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革命,但怎么改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进行了几点思考,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领导要重视,课改机制要健全。课改也是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课改是全体教师的事,要真改实干坚持不懈,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7-0080-02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张忠诚(196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外语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教育界一个永恒的话题。课程改革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人才培养的大问题。因此课程改革的成败得失所引起的反响与震动自然波及方方面面。关于课程改革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在不断地钻研探讨,有的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笔者在这里谈一谈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粗浅思考,和大家共享。
  1课程改革要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对该校课程改革的成功至关重要,如果一所学校的领导对课程改革不支持,或者不热心,那这个学校的课程改革将无法进行,或者实行了课程改革恐怕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走走形式过场。因此一个学校的课程改革要想实行下去,学校领导必须大力提倡,主管领导甚至要身体力行,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2建立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监管机制
  一所学校要想将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负责监督、管理、指导课程改革。学校要将课程改革制度化和常态化,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不是为了跟风,要把课程改革当作一项硬指标去做。要对教师们的课改实行量化管理,包括听课、检查教案、随机抽查、开研讨会总结会经验交流会、举办讲课大赛等。如果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所谓的课改很可能流于形式。即便是改了,也只是某节课改了,不可能真正做到堂堂节节都按照课改的要求去上课。
  3课程改革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
  课程改革不是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一个冲刺瞬间就到了比赛的终点。课程改革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且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比赛。课改要一直进行下去,要贯穿于我们教育生涯的始终。因为即使我们教了一个循环,当下一个循环开始时,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按部就班地教。时间变了、学生变了、形势变了、有的教材可能都变了等,即便不做大的调整但微调总会有。对我们教师来说,课改永远是挑战。
  4课程改革是一件“苦差事”
  课程改革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课改就是要改变甚至完全推翻我们以前熟悉的、用了无数次的讲课方式,而用一种全新的、完全陌生的讲课方式给学生上课,这对每一名教师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前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去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制作教具,设计课程,研究教法等。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很短,但课下准备的时间却很长,岂止是几个45分钟的问题!这个过程必须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抵御住各种诱惑。
  课程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想一蹴而就更是不可能,要想课改成功取得点小成绩恐怕没有几个学期是不行的。要能坚持得住,这期间可能还会经历各种挫折、痛苦、彷徨、无人理解、无人喝彩、学生不适应不买账的事情,甚至还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可谓是泪水与汗水交织。但成功最终是属于不放弃坚持下来的人,只要认认真真地做终究会有所回报。
  5课程改革不是“搞花架子”
  实行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变换一种方式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掌握技能,但形式一定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实行了课改之后,我们很多教师的课堂的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不再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无人喝彩,而是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真是沧海变桑田啊!但有些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课堂气氛活跃是对的,但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掌控局面,如何正确地引导。其实这就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统一的问题,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学得愉快。
  我们实行课程改革不是“搞花架子”,我们的终极目标还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只不过我们是让学生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而不是原来的“灌输式”来学到这些东西,而如果空搞一些花哨的形式,学生却最终什么也没有学到,那不是我们实行课改的初衷,那还不如不实行。
  6课程改革是全员参与的联合作战行动
  一个学校进行课程改革不是仅仅一名教师或者几名教师的事情,它是一项全体教师都要积极参与的联合作战行动。在一个学校里如果就几个人在实行课程改革,如果是试点倒也说得过去,但如果不是试点那就有点奇怪了,那这几个行为“另类”的教师课程改革成功的几率应该不会太大。因为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科教师齐心协力,各部门互相配合,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才能取得突破。所以诸如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干活,而其他人站着看热闹的状态在搞课改时是行不通的,必须是全员教师齐上阵,打好这一联合作战行动。
  7课程改革中要善于积累材料总结经验
  各位教师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及时积累各种材料,包括课程设计、各种教具、课件、训练题、考试题、讲课视频、微课等。同时课改教师要善于通过及时整理这些材料总结课改经验教训,反思课改过程中的得失,为今后调整课改做好准备。这些材料对别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值得借鉴的好帮手。如果可能教师们还可以在反思和心得体会的基础上形成有推广价值的文章发表在杂志上,这对整个课改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师要善于总结课改中的经验教训,反思自己在课改中的得与失。这其实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善于收集整理备课和教学中的一切资料。同时要求教师能总结出一些东西来,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有归纳概括的功夫。在课程改革条件下更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名实践者,也是一名教育心得理论的总结者。
  8要经常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
  课程改革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没有经历过课程改革的教师来说更是一种“折磨”。教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困惑、心得体会甚至是酸甜苦辣,这就需要经常召开课改研讨会,研讨会上教师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谈谈各自的课改心得体会,甚至倒一倒苦水。研讨会可大可小,大者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安排个别教师谈谈课改得失;小者以教研组或学科为单位,形式可以随便一些,畅所欲言。这种研讨会的交流沟通以及思想的碰撞会有力地促进课程改革的继续进行。
  9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全方位的知识
  在知识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以往那种仅仅会一门知识就可以胜任教学的情况正逐步变得难以适应新课改了。当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必须懂得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知识,即要求教师在所教学科的基础上有广阔的背景知识。没有這样的知识结构将很难让课堂变得生动,也将制约教师的课堂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一些知识,不断地丰富自己、修炼自己、升华自己。
  总之,课程改革是一项方方面面都要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不能一朝一夕完成的工程,它是一项长期进行而且必须付出一番心血和汗水才能有所收获的工程。
其他文献
本文为火箭结构可靠性设计分析的综合性报告。从实用观点,考虑到可靠性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传统安全系数设计的方便性,提出可靠性安全系数法。可靠性安全系数常比传统安全系数小
本文作者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青年林场为例,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并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对低价低产人工林的改造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有效落实国家林业局提出的“质为先”规定有一定积
采用不锈钢纤维作为聚酰胺的导电填料,通过注塑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地雷壳体。在壳体内部放置电子引信并连接电点火头,于微波暗室中进行峰值功率为1GW的超宽带电磁脉冲辐射下的
(接上期)5动物教学干式气存标本新工艺的研制(王荣林 蒋春茂 王子轼 贺生中 胡新岗 执笔)目前,国内外许多生物标本、病理标本及解剖标本的保藏液是4%~10%的甲醛水溶液,它能使
采用微波炉对一定质量的氧氧化钙样品进行活化,利用压汞仪考察了不同微波活化时川及脱氯反应前后的Ca(OH)2总比孔表而积、分段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变化,并在脱氯实验台上对脱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