的生活习惯,在园里我也随时提醒询问,经过几个月的耐心教育,郑×基本上不在班级大小便了。可是她生病一周在家,来上学时,毛病又犯了,一了解,郑×的80岁老太在家,叫她随便在哪解大小便都行。我进行了家访,真诚和家长交流,家长也是从开始的不信任我,到后来热情配合,有时还主动跟我交谈。
  我还耐心教郑×一些生活技能,手把手地教, 次次地练习,在我和配班教师不厌其烦地培育下,郑×具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进入大班的郑X,能独立入厕、盥洗,能管理和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午睡时能够自己入睡,能够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数字(虽然字形不好看)等,已经能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与普通幼儿没有太大的差别。
  二、加强個训,用“爱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小班时郑×特别内向,在班级里几乎看不到她与其他孩子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在于与他人交往。”为了使郑×能在和同伴交往中获得幸福,我就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她和同伴交往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从来园离园入手,每次我都主动笑眯眯地和她打招呼,刚开始她不理睬,有时连一个眼神都不给我,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两周都是如此。我不气馁,继续跟她打招呼,有时还夸她衣服好看。一天离园,我还是主动说:“郑×,再见!”她抬头腼腆地朝我笑笑,我开心极了,激动得把她抱了起来,她奶奶也很高兴地亲了她。渐渐地,在晨检的时候,她会小声地和老师打招呼。
  其次,集体教学活动时,我不仅面向全体幼儿,更兼顾对郑×的个别关注与辅导。让郑×坐在我的正前方,给予她一些优先活动的机会,经常摸摸她的头,拉拉她的手增进感情。还安排热心的郑玉蓉小朋友坐在郑X旁边,促进了孩子间的交流。在上课的时候,渐渐地郑×会用眼神和我交流,在小组交流讨论时,她有时也会主动和小朋友说话了。
  再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时,我也特别关注郑×,有意识培养。如:2017年大班毕业典礼,我安排郑×参加了舞蹈《飞得更高》表演,当我在班级播放演出视频时,她看到了自己,兴奋地叫“我,我。”教师在活动中的点滴呵护,倾注无私的关爱,也能唤起班级小朋友对郑×的爱心,以集体的温暖来化解她在生活、游戏、学习中的陌生和害怕,使她能与同伴有一定的交往能力。
  到了大班,郑×相对之前进步了很多,现在有小朋友碰她,她会来主动和老师说。每次针对她的反映,我都慎重处理,因为她好不容易突破自我,需要老师给予适时的、正向的回应,才能有助于她人际交往的发展。
  三、家园携手,用“真心”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家庭语言环境的好坏,对弱智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郑X的家庭没有良好的正常的语言环境,我就跟郑×奶奶真诚沟通,奶奶看到我们老师真心待她孙女,看到郑X的进步,想着郑×将来要自立,所以,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经常带郑×出门,让她多接触正常的语言环境,同时奶奶反复与孩子说话,进行言语刺激,平时尽量让郑×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我在幼儿园只要有时间,就对郑×进行训练,通过聊天让郑×说话,纠正她的发音,使她各个发音器官逐渐灵活。
  另外,还抓住教育契机,随机教育。如:一次上课,当班上孩子回答正确时就能得到棒棒糖,孩子们都高举着手“我、我”地叫着,我注意到郑×眼巴巴地望着我手中棒棒糖的羡慕神情,又不举手,我走近她,问“想要吗?”她点点头, “只要你说出这是什么,就送你一个。”然后教她说“棒棒糖”,她憋了半天终于说出来了,我及时表扬了她。郑×拿着棒棒糖既开心又有点害羞。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时,我都有意识地教她说话,丰富词汇。
  通过家园携手,到了大班上学期末,郑×进步明显,能与小伙伴简单地交往了,点名时能响亮地答“到”,还能说一些简单的短句,如“老师,好!” “我要”等,郑X发音比以前清楚不少,说话的积极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看到郑×的进步,她的奶奶和亲戚都非常开心,对我们老师也非常感激。相信只要家园继续努力,郑X会越来越进步的。
  对郑×这样的弱智儿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耐心、爱心、真心是开启她们心灵的钥匙。也许郑×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但她依然是家长的希望。作为老师,不能有“放弃”的思想,只有真心待她,才能使她健康地成长。通过此案例总结弱智儿童存在着一些特征:
  1、感知方面的:他们的感知速度极慢,对一些新的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跟不上正常儿童,因此教师需要放慢速度,耐心辅导和教育,使之慢慢接受教师所授予的知识和内容。
  2、思维方面的:不擅于分析事物内在的联系,思维活动较少,不能够积极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
  3、记忆方面的:他们的记忆速度也是非常慢的,而且遗忘速度快,机械性记忆较多。
  总之,弱智儿童更加需要教育、呵护,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与呵护,让他们的动作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发展与提高,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以及长大后走向社会的生活与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最后让我们共同祈祷所有的弱智儿童都得到成人的特殊教育与关爱,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
其他文献
大班幼儿的学习能力、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快速增强,这让他们在运动中更加自信,敢于挑战,渴望自主。在学前儿童运动核心经验三维模型的发展维度中提到,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的学习过程具有动态性,个体在与环境和任务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出最佳运动模式。教师需要根据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改变环境和任务等,丰富、扩展学前儿童的运动经验。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于形成幼儿最佳运动模式、积累运动经验都有很大
期刊
【摘要】对于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大家都不会觉得很陌生,笔者把幼教五大领域加以延伸,即“五官争功”中的大脑可以象征着健康;嘴巴是语言;鼻子显现着社会;耳朵表现着科学;眼睛代表了艺术,借此浅谈下自己对幼教五大领域的认知。  【关键词】五官争功 幼教 五大领域  1987年由马季创作的群口相声佳作“五官争功”令观众哄堂大笑,获得了巨大成功。該相声采用寓言体的表现形式,用五个演员分别扮作人的眼、耳、嘴、鼻
期刊
2016年1月,教育部发布新的《幼儿园规程》,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需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近年来,全椒县实验幼儿园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精神,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了大量的学前教育宣传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旨在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相关目标任务,彰显
期刊
小班下学期,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用小型木制积木拼搭各种不同的房子。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会说:“你看我盖的房子很高、很漂亮。”于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孩子们对木制积木搭房子的活动一直延续。看见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我进行了《我的家,你的家》主题系列活动,激发幼儿从对房子的搭建中提升到如何建构家。  为了便于幼儿搭建,我将班级里的建构区进行了重新的设置和创建。从材料的提供上由小的木制积木到大型泡沫积木的提供
期刊
幼儿教师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其心理健康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自身的行为。而作为教师,其产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于自己,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水平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还会影响到班级组织与管理、班级孩子的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班级家长沟通、学校重大活动的组织等众多方面。心理不健康的教师,自然不能将这些工作做好,就会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成长
期刊
《挖掘地方“赶庙会”教育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是由临泉县城关街道机关幼儿园马学玲和石璨共同负责,由机关幼儿园课题组教师和马学玲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的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16年10月通过审批,(阜教研【2016】4号文件,项目编号FJK16036),2016年12月30日举行的开题仪式,通过专家组认证后正式启动。前期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实地采风、实地調研、
期刊
数学情境一  幼:老师,这里的积木怎么放得乱七八糟的呀,我来整理整理吧。  师:好的呀。  在一次区角活动后,班级幼儿朱礼发现玩具很乱的放在筐子里,便主动要求整理玩具。在他整理时,先是找到所有长一些的长方体积木,把它们全都横放在框子的一边。然后又找出稍微短一些的长方体积木,竖着放在框子的一边,并对这些积木进行重叠摆放。最后,朱礼又拿起了有两个面是三角形的积木,先是横着放,再拿一个竖着放,发现怎么都
期刊
【摘要】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幼儿园体育环境是幼儿每天所接触的环境,而良好的体育环境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多维度体育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丰富、富有启发性和支持性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再利用。从物质、精神等多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创设多维度体育游戏环境,旨在充分
期刊
“凯凯,你怎么不做呢?”我询问凯凯。今天的手工课“卷纸花”是第一次做,有点难度。我示范了两遍又强调了重点以后,给孩子们分发了操作材料,孩子们开始忙碌了,他们低着小脑袋,努力地驾驭着手中的彩纸,专注而投入。有的已经初具雏形,有的在反复试验,只有凯凯对着桌子上那崭新完好的纸张在发呆。“老师,我不会,你帮我做吧。”迎接我的是双怯怯求助的眼睛。  凯凯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拘谨胆小,害怕出错,对于有难度的事情
期刊
[背景]大班幼儿虽然已经有了自然物测量的经验,但在测量时经常会出现问题,如没有首尾相接、中间有重叠、没有从起点位置开始测量等等。测量兴趣方面,幼儿对枯燥地用小木棍等工具测量桌子椅子的长度渐渐失去兴趣。幼儿在阅读绘本《我的身体尺子》时发现,原来我们的身体也具有数学价值,人们会用手柞或脚步测量身边的物品,这样的测量活动不再是简单练习,而是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也就生成出了大班数学活动《我的身体尺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