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用几年时间读一本书,为的是学习;有人用几年时间盖一栋别墅,为的是乐趣;有人用几十万元买一件衣服,为的是时尚;也有人用上万元请一位“陪玩家教”,为的是——孩子。
据报道,陪玩,一种全新的“家教”形式在暑期悄然兴起。来自浙大习文堂家教中心6—7月份接到的订单显示,经他们介绍,配对成功的“陪玩”服务已有十多起。杭州100家家教中心暑期也介绍成功了7对“陪玩”。(8月11日《钱江晚报》)
陪玩家教,顾名思义,就是以陪着孩子玩为主要途径,在玩中帮助孩子学习的一种家教形式。其中,玩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包括:陪他们打篮球、踢足球;陪他们拉小提琴;陪他们踏青、写生、逛街,甚至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陪玩家教”有些“另类”,与传统的家教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也迥然不同,但是,近几年来,这种家教形式却大受家长们的青睐与追捧。
“陪玩”缘何受青睐
事实上,陪玩家教的走俏,绝不仅仅是今年才开始的事情。早在2004年的时候,陪玩家教,就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灵活性,逐渐走入了家长们的视线中。而致使其流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转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都有了革新性的转变。尤其是家长,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家教模式那样,仅仅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与补充,他们所需要的也不再是传统的补课老师,而是能够帮助孩子在德智等方面均衡发展,并且可以轻松成长的家教老师。
而家长工作过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学习,则是陪玩家教兴起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种较好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家长们往往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于工作和事业上,从而在一种“善意”的前提下,忽视了孩子成长本身所需要的一些“软环境”条件。
因此,大多数时候,孩子与家长们在一起玩乐的时间极少,当他们偶尔有时间或者有意识想要与孩子一起玩儿的时候,却产生了这样的苦恼和疑虑:“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会玩了,有的甚至不愿意出去玩,对‘玩’的定义就是上网聊天、打电游。”而谈到为什么孩子会这样的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每天的工作总是让人疲惫不堪,没有心情陪孩子玩。
另一方面,玩是学习的一种延伸,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应该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即使是放假玩耍的时候,这样,才不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因此,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也是促成陪玩家教兴起的主要因素。诚如北京大学教育机构的CEO金鑫所说:现代社会给家长的压力体现在了孩子身上,尤其是大城市,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假期,这种“陪玩”家教的需求量最大,家长们不希望孩子浪费大量的时间。
此外,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玩伴,也是陪玩家教迅速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7月11日“世界人口日”来临之际,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单位于2008年7月6日联合举办“提高人口素质论坛”。据论坛透露,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全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水平已经在1.5上下。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1亿人,占总人口的8%左右。而在去年1月11日,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曾显示,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
这些孩子,在学校中由于紧张的课业学习无暇玩耍,回家后又无人与之玩耍,所以,他们只能一个人在小屋中寻找乐趣,加之没有家长们的正确指导,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孤僻、偏执、自我、任性等等影响其健康成长的性格及心理障碍。
“现在的孩子很孤单”。金鑫说,“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加上父母工作的繁忙,使得孩子们经常一人在家,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都不爱参加。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还是有限的,陪玩家教应该因此应运而生。”
故而,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使然,陪玩家教——以劳逸结合为主,同时注重在引导和鼓励孩子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从而使孩子在学业上以及身心健康上得到良好积极的发展,这样的家教形式,无疑会受到家长们的瞩目。
“陪玩”中的尴尬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陪玩家教的“老师”大多数都是由大学生们来充当,陪玩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家长安排的项目,然后请有专长的大学生陪孩子玩;第二种是家长没有安排好项目,由做家教的大学生们给孩子安排;还有一种就是由一些家教机构来进行规划安排,大学生们来执行,当然,所得薪酬也要有一部分归入家教机构。
不管怎样,从表面上来看,陪玩家教,对找家教的孩子和做家教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双赢。一方面,孩子可以在分数与综合能力上双管齐下、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做“陪玩家教”也能促进其业余爱好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还能自食其力,弥补生活上的负担。
但是,好多事情的真相却远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因为人们总是有期望,所以总是会因期望而提出要求,然后就总是会因要求而出现矛盾,再后来就会使事情本身陷入一种尴尬或者困惑的局面。“陪玩家教”亦是如此。
“请个大学生陪自己的孩子玩。”这本是一个多么简单而直接的目的,其实所掩盖的却是家长们对孩子美好前途的憧憬以及希冀。因此,很自然地,找家教时,谁有资格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很好地成长,就成了他们所衡量的关键问题,对“陪玩”的要求也会由此而变得过高,甚至略显苛刻。这样,就使“陪玩”远没有单纯的辅导功课容易,致使许多找家教的人望而却步。
而对于那些幸运的人来说,即使他们已经成为了“陪玩”中的一员,面对“玩”中的好多问题,他们更是感到棘手,怅然。一则,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学习,没时间玩儿,也不知怎样玩儿,甚至更不愿意玩儿;二则,一些大学生也承认,除了专业性很强的体育、艺术类家教外,很多人自己都不会“玩”,童年时代做过的游戏大都已经忘掉了,家长提出的“陪玩”的要求往往又过高,这些困惑和矛盾就使得“陪玩”教学难以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下去,从而使其遭遇种种尴尬的结果。
再者,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家长强调“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明眼的人,一看就能明白其话中之意,那就是仍以提高成绩为目的。为此,“陪玩”,只是变个说法而已,是一种促使孩子学习的缓兵之计,与“陪学家教”,只是叫法不同,但实质一样。这样的话,“陪玩家教”真是很不好做。
甚至,还有一部分寻求家教的人,由于目的的功利性,以及家长对此把关的盲目与感性,致使一些缺少责任心的人于此中滥竽充数,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严重者还导致了孩子走入歧途。
对此,东北师大教育科学院王景英教授就曾说过以下一段话:“陪玩家教”能形成需求,是教育体制和观念转变的结果,这对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都有积极作用。但是“陪玩家教”要求从业者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约束力,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陪玩家教”要有比较强的沟通能力,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当好父母与子女的桥梁,帮助双方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陪玩家教”一定要以良好的人品影响孩子,让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思想品德等方面优秀的东西,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才是终生的。如果单纯从挣钱角度哄孩子玩,那就失去家长请他们当家教的意义了。
综上,笔者无意否定“陪玩家教”的存在与流行。借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存在即为合理”。从这个层面上说,“陪玩家教”纵然是换汤不换药,也表明家长们已经明白了孩子们的一些问题所在,开始在积极而有意识地寻找一种颇具价值的解决之道。另一方面,现在社会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了,然而,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学校,竟然培养出了如此多不会玩的“书呆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而实在的问题,更加理所应当受到责难。
古语曾有云: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父母们来说,怎样表现自己的爱,怎样为子女做长远之计,确实是件值得深思熟虑的事情。换言之,找陪玩家教的目的和出发点还是好的,这种方式若是使用得当的话,无疑对孩子对家长都是好事。但是,为人父母们也必须要明白,陪玩家教所解决的只能是一时之“困”,那些家教老师终究不能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周期,而且也必定会因角色上的差异而与孩子有些隔阂。从长远的发展来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究竟谁才是充当孩子“陪玩”角色的最佳人选?谁的陪伴和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父母们的躬身实践、有效教导。
退一步讲,既然市场和现实需要“陪玩家教”,那么,人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对“陪玩家教”队伍进行合理规划,使之走入正轨。迄今为止,专门的家教机构虽然也不在少数,但是专业性的、科学性的、可行性的、高质量的却是凤毛麟角,加之一部分自由、零散的“个体户”,使得陪玩家教市场信誉度不高,难以令人信服,影响了其发展空间。所以,笔者以为,应该有专门化、专业化的机构来对此加以统一、引导,一方面针对孩子们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出专门而有效的“陪玩”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在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以及业务水准上制定出一定的考量评定标准,这样的把关才能保证“陪玩”的教学质量,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真正地帮助孩子。
据报道,陪玩,一种全新的“家教”形式在暑期悄然兴起。来自浙大习文堂家教中心6—7月份接到的订单显示,经他们介绍,配对成功的“陪玩”服务已有十多起。杭州100家家教中心暑期也介绍成功了7对“陪玩”。(8月11日《钱江晚报》)
陪玩家教,顾名思义,就是以陪着孩子玩为主要途径,在玩中帮助孩子学习的一种家教形式。其中,玩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包括:陪他们打篮球、踢足球;陪他们拉小提琴;陪他们踏青、写生、逛街,甚至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陪玩家教”有些“另类”,与传统的家教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也迥然不同,但是,近几年来,这种家教形式却大受家长们的青睐与追捧。
“陪玩”缘何受青睐
事实上,陪玩家教的走俏,绝不仅仅是今年才开始的事情。早在2004年的时候,陪玩家教,就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与灵活性,逐渐走入了家长们的视线中。而致使其流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转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上,都有了革新性的转变。尤其是家长,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家教模式那样,仅仅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与补充,他们所需要的也不再是传统的补课老师,而是能够帮助孩子在德智等方面均衡发展,并且可以轻松成长的家教老师。
而家长工作过忙,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学习,则是陪玩家教兴起的重要原因。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为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种较好的学习以及成长环境,家长们往往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投放于工作和事业上,从而在一种“善意”的前提下,忽视了孩子成长本身所需要的一些“软环境”条件。
因此,大多数时候,孩子与家长们在一起玩乐的时间极少,当他们偶尔有时间或者有意识想要与孩子一起玩儿的时候,却产生了这样的苦恼和疑虑:“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会玩了,有的甚至不愿意出去玩,对‘玩’的定义就是上网聊天、打电游。”而谈到为什么孩子会这样的时候,连他们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每天的工作总是让人疲惫不堪,没有心情陪孩子玩。
另一方面,玩是学习的一种延伸,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应该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即使是放假玩耍的时候,这样,才不会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因此,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也是促成陪玩家教兴起的主要因素。诚如北京大学教育机构的CEO金鑫所说:现代社会给家长的压力体现在了孩子身上,尤其是大城市,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假期,这种“陪玩”家教的需求量最大,家长们不希望孩子浪费大量的时间。
此外,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玩伴,也是陪玩家教迅速兴起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7月11日“世界人口日”来临之际,上海市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单位于2008年7月6日联合举办“提高人口素质论坛”。据论坛透露,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得到有效地控制,全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水平已经在1.5上下。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1亿人,占总人口的8%左右。而在去年1月11日,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也曾显示,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
这些孩子,在学校中由于紧张的课业学习无暇玩耍,回家后又无人与之玩耍,所以,他们只能一个人在小屋中寻找乐趣,加之没有家长们的正确指导,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形成孤僻、偏执、自我、任性等等影响其健康成长的性格及心理障碍。
“现在的孩子很孤单”。金鑫说,“由于居住环境的变化,加上父母工作的繁忙,使得孩子们经常一人在家,他们大多性格孤僻,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都不爱参加。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还是有限的,陪玩家教应该因此应运而生。”
故而,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使然,陪玩家教——以劳逸结合为主,同时注重在引导和鼓励孩子进行健康有益的活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从而使孩子在学业上以及身心健康上得到良好积极的发展,这样的家教形式,无疑会受到家长们的瞩目。
“陪玩”中的尴尬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陪玩家教的“老师”大多数都是由大学生们来充当,陪玩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家长安排的项目,然后请有专长的大学生陪孩子玩;第二种是家长没有安排好项目,由做家教的大学生们给孩子安排;还有一种就是由一些家教机构来进行规划安排,大学生们来执行,当然,所得薪酬也要有一部分归入家教机构。
不管怎样,从表面上来看,陪玩家教,对找家教的孩子和做家教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双赢。一方面,孩子可以在分数与综合能力上双管齐下、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做“陪玩家教”也能促进其业余爱好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还能自食其力,弥补生活上的负担。
但是,好多事情的真相却远不是我们表面上所看到的那样。因为人们总是有期望,所以总是会因期望而提出要求,然后就总是会因要求而出现矛盾,再后来就会使事情本身陷入一种尴尬或者困惑的局面。“陪玩家教”亦是如此。
“请个大学生陪自己的孩子玩。”这本是一个多么简单而直接的目的,其实所掩盖的却是家长们对孩子美好前途的憧憬以及希冀。因此,很自然地,找家教时,谁有资格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很好地成长,就成了他们所衡量的关键问题,对“陪玩”的要求也会由此而变得过高,甚至略显苛刻。这样,就使“陪玩”远没有单纯的辅导功课容易,致使许多找家教的人望而却步。
而对于那些幸运的人来说,即使他们已经成为了“陪玩”中的一员,面对“玩”中的好多问题,他们更是感到棘手,怅然。一则,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学习,没时间玩儿,也不知怎样玩儿,甚至更不愿意玩儿;二则,一些大学生也承认,除了专业性很强的体育、艺术类家教外,很多人自己都不会“玩”,童年时代做过的游戏大都已经忘掉了,家长提出的“陪玩”的要求往往又过高,这些困惑和矛盾就使得“陪玩”教学难以顺利而有效地开展下去,从而使其遭遇种种尴尬的结果。
再者,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家长强调“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明眼的人,一看就能明白其话中之意,那就是仍以提高成绩为目的。为此,“陪玩”,只是变个说法而已,是一种促使孩子学习的缓兵之计,与“陪学家教”,只是叫法不同,但实质一样。这样的话,“陪玩家教”真是很不好做。
甚至,还有一部分寻求家教的人,由于目的的功利性,以及家长对此把关的盲目与感性,致使一些缺少责任心的人于此中滥竽充数,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严重者还导致了孩子走入歧途。
对此,东北师大教育科学院王景英教授就曾说过以下一段话:“陪玩家教”能形成需求,是教育体制和观念转变的结果,这对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都有积极作用。但是“陪玩家教”要求从业者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和约束力,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陪玩家教”要有比较强的沟通能力,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当好父母与子女的桥梁,帮助双方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陪玩家教”一定要以良好的人品影响孩子,让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思想品德等方面优秀的东西,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才是终生的。如果单纯从挣钱角度哄孩子玩,那就失去家长请他们当家教的意义了。
综上,笔者无意否定“陪玩家教”的存在与流行。借用黑格尔的一句话:“存在即为合理”。从这个层面上说,“陪玩家教”纵然是换汤不换药,也表明家长们已经明白了孩子们的一些问题所在,开始在积极而有意识地寻找一种颇具价值的解决之道。另一方面,现在社会早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了,然而,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学校,竟然培养出了如此多不会玩的“书呆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而实在的问题,更加理所应当受到责难。
古语曾有云:父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对于父母们来说,怎样表现自己的爱,怎样为子女做长远之计,确实是件值得深思熟虑的事情。换言之,找陪玩家教的目的和出发点还是好的,这种方式若是使用得当的话,无疑对孩子对家长都是好事。但是,为人父母们也必须要明白,陪玩家教所解决的只能是一时之“困”,那些家教老师终究不能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周期,而且也必定会因角色上的差异而与孩子有些隔阂。从长远的发展来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究竟谁才是充当孩子“陪玩”角色的最佳人选?谁的陪伴和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父母们的躬身实践、有效教导。
退一步讲,既然市场和现实需要“陪玩家教”,那么,人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对“陪玩家教”队伍进行合理规划,使之走入正轨。迄今为止,专门的家教机构虽然也不在少数,但是专业性的、科学性的、可行性的、高质量的却是凤毛麟角,加之一部分自由、零散的“个体户”,使得陪玩家教市场信誉度不高,难以令人信服,影响了其发展空间。所以,笔者以为,应该有专门化、专业化的机构来对此加以统一、引导,一方面针对孩子们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制定出专门而有效的“陪玩”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在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以及业务水准上制定出一定的考量评定标准,这样的把关才能保证“陪玩”的教学质量,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真正地帮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