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在中国的乡土社会,自有一套礼治秩序,而且人们由于保持着“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拥有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在百里杜鹃各处行走时,我对这两点感触尤深。
抱着寻找古镇或是民族风情浓郁的苗寨的想法来到百里杜鹃,估计会感到失落。这里具有历史味道的古建筑数量有限,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的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几乎一样。与这种所谓“同化”相对应,对当下的关注、宗族的团结以及乡邻之间的和睦相处,深深地沉淀在当地人的骨子里,融解在生活细节当中,经世不变。
探访黄家祠堂
英国文学家简·莫里斯(Jan Morris)曾经这样描述意大利沧桑美丽的小城的里雅斯特(Trieste):“它并非知名的国际大都会:没有引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没有广为传唱的经典乐曲,也没有别具风味的珍馐佳馔,甚至也没出过什么家喻户晓的名人……”这描述也挺适合我们在百里杜鹃走过的村落。目前,当地在努力以建设新农村的方式推出人文旅游资源,以期给游客留下更多美好印象,比如在普底、金坡两个乡修整了许多民族风情村,只是这种努力还显得有些青涩。
金坡乡有一个号称“满族第一村”的附源村。在以彝族、苗族为主的百里杜鹃乃至整个毕节地区,一个满族村落的存在多少有些不寻常,当地人也竭力想在建筑形式上强调出特异性,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风格极为统一的建筑:清一色的灰色墙面、红色屋檐,颜色崭新得有些另类,墙上涂抹着许多表达满族人生活习俗、适合远远观看的画作。
站在村口一座当地最为古老、已经无人居住的名人故居前面,我分辨不出漆黑如炭的牌匾上写有哪些字,也没留意到墙上还有电表、门牌等物件,因为除了屋顶,整座建筑外部全都刚刚喷了红漆。导游词中介绍道:“因为红色在满族人民心中代表着吉祥和喜庆,住着这样的房子心里舒服、踏实。”
这些满族人究竟是何时、从哪里迁来此地的,似乎没人说得清。如今,他们穿着夹克衬衫,说着贵州话,屋檐下一样挂着辣椒和腊肉,已然与周边的乡村融为一体。
其他少数民族村落的情况也大抵相似。所以当我听说普底有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黄家祠堂,不免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去一探究竟。
黄家祠堂是一栋殿宇式建筑,左侧有一片小松林,右侧立着两块碑,大抵是记载祖先功德的。比起“播勒黄氏宗祠”六个字,顶上一排彝族文字更加惹人注目,笔画不多,并且与汉字逐一对应。彝语跟日语的假名一样,是种音节文字。每个发音对应一个固定的意思,而不像汉语,一个发音可以对应多个汉字。这种语言文字简单易学,不会有太过书面的东西,自13世纪以来便在各地的彝族间传播。
据说黄氏家族是百里杜鹃最有名望的一个大族,从祠堂碑文上的记载来看,这个教师世家出过两个举人,这对于一个山区村落来说颇为不易。石碑楹联上的“闽”字引起了我这个福建人的极大兴趣,原来黄家人曾到福建做官,而且任职的地方恰是我家乡所在的州县,我顿时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近感。
祠堂里还住着黄氏后人,得知我与其祖上有缘,邀请我入内参观。祠堂是新修的,但据说主殿是民国时就有的,两旁建筑的柱子、木雕用的也是老材料,新中有旧,旧中有新。这个大殿当年便是开会的议事厅,前面的走廊里立着一面一人半高的大鼓,上面画着五彩斑斓的老虎,这与家族的信仰有关。黄氏家族是彝族人,彝族以老虎为图腾,所以这面鼓也涂上了老虎的形象。彝族内部还分成许多部落,黄氏一支是来自播勒世系的布部。这个宗祠落成时,安顺、威宁等地的其他彝族部落送来了贺匾、贺联,现在都挂在大殿当中。
大殿后面还有个小屋,是供奉黄氏列祖列宗的地方,大门紧闭,两旁栽满花草树木,墙壁上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表达彝族人生活习俗和信仰的图案,风格近似幼童的简笔画,肃穆中透着几分滑稽。这些画底部的油漆有些已经剥落,从颜色的新旧程度来看,制作时间应该就在这一两年内。
最经得起岁月洗刷的恐怕还是大殿前那两方石碑,以及它们所记载的宗族仪式。上面详细列出了宗族纪念活动如何进行,遇到大事时将由谁召集全族大会,大会如何决议等规定。费孝通认为,在政治、法律的触角延伸不到的地方,中国的传统社会自有一套行为规范。这与老子“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小国寡民理想不谋而合。
现在每年黄氏族人还会举行祭祖大典,人员的分配、经费的管理一仍旧制。其模式很接近费孝通总结的“长老统治”:年幼的人遇到年长的人要保持恭敬,而年长的人主要对前者起到教化的作用。虽然时代变迁,但是民间这一套体系至今仍在自如地运转着,有些还运行得相当良好,比如他们一百多年前就做到了公推民选、财务公开。与服饰更易这样的生活细节相比,他们显然对这些体系的传承看得更重,也更加坚持。
普底乡的圩日
有人说,了解一个地方的最好办法,便是去当地的菜市场看看,尤其是早市。我深以为然。
到普底乡时,正赶上周六,是当地一周一次的“圩日”。普底乡是百里杜鹃管委会(相当于县政府)的所在地,人口也较其他乡集中,农贸市场就在乡里那条近两公里的步行街中间。早在看到农贸市场的路标前,我们便感觉街道明显拥挤了起来,两边摆满了小摊,不时有背着背篓的人走进走出。在贵州这个多山的省份,背篓称得上是最称手的劳动工具了。许多人家只有一把锄头、一把柴刀,却有大大小小好几个背篓。这些背篓像是百宝袋,粮食、水泥、煤球……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据说贵阳人搬家,也是雇几个背篓客,用它来背家具。
圩市,又称集市,存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如今再次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这天,周围的商人都会赶到这里,摆上平时难得一见的商品。现场虽然人流如织,但并不嘈杂,买者卖者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商家并不需要大声吆喝。我们随着人流缓慢移动,看到南瓜饼、糯米糕等各种现做现卖的食品;看到装满了柴鸡蛋的小竹篓,不像商品,倒更像是艺术品;看到许多人夹起凉拌的鱼腥草便往嘴里送,先尝后买;还看到人们围着一个贩卖中草药的小摊,听摊主述说自制药酒的传奇功效;一些人因为圩市重逢,停在路边高兴地攀谈……这些场景并无特异之处,却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集市上的人们各自背着满满一篓买好的东西,有时停下脚步,似乎在盘算还缺少什么——许多人是从山里赶过来,会尽量多买一些应用之物。买好东西之后,他们会侧一下身,让商家帮着把东西放进背篓。背篓里的东西全部暴露在外,旁边的人只要伸一下手,便可以轻易地拿走一些,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这么做,我这样想了一想,也感觉到几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羞涩。
在一本叫《美国也荒唐》的书中,作者沈群讲到这么一件事:刚到美国的时候,他有次去沃尔玛买鞋,试穿时觉得还不错,买回来后发现右脚的小趾磨得很疼。美国同学建议他拿回去退换。他有些不敢相信,因为鞋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最终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退换了,店员直接给了他三个选择:一、换一双;二、退货,给他一个价值相当的购物账号(相当于国内的购物卡);三、如果执意要退钱的话,可以帮忙问下主管。原来,在美国消费,大部分商品可以在30天内无条件退换。这个规定让初来乍到的沈群又惊讶又感动,之后,却有一些现象让他无奈甚至愤怒——有些人看到有便宜可占,便在旅行时用信用卡去店里买一台摄像机,用完之后再拿回去退货,等于“免费使用”。久而久之,美国的连锁机构在一些地区的分店便会制定完全不同的退换货制度。沈群感慨:“任何一个好的社会制度的维系,更多的不是靠法律,而是靠自律……当有些人文明程度达不到时,他就不配享受这套制度。”
费孝通在其代表作《乡土中国》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农村是个熟人社会,道德和传统对一个人的约束远远超过法律,这种约定俗成的秩序便叫礼治。“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律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行走在各地乡村的时候,我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古镇游也好,农家乐也罢,最吸引我们的东西是什么?传统文化中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又是什么?看着这些赶圩的背篓客,我隐约觉得找到了部分答案。
抱着寻找古镇或是民族风情浓郁的苗寨的想法来到百里杜鹃,估计会感到失落。这里具有历史味道的古建筑数量有限,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的穿着打扮和生活方式几乎一样。与这种所谓“同化”相对应,对当下的关注、宗族的团结以及乡邻之间的和睦相处,深深地沉淀在当地人的骨子里,融解在生活细节当中,经世不变。
探访黄家祠堂
英国文学家简·莫里斯(Jan Morris)曾经这样描述意大利沧桑美丽的小城的里雅斯特(Trieste):“它并非知名的国际大都会:没有引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没有广为传唱的经典乐曲,也没有别具风味的珍馐佳馔,甚至也没出过什么家喻户晓的名人……”这描述也挺适合我们在百里杜鹃走过的村落。目前,当地在努力以建设新农村的方式推出人文旅游资源,以期给游客留下更多美好印象,比如在普底、金坡两个乡修整了许多民族风情村,只是这种努力还显得有些青涩。
金坡乡有一个号称“满族第一村”的附源村。在以彝族、苗族为主的百里杜鹃乃至整个毕节地区,一个满族村落的存在多少有些不寻常,当地人也竭力想在建筑形式上强调出特异性,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风格极为统一的建筑:清一色的灰色墙面、红色屋檐,颜色崭新得有些另类,墙上涂抹着许多表达满族人生活习俗、适合远远观看的画作。
站在村口一座当地最为古老、已经无人居住的名人故居前面,我分辨不出漆黑如炭的牌匾上写有哪些字,也没留意到墙上还有电表、门牌等物件,因为除了屋顶,整座建筑外部全都刚刚喷了红漆。导游词中介绍道:“因为红色在满族人民心中代表着吉祥和喜庆,住着这样的房子心里舒服、踏实。”
这些满族人究竟是何时、从哪里迁来此地的,似乎没人说得清。如今,他们穿着夹克衬衫,说着贵州话,屋檐下一样挂着辣椒和腊肉,已然与周边的乡村融为一体。
其他少数民族村落的情况也大抵相似。所以当我听说普底有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黄家祠堂,不免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去一探究竟。
黄家祠堂是一栋殿宇式建筑,左侧有一片小松林,右侧立着两块碑,大抵是记载祖先功德的。比起“播勒黄氏宗祠”六个字,顶上一排彝族文字更加惹人注目,笔画不多,并且与汉字逐一对应。彝语跟日语的假名一样,是种音节文字。每个发音对应一个固定的意思,而不像汉语,一个发音可以对应多个汉字。这种语言文字简单易学,不会有太过书面的东西,自13世纪以来便在各地的彝族间传播。
据说黄氏家族是百里杜鹃最有名望的一个大族,从祠堂碑文上的记载来看,这个教师世家出过两个举人,这对于一个山区村落来说颇为不易。石碑楹联上的“闽”字引起了我这个福建人的极大兴趣,原来黄家人曾到福建做官,而且任职的地方恰是我家乡所在的州县,我顿时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近感。
祠堂里还住着黄氏后人,得知我与其祖上有缘,邀请我入内参观。祠堂是新修的,但据说主殿是民国时就有的,两旁建筑的柱子、木雕用的也是老材料,新中有旧,旧中有新。这个大殿当年便是开会的议事厅,前面的走廊里立着一面一人半高的大鼓,上面画着五彩斑斓的老虎,这与家族的信仰有关。黄氏家族是彝族人,彝族以老虎为图腾,所以这面鼓也涂上了老虎的形象。彝族内部还分成许多部落,黄氏一支是来自播勒世系的布部。这个宗祠落成时,安顺、威宁等地的其他彝族部落送来了贺匾、贺联,现在都挂在大殿当中。
大殿后面还有个小屋,是供奉黄氏列祖列宗的地方,大门紧闭,两旁栽满花草树木,墙壁上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表达彝族人生活习俗和信仰的图案,风格近似幼童的简笔画,肃穆中透着几分滑稽。这些画底部的油漆有些已经剥落,从颜色的新旧程度来看,制作时间应该就在这一两年内。
最经得起岁月洗刷的恐怕还是大殿前那两方石碑,以及它们所记载的宗族仪式。上面详细列出了宗族纪念活动如何进行,遇到大事时将由谁召集全族大会,大会如何决议等规定。费孝通认为,在政治、法律的触角延伸不到的地方,中国的传统社会自有一套行为规范。这与老子“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小国寡民理想不谋而合。
现在每年黄氏族人还会举行祭祖大典,人员的分配、经费的管理一仍旧制。其模式很接近费孝通总结的“长老统治”:年幼的人遇到年长的人要保持恭敬,而年长的人主要对前者起到教化的作用。虽然时代变迁,但是民间这一套体系至今仍在自如地运转着,有些还运行得相当良好,比如他们一百多年前就做到了公推民选、财务公开。与服饰更易这样的生活细节相比,他们显然对这些体系的传承看得更重,也更加坚持。
普底乡的圩日
有人说,了解一个地方的最好办法,便是去当地的菜市场看看,尤其是早市。我深以为然。
到普底乡时,正赶上周六,是当地一周一次的“圩日”。普底乡是百里杜鹃管委会(相当于县政府)的所在地,人口也较其他乡集中,农贸市场就在乡里那条近两公里的步行街中间。早在看到农贸市场的路标前,我们便感觉街道明显拥挤了起来,两边摆满了小摊,不时有背着背篓的人走进走出。在贵州这个多山的省份,背篓称得上是最称手的劳动工具了。许多人家只有一把锄头、一把柴刀,却有大大小小好几个背篓。这些背篓像是百宝袋,粮食、水泥、煤球……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据说贵阳人搬家,也是雇几个背篓客,用它来背家具。
圩市,又称集市,存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如今再次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这天,周围的商人都会赶到这里,摆上平时难得一见的商品。现场虽然人流如织,但并不嘈杂,买者卖者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商家并不需要大声吆喝。我们随着人流缓慢移动,看到南瓜饼、糯米糕等各种现做现卖的食品;看到装满了柴鸡蛋的小竹篓,不像商品,倒更像是艺术品;看到许多人夹起凉拌的鱼腥草便往嘴里送,先尝后买;还看到人们围着一个贩卖中草药的小摊,听摊主述说自制药酒的传奇功效;一些人因为圩市重逢,停在路边高兴地攀谈……这些场景并无特异之处,却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集市上的人们各自背着满满一篓买好的东西,有时停下脚步,似乎在盘算还缺少什么——许多人是从山里赶过来,会尽量多买一些应用之物。买好东西之后,他们会侧一下身,让商家帮着把东西放进背篓。背篓里的东西全部暴露在外,旁边的人只要伸一下手,便可以轻易地拿走一些,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人这么做,我这样想了一想,也感觉到几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羞涩。
在一本叫《美国也荒唐》的书中,作者沈群讲到这么一件事:刚到美国的时候,他有次去沃尔玛买鞋,试穿时觉得还不错,买回来后发现右脚的小趾磨得很疼。美国同学建议他拿回去退换。他有些不敢相信,因为鞋已经有了明显的磨损。最终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退换了,店员直接给了他三个选择:一、换一双;二、退货,给他一个价值相当的购物账号(相当于国内的购物卡);三、如果执意要退钱的话,可以帮忙问下主管。原来,在美国消费,大部分商品可以在30天内无条件退换。这个规定让初来乍到的沈群又惊讶又感动,之后,却有一些现象让他无奈甚至愤怒——有些人看到有便宜可占,便在旅行时用信用卡去店里买一台摄像机,用完之后再拿回去退货,等于“免费使用”。久而久之,美国的连锁机构在一些地区的分店便会制定完全不同的退换货制度。沈群感慨:“任何一个好的社会制度的维系,更多的不是靠法律,而是靠自律……当有些人文明程度达不到时,他就不配享受这套制度。”
费孝通在其代表作《乡土中国》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农村是个熟人社会,道德和传统对一个人的约束远远超过法律,这种约定俗成的秩序便叫礼治。“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律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
行走在各地乡村的时候,我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古镇游也好,农家乐也罢,最吸引我们的东西是什么?传统文化中最值得我们珍惜的又是什么?看着这些赶圩的背篓客,我隐约觉得找到了部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