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管理的命脉所在。本文从学校教育质量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消解”“消化”“消融”各种矛盾,对地方高校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高校;消解;消化;消融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前言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管理的命脉所在。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对整个学校的资金运动过程的预测、计划、监督和控制的管理活动。高校的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财务组织的设立和财务报销,而是包含如何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贯彻本校校训的一系列制度和管控指导理念和实践。
高校合并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地方高校自1993年开始合并,1998年掀起了合并浪潮,据教育部门介绍,成功的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据调查,大学虽然在形式上合并了,但由于每个学校的财务制度、教职员工利益分配各不相同,财务运动方式不同,存在着诸多财务管理的矛盾。一是合并后原来的校名被取消的学校,他们的资金较多,合并后利益被平均化,心理不平衡,思想上有“吃亏感”,如果原来的学校校办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在利益分配上有满意感。其根本原因是市场意识的延伸。二是财务制度管理经济款项进取渠道不同,对新校的管理制度不适应,如被合并的學校校办企业效益好,教职员工能得到相应的分配,而新校校办企业效益差,教职员工得不到直接和间接的资金分享,无形中对新校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存有错综复杂的心理纠结。三是被取消校名学校的教职员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成长、晋职都摆到面前,如果他们的利益被边缘化,就会对学校带来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笔者较长期从事大学财务工作,对高校如何深化财务管理提出如下思考。
一、正确处理本校与新校的关系,消解合并后统一管理的矛盾
所谓消解是指大学新校财务管理要善于消释、消除统一管理的矛盾。中国高校合并是中国教育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教育部根据20世纪中国大学这一阶段多、杂、乱,教材、教学大纲、教育目标不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设置统一的文化要求而采取的教改措施。尽管合并后存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必须服从服务这个大局,按新校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否则就会出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多、乱、差”。一是被合并的学校要从培育合格人才的高度看待统一的财务管理新制度,不要单纯从经济利益分配上去衡量。各个不同的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长,但特色要服从国家的教育制度和财务制度,只要对培育合格人才有利,符合国家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就应求大同存小异。二是新校党委和领导,要博采众长,要有正确处理好关系的意识,不要因学校规模大了而忽略了尊重理解被合并的学校。新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后,學校领导要把教职员工的权益观、党委领导的权威观和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统一起来。和谐融洽的关系不是压出来的,而是靠符合党的路线政策和教育规律的创新取得的。因此必须在尊重上级和爱护部属的辩证统一中消解摩擦,缩短磨合期。
二、正确处理组织上合并与思想上支持的关系,消化新校财务管理新制度
高校体制上的合并并不等于思想上完全和谐。有较多的合并学校削弱、消减了原来的优长,教育质量反而受到衰减就是说明。这固然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没能消化新校的财务管理新制度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要求合并大学从合并转变为和谐,才能在教育这个平台上,同频共振,谱写财务管理制度的新篇章。一是从教学建设上消化新校财务管理制度,树立大财务观。如,某大学在2016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6个,某省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6个,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某省级精品课程52门;还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奖”,还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特色专业”等。只有破除原来狭隘的小规模小专业意识,树立大财务观,学校共育人才的凝聚力才能形成。作为财务管理制度既要坚持预算和核算,防止用名目繁多的“乱改”进了个人和团伙的腰包,又要按照教育改革创新需要管好钱用好钱。二是要从学校能否“赢得未来”上消化新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树立规模效益观(花大钱办大事的发展观)破除不花钱才能不腐败的错误理念。新合并的学校虽然育人的目标不变,但摊子大了,使命和任务也更加繁重艰巨。随着国际国内教育革命的发展,他们竞争的压力空前增大,据某市的最新统计,近几年某市合作办学新进了33所国家名牌大学,为了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必须开设新专业,加大硬件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名师到校任教。合并的新校,财务可以统一管理,集中使用资金,这就改变了资金分散管理、形不成规模效益的弱势。
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消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后带来的深层次的矛盾
所谓消融是指融化消解。从合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角度,就是融化消解合并后教职员工自身利益所产生的矛盾,理顺当前,辐射长远的改革措施。现代大财务观的眼光不只是资金的进入和支出,而是包含对关系教职员工个人利益指导理念的系统财务管理,渗透在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的制度综合。合并的各学校,不论是保留原校名的和没保留的,由于不同的专业、高中职称名额数字不同,在相同学历、业绩,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但由于受外语成绩和电脑考试成绩的影响,在职称、工资待遇形成了较大差别。这些因素,如果领导视而不见,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根本建设。一是理顺分配关系,把学校的财务制管理度纳入到学校建设的大局之中。由于教职员工的职称等都与个人利益挂钩,而利益的分配都从各个方面辐射教育质量。因此,要把学校的职称名额、住房分配原则统一规划,使各个不同学校的教职员工分享到学校温暖,进而感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为民的好政策。二是要加强教育,克服计较心理,使教职员工从学校建设的大局上思考问题。使大家明确,个人利益要认可,利益主义要消除。两者的“”度”追求的利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是否符合历史因素;既要克服分化思想,也要克服平均化思想。从而使全校教职员工高扬正能量旗帜,闪光在本质岗位上。
关键词:财务管理制度;高校;消解;消化;消融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前言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管理的命脉所在。高校财务管理是指对整个学校的资金运动过程的预测、计划、监督和控制的管理活动。高校的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财务组织的设立和财务报销,而是包含如何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贯彻本校校训的一系列制度和管控指导理念和实践。
高校合并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地方高校自1993年开始合并,1998年掀起了合并浪潮,据教育部门介绍,成功的有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据调查,大学虽然在形式上合并了,但由于每个学校的财务制度、教职员工利益分配各不相同,财务运动方式不同,存在着诸多财务管理的矛盾。一是合并后原来的校名被取消的学校,他们的资金较多,合并后利益被平均化,心理不平衡,思想上有“吃亏感”,如果原来的学校校办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在利益分配上有满意感。其根本原因是市场意识的延伸。二是财务制度管理经济款项进取渠道不同,对新校的管理制度不适应,如被合并的學校校办企业效益好,教职员工能得到相应的分配,而新校校办企业效益差,教职员工得不到直接和间接的资金分享,无形中对新校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存有错综复杂的心理纠结。三是被取消校名学校的教职员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成长、晋职都摆到面前,如果他们的利益被边缘化,就会对学校带来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笔者较长期从事大学财务工作,对高校如何深化财务管理提出如下思考。
一、正确处理本校与新校的关系,消解合并后统一管理的矛盾
所谓消解是指大学新校财务管理要善于消释、消除统一管理的矛盾。中国高校合并是中国教育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教育部根据20世纪中国大学这一阶段多、杂、乱,教材、教学大纲、教育目标不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设置统一的文化要求而采取的教改措施。尽管合并后存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必须服从服务这个大局,按新校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否则就会出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多、乱、差”。一是被合并的学校要从培育合格人才的高度看待统一的财务管理新制度,不要单纯从经济利益分配上去衡量。各个不同的学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长,但特色要服从国家的教育制度和财务制度,只要对培育合格人才有利,符合国家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就应求大同存小异。二是新校党委和领导,要博采众长,要有正确处理好关系的意识,不要因学校规模大了而忽略了尊重理解被合并的学校。新的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建立后,學校领导要把教职员工的权益观、党委领导的权威观和社会主义的民主观统一起来。和谐融洽的关系不是压出来的,而是靠符合党的路线政策和教育规律的创新取得的。因此必须在尊重上级和爱护部属的辩证统一中消解摩擦,缩短磨合期。
二、正确处理组织上合并与思想上支持的关系,消化新校财务管理新制度
高校体制上的合并并不等于思想上完全和谐。有较多的合并学校削弱、消减了原来的优长,教育质量反而受到衰减就是说明。这固然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没能消化新校的财务管理新制度是不可忽视的要素。要求合并大学从合并转变为和谐,才能在教育这个平台上,同频共振,谱写财务管理制度的新篇章。一是从教学建设上消化新校财务管理制度,树立大财务观。如,某大学在2016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室教学试验中心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6个,某省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6个,某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某省级精品课程52门;还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教学成果奖”,还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特色专业”等。只有破除原来狭隘的小规模小专业意识,树立大财务观,学校共育人才的凝聚力才能形成。作为财务管理制度既要坚持预算和核算,防止用名目繁多的“乱改”进了个人和团伙的腰包,又要按照教育改革创新需要管好钱用好钱。二是要从学校能否“赢得未来”上消化新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树立规模效益观(花大钱办大事的发展观)破除不花钱才能不腐败的错误理念。新合并的学校虽然育人的目标不变,但摊子大了,使命和任务也更加繁重艰巨。随着国际国内教育革命的发展,他们竞争的压力空前增大,据某市的最新统计,近几年某市合作办学新进了33所国家名牌大学,为了办出特色,办出优势,必须开设新专业,加大硬件建设,才能吸引更多的名师到校任教。合并的新校,财务可以统一管理,集中使用资金,这就改变了资金分散管理、形不成规模效益的弱势。
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消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后带来的深层次的矛盾
所谓消融是指融化消解。从合并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角度,就是融化消解合并后教职员工自身利益所产生的矛盾,理顺当前,辐射长远的改革措施。现代大财务观的眼光不只是资金的进入和支出,而是包含对关系教职员工个人利益指导理念的系统财务管理,渗透在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的制度综合。合并的各学校,不论是保留原校名的和没保留的,由于不同的专业、高中职称名额数字不同,在相同学历、业绩,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但由于受外语成绩和电脑考试成绩的影响,在职称、工资待遇形成了较大差别。这些因素,如果领导视而不见,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根本建设。一是理顺分配关系,把学校的财务制管理度纳入到学校建设的大局之中。由于教职员工的职称等都与个人利益挂钩,而利益的分配都从各个方面辐射教育质量。因此,要把学校的职称名额、住房分配原则统一规划,使各个不同学校的教职员工分享到学校温暖,进而感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为民的好政策。二是要加强教育,克服计较心理,使教职员工从学校建设的大局上思考问题。使大家明确,个人利益要认可,利益主义要消除。两者的“”度”追求的利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是否符合历史因素;既要克服分化思想,也要克服平均化思想。从而使全校教职员工高扬正能量旗帜,闪光在本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