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ERP的应用,将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有效衔接,形成了企业内、外的信息平台,打破了传统企业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的情况,实现了企业信息共享,使管理者可以根据客观、全面的数据,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关键词:ERP系统;内部控制;管理思想
1企业ERP系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1ERP是内部控制的手段和工具之一
在信息化社会,ERP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推行及建设ERP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从手工化到系統化,而是对企业内控过程的检讨、优化以及流程再造的过程,项目人员必须合理设计流程及控制点,使企业的管理思想和内控要求,有效的嵌入到ERP的系统中,提升内控的效率。
1.2ERP是内部控制的客体
ERP是根据企业的业务本质和管理需要,由人进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工具,ERP是内控管理的客体,这个工具如何设计,如何操作,直接决定使用的效果。ERP在立项、评估、建设、实施、操作等环节过程中,都受企业内控制度的指导和约束、符合内控要求,真正为提升内控服务。
2ERP环境下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策略
2.1重新调整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
ERP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计划安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等功能都在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中实现,这就要求各流程之间要无缝衔接,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精神,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企业组织架构从“高耸式”向“扁平化”的形式发展,保障各部门能高效协作、沟通、提高决策的效率。
2.2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
在传统模式下,以手工操作为主,经常会出现职责不清,部门和员工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ERP的应用,大量中间的数据统计、复核岗位的工作被计算机自动处理,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岗被取消,员工的工作重心,从基础数据的统计、编制,转移到对数据的分析、应用上,提升了作业水平以及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系统的依赖,企业应根据内控制度及实际工作要求对岗位职责和分工进行重新的定义,明确权责分配体系,合理设置岗位,并和系统设置、授权相匹配,形成科学的职责分工和约束制衡机制,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专责,也要保障数据安全,操作简便易行,真正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3重整业务流程
实施ERP系统,不是简单的将线下手工操作,迁移到线上系统,而是对整个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ERP是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但其具体的功能、模块、流程、标准,还是由人来设计的。在设计系统流程时,要总结企业在过往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学习先进的标杆企业高效管理方式,结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设计实用、高效、易操作的系统流程。尤其是关键点的控制、预警机制、重要岗位授权机制需要和业务过程紧密结合,做到流程标准化,标准系统化,所有人都能严格按系统设置的标准流程操作,使企业在使用ERP的过程中,能实现对经营过程的动态管理。高效的ERP系统,既是一台摄影机,记录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事项和过程,也是一台预警器,根据事项的记录和企业设置的各项指标,及时准确的提供有效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2.4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体现事前计划及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作为提升内控管理水平的一种手段,也是内控管理制度的一部分。ERP的应用,对整个内控管理的内容、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包括生产、物料需求、采购、销售、预算以及人力资源计划等方面,这些计划功能和价值控制的有效应用,需要相应的内控制度进行指导和约束。企业要根据新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例如,ERP作为信息集成系统,一方面加强了数据共享;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存在,人为设置及操作的实际情况,也使企业的数据信息处于一个相对公开的环境,如何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和职业道德等,是企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企业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对数据的录入、使用、备份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保障ERP的实施,能真正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
2.5加强ERP的软件及硬件管理,建立ERP的操作管理制度
ERP作为一个信息化的产品,它的使用效果,首选取决于软件的设计,其次和硬件环境也息息相关,包括服务器的配置,系统的运行维护,定期的数据备份,防止数据的非法修改和删除,保障数据的安全完整。ERP系统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需要对其软、硬件环境都进行合理的使用、管理,并定期出具使用及运维报告,及时对系统的维护、更新出具建设性意见及专项报告,不断的更新、优化ERP系统,使其能快速配合、积极响应业务发展。同时需要建立ERP系统的操作制度,包括作业流程、单据内容、关键字段、事务处理规则等,都要逐一明确并用制度的形式规范、管理。让各管理作业系统模块的使用人员,明确了解所作业的系统模块框架、作业流程,使用标准,明确上机人员的操作权限和内容,明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程序,尤其是对外部提供数据的审批授权,对操作密码严格管理,对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操作系统等,对操作情况进行完整记录等。
2.6加强内外部审计职能
ERP系统的实施,也赋予了审计新的职责。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公司业务,还要充分了解系统设置,了解管理思想在系统中的体现,这样才能通过系统发现操作中的问题。在ERP系统下,减少了人为的操作失误及舞弊行为,但也由于流程和操作的系统化,使管理中的问题变得更为隐蔽。审计人员在专业上、审计方法上都要不断提升,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不断完善相应的审计职能,使内控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2.7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ERP的应用,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产品,需要操作者具备熟练的计算器操作和应用水平,要能快速识别和应用系统提示的信息。同时,网络环境及授权操作的可行性,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要提升员工的专业操作技能、专业的工作水平,还需要加强和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杜绝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做出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
3结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ERP的功能也将更加完善,ERP系统的推行和实施,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的一个客观及有效的选择。根据ERP系统的特性,结合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企业有效的利用其优点,并管理其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风险。笔者相信,ERP系统的有效实施,一定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丁彧然.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8(15).
[2]魏丽娟.浅析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16(4).
关键词:ERP系统;内部控制;管理思想
1企业ERP系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1ERP是内部控制的手段和工具之一
在信息化社会,ERP作为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推行及建设ERP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从手工化到系統化,而是对企业内控过程的检讨、优化以及流程再造的过程,项目人员必须合理设计流程及控制点,使企业的管理思想和内控要求,有效的嵌入到ERP的系统中,提升内控的效率。
1.2ERP是内部控制的客体
ERP是根据企业的业务本质和管理需要,由人进行设计和实施的一个工具,ERP是内控管理的客体,这个工具如何设计,如何操作,直接决定使用的效果。ERP在立项、评估、建设、实施、操作等环节过程中,都受企业内控制度的指导和约束、符合内控要求,真正为提升内控服务。
2ERP环境下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策略
2.1重新调整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
ERP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计划安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等功能都在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中实现,这就要求各流程之间要无缝衔接,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协作精神,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企业组织架构从“高耸式”向“扁平化”的形式发展,保障各部门能高效协作、沟通、提高决策的效率。
2.2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
在传统模式下,以手工操作为主,经常会出现职责不清,部门和员工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ERP的应用,大量中间的数据统计、复核岗位的工作被计算机自动处理,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岗被取消,员工的工作重心,从基础数据的统计、编制,转移到对数据的分析、应用上,提升了作业水平以及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系统的依赖,企业应根据内控制度及实际工作要求对岗位职责和分工进行重新的定义,明确权责分配体系,合理设置岗位,并和系统设置、授权相匹配,形成科学的职责分工和约束制衡机制,既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专责,也要保障数据安全,操作简便易行,真正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3重整业务流程
实施ERP系统,不是简单的将线下手工操作,迁移到线上系统,而是对整个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ERP是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但其具体的功能、模块、流程、标准,还是由人来设计的。在设计系统流程时,要总结企业在过往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学习先进的标杆企业高效管理方式,结合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设计实用、高效、易操作的系统流程。尤其是关键点的控制、预警机制、重要岗位授权机制需要和业务过程紧密结合,做到流程标准化,标准系统化,所有人都能严格按系统设置的标准流程操作,使企业在使用ERP的过程中,能实现对经营过程的动态管理。高效的ERP系统,既是一台摄影机,记录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事项和过程,也是一台预警器,根据事项的记录和企业设置的各项指标,及时准确的提供有效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2.4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体现事前计划及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作为提升内控管理水平的一种手段,也是内控管理制度的一部分。ERP的应用,对整个内控管理的内容、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包括生产、物料需求、采购、销售、预算以及人力资源计划等方面,这些计划功能和价值控制的有效应用,需要相应的内控制度进行指导和约束。企业要根据新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健全内部控制的制度。例如,ERP作为信息集成系统,一方面加强了数据共享;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存在,人为设置及操作的实际情况,也使企业的数据信息处于一个相对公开的环境,如何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标准和职业道德等,是企业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企业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对数据的录入、使用、备份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保障ERP的实施,能真正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
2.5加强ERP的软件及硬件管理,建立ERP的操作管理制度
ERP作为一个信息化的产品,它的使用效果,首选取决于软件的设计,其次和硬件环境也息息相关,包括服务器的配置,系统的运行维护,定期的数据备份,防止数据的非法修改和删除,保障数据的安全完整。ERP系统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需要对其软、硬件环境都进行合理的使用、管理,并定期出具使用及运维报告,及时对系统的维护、更新出具建设性意见及专项报告,不断的更新、优化ERP系统,使其能快速配合、积极响应业务发展。同时需要建立ERP系统的操作制度,包括作业流程、单据内容、关键字段、事务处理规则等,都要逐一明确并用制度的形式规范、管理。让各管理作业系统模块的使用人员,明确了解所作业的系统模块框架、作业流程,使用标准,明确上机人员的操作权限和内容,明确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程序,尤其是对外部提供数据的审批授权,对操作密码严格管理,对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操作系统等,对操作情况进行完整记录等。
2.6加强内外部审计职能
ERP系统的实施,也赋予了审计新的职责。审计人员不仅要熟悉公司业务,还要充分了解系统设置,了解管理思想在系统中的体现,这样才能通过系统发现操作中的问题。在ERP系统下,减少了人为的操作失误及舞弊行为,但也由于流程和操作的系统化,使管理中的问题变得更为隐蔽。审计人员在专业上、审计方法上都要不断提升,以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不断完善相应的审计职能,使内控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2.7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ERP的应用,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信息化技术的产品,需要操作者具备熟练的计算器操作和应用水平,要能快速识别和应用系统提示的信息。同时,网络环境及授权操作的可行性,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要提升员工的专业操作技能、专业的工作水平,还需要加强和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杜绝利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做出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
3结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ERP的功能也将更加完善,ERP系统的推行和实施,是企业提升管理效率的一个客观及有效的选择。根据ERP系统的特性,结合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企业有效的利用其优点,并管理其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风险。笔者相信,ERP系统的有效实施,一定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丁彧然.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8(15).
[2]魏丽娟.浅析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