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此,作为科技管理工作者,要深入理解创新生态观,对现有的科技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优化管理模式,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创新生态观;科技管理;模式
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要为创新创业提供富集并充满活力的核心要素,还应有适应于科技资源配置和流动的体制机制,以及鼓励创新的包容性文化等。创新生态观可以实现整个产业的优质生态特征,可以突破传统科技管理的弊端,在创新中实现新的成功。
一、“创新生态”的内涵和特征
伴随着人类创新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生态”的认识不断深入。从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到80年代后期学术界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关注,逐渐突出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化世界中保持繁荣》一文中指出,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具有多面性并不断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之后,美国学者杰克逊将创新生态系统与生物学生态系统进行类比,认为“创新的生态体系由各种社群的人组合而成,科学家、政府官员、企业界领袖、工程师、作家、教育家、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等角色都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创新生态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从较早的路甬祥主编的《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到2011年相关部委联合主办的“创新生态系统”专题会议,以及2012年浦江论坛聚焦的“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主体”专题讨论。这些研究围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如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发展提出各自观点,进一步丰富了“创新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引入“生态”概念是在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融入了生态思想,将创新看作是内容更为丰富、要素间联系更为紧密、内部结构更为复杂、整体更为优化的自动系统。创新生态理念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创新活动本身的狭隘观点,它更加突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性,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依存性,而彼此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可能会影响甚至决定着区域系统创新的成败。因此,加快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不仅要培育相对齐备、有机联系、依存共生的创新主体,还应围绕创新链的各环节构建开放、多元、共生的体制机制。
二、创新生态下的科技管理模式
1.建立学术交流的有效机制。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缺少相关有效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中,由项目设计者、施工管理者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及时细致的研究探讨,对当前面临的难题和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与沟通,并为前、后期的项目论证与日后评估打下重要基础,学术交流应该贯彻到项目的全过程当中,对项目的顺利进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项目的管理中加强对研究人员或者相关学者的学习与沟通,可以降低或杜绝项目实际实施中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学术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项目管理进入了科学的新生态科技管理模式,该联盟由科研部门、企業单位与广大高校组成,经过切合实际的深度合作,对相关科研项目的管理,为研究与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且把共同研究探讨出来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去,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创新性。
2.建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良好转化渠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管理更是关乎企业的良性运作与稳定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综合性科研实验室势在必行,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人力、物力等全方面投入。企业上级管理部门应该对实验室投入定向资金,引进先进的科学仪器与研究设备,为实验室打造优质的硬件条件。人力方面,首先经过细致的层层选拔,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经过系统培训与学习研讨等形式,进而提高整体队伍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在资源方面,尝试努力与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单位的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其科技方面的优点,搭建科技共享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共享。项目评审对于一个项目是否可以正常确立与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项目评审的初衷是建立在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信任之上,并对该部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方案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审查,运用科技创新生态的动态管理模式,把项目评审切实落到实处,评审过程中加大对项目全过程中的不定时调整的监控,紧跟其项目变化,从各个环节加强项目评审的管理监督作用。
3. 建立良好的创业创新市场环境。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消除隐形壁垒。简化中小创业者的审批手续和办事流程,减少多头管理,必须多部门审批的尽量合并办理,尽可能将审批转为备案核准。要加快注册制改革,进一步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对于国资背景的创投基金,应适应创业投资的特点,建立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促进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成为一种人生追求”的文化导向。要采取奖励、举办创业大赛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基因。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区间有序自由流动。支持发展为创业提供服务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咨询等第三方机构。要把培育创造型人才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加大对学生实验、实训、实践平台的投入,支持教师到创业企业挂职锻炼,吸引创业家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三、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支撑。作为科技工作者,在加强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学习,从建立良好的創新生态入手,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 合作稳定性、参与动机与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
[2] 曹如中,史健勇,郭华,邱羚. 区域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研究:动因、模型与功能划分[J].经济地理. 2015(02)
[3] 百里清风. 大学—城市研究院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4] 孔伟强,奉公,杨国军. 科研管理的过程管理模式与目标管理模式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01)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开发交流中心)
关键词:创新生态观;科技管理;模式
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要为创新创业提供富集并充满活力的核心要素,还应有适应于科技资源配置和流动的体制机制,以及鼓励创新的包容性文化等。创新生态观可以实现整个产业的优质生态特征,可以突破传统科技管理的弊端,在创新中实现新的成功。
一、“创新生态”的内涵和特征
伴随着人类创新实践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生态”的认识不断深入。从20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到80年代后期学术界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关注,逐渐突出创新是一个系统的概念。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化世界中保持繁荣》一文中指出,把创新看作是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具有多面性并不断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之后,美国学者杰克逊将创新生态系统与生物学生态系统进行类比,认为“创新的生态体系由各种社群的人组合而成,科学家、政府官员、企业界领袖、工程师、作家、教育家、医疗保健专业人士等角色都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对创新生态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从较早的路甬祥主编的《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到2011年相关部委联合主办的“创新生态系统”专题会议,以及2012年浦江论坛聚焦的“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主体”专题讨论。这些研究围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如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发展提出各自观点,进一步丰富了“创新生态”的内涵和特征。引入“生态”概念是在创新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融入了生态思想,将创新看作是内容更为丰富、要素间联系更为紧密、内部结构更为复杂、整体更为优化的自动系统。创新生态理念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创新活动本身的狭隘观点,它更加突出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性,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依存性,而彼此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可能会影响甚至决定着区域系统创新的成败。因此,加快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不仅要培育相对齐备、有机联系、依存共生的创新主体,还应围绕创新链的各环节构建开放、多元、共生的体制机制。
二、创新生态下的科技管理模式
1.建立学术交流的有效机制。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缺少相关有效的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中,由项目设计者、施工管理者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及时细致的研究探讨,对当前面临的难题和管理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与沟通,并为前、后期的项目论证与日后评估打下重要基础,学术交流应该贯彻到项目的全过程当中,对项目的顺利进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项目的管理中加强对研究人员或者相关学者的学习与沟通,可以降低或杜绝项目实际实施中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学术联盟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项目管理进入了科学的新生态科技管理模式,该联盟由科研部门、企業单位与广大高校组成,经过切合实际的深度合作,对相关科研项目的管理,为研究与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保障,并且把共同研究探讨出来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去,提高了项目管理的创新性。
2.建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良好转化渠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管理更是关乎企业的良性运作与稳定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综合性科研实验室势在必行,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人力、物力等全方面投入。企业上级管理部门应该对实验室投入定向资金,引进先进的科学仪器与研究设备,为实验室打造优质的硬件条件。人力方面,首先经过细致的层层选拔,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经过系统培训与学习研讨等形式,进而提高整体队伍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在资源方面,尝试努力与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单位的科研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其科技方面的优点,搭建科技共享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共享。项目评审对于一个项目是否可以正常确立与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项目评审的初衷是建立在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信任之上,并对该部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方案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审查,运用科技创新生态的动态管理模式,把项目评审切实落到实处,评审过程中加大对项目全过程中的不定时调整的监控,紧跟其项目变化,从各个环节加强项目评审的管理监督作用。
3. 建立良好的创业创新市场环境。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消除隐形壁垒。简化中小创业者的审批手续和办事流程,减少多头管理,必须多部门审批的尽量合并办理,尽可能将审批转为备案核准。要加快注册制改革,进一步增加新三板的流动性,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对于国资背景的创投基金,应适应创业投资的特点,建立有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促进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进一步加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力度,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成为一种人生追求”的文化导向。要采取奖励、举办创业大赛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基因。要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社会横向和纵向流动性,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区间有序自由流动。支持发展为创业提供服务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咨询等第三方机构。要把培育创造型人才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加大对学生实验、实训、实践平台的投入,支持教师到创业企业挂职锻炼,吸引创业家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三、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支撑。作为科技工作者,在加强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世界先进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学习,从建立良好的創新生态入手,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 合作稳定性、参与动机与创新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12)
[2] 曹如中,史健勇,郭华,邱羚. 区域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研究:动因、模型与功能划分[J].经济地理. 2015(02)
[3] 百里清风. 大学—城市研究院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4] 孔伟强,奉公,杨国军. 科研管理的过程管理模式与目标管理模式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 2006(01)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开发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