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3、C4及IgG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程度相关性分析

来源 :肝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C3、C4及IgG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治疗的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11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行肝脏病理学检测,检测血清补体C3、C4以及IgG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所有患者C3、C4及IgG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补体C3[(0.84±0.12)g/L]、C4[(0.23±0.05)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3:(1.07±0.21)g/L][C4:(0.31±0.06)g/L],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G[(27.59±6.27)mg/L]水平高于对照组[(16.81±3.15)mg/L](P<0.05).观察组中G2~G4级炎症患者的补体C3及C4的水平明显低于G1级患者(F=4.142,P<0.05;F=4.142,P<0.05).观察组中S2-S4级炎症患者的补体C3及C4的水平明显低于S1级患者(F=8.512,P<0.05).并且≥G2和G4分级与补体C3、C4呈现出负相关,与IgG呈现出正相关(r=0.572,P=0.014;r=0.589,P=0.009);≥S2和S4分级与补体C3、C4呈现出负相关,与IgG呈现出正相关(r=0.631,P=0.007;r=0.551,P=0.007).结论 血清C3、C4及IgG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对患者的诊治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s bleeding,E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与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目前的指南建议使用自膨式食管金属支架(esophageal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SEMS)等临时性“桥接”疗法,直到可以执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确定的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SEMS在治疗难治性曲张静脉出血研究中的应用结果,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约有2000万例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 HB)患者.替诺福韦(T FV)类药物是核苷(酸)类似物中耐药屏障最高的药物.而艾米替诺福韦(TMF)作为我国首个原研口服抗HBV药物,通过创新的ProTide(磷酰胺酯化前药)技术,实现了T FV向肝细胞的靶向输送,在提高肝细胞内活性代谢物T FV-DP浓度的同时,大幅降低血浆中T FV的暴露量,从而在高效抑制HBV复制的同时,降低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风险,更有利于患者的长期获益.
目的 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维组(行旋转DSA三维重建)和常规组(常规DSA),对两种检查方法下病灶的显示效果及手术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三维组的碘油沉积完全率、超选择动脉插管成功率更高(96.30%v s 72.00%,94.44%v s 76.00%),手术时间更短[(32.62±5.42)min vs(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