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博会为众多跨国企业提供了对中国市场全方位的新认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作为连接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纽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区域技术合作持续推进,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不仅为参展的中外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品牌技术实力、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的绝佳平台,还是一个内容丰富、难能可贵的国际交流契机。进博会现场来自全中国的专业观众和采购团的声音,更给众多跨国企业提供了对中国市场全方位的新认知。
七十年的巨变
正在积极筹备参加第二届进博会的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中国技术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可以说是新中国外贸的“先驱”,拿现在进博会的盛况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比,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水平“一穷二白”,和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消费工业产品更是基础薄弱,且集中在上海、青岛、天津、广州、大连等沿海城市。很多日常必需的消费工业产品都得依赖进口,甚至连一盒火柴都是舶来品。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急需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时,中技公司、中机公司、轻工公司等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对外窗口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肩负着新中国技术装备引进、振兴民族工业、提升国民经济的艰巨使命。
在西方经济技术封锁的背景下,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口的156项成套设备,为中国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为长春一汽制造厂引进的成套生产线上,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上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国改从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继续进口技术与设备,致力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1963年,从日本引入第一套维尼纶成套设备,成为我国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的第一个成套设备项目,缓解了亿万人民穿衣难的问题,而且签订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个技术进口合同。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外贸主要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根据计划要求进行,始终在较低水平徘徊。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30年里,中机公司成为全国从西方国家进口飞机和航空产品的唯一窗口。1972年,中机公司首次进口10架波音707飞机。新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宝钢,其技术和设备也是由中机公司引进的。上世纪80年代,家用电器还十分稀缺,除了进口国外的电器,青岛海尔、北京雪花、新乡新飞等质量不次于进口产品的国产电冰箱的零部件和机械控制自动化生产线都是由中机公司从欧洲引进的技术。新中国外贸史上的许多个“第一”都是由他们打造的:为国家进口了第一条集装箱生产线、第一列铁路车辆、第一套電子回旋加速器……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的外贸企业早已从当时国外先进技术、产品的“搬运工”发展成为和外方平等对话合作的合作伙伴,既“请进来”也“走出去”,有技术引进也有合作输出,同时搭建互利共赢的桥梁。
参加首届进博会为中国外贸企业的业务人员提供了更多与外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西门子股份公司发电与天然气集团签署了孟加拉国阿苏甘杰东400MW联合循环燃机电站项目主机采购合同,采购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发电机是世界上技术高度领先的能源发电设备,还与以色列VIDISCO LTD签署了安检设备采购协议等一系列采购和合作协议。在即将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化业务传统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进博会让更多国家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的宗旨,与更多的外商进行友好洽谈及业务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