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全国先进集体中,江苏省淮安市车桥初级中学榜上有名。地处苏北偏远地区的一所农村中学能被“选中”,车桥初级中学校长宋正标功不可没。
以荣誉为起点,继续前行
宋正标,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2007年省教育厅公派英国交流学习。任淮安市车桥初中校长以来,他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循环——差异”教育理念,学校教学成果突飞猛进,成为淮安市品牌学校。近年来,学校成功接待了省内外教育教学考察团近百个。2012年5月,宋正标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4年9月10日,当从全国教育系统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传来消息,淮安市车桥镇初级中学正式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此喜讯,全体师生员工欢呼雀跃。宋正标悦:“这是对车桥初中近年来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体车初人的肯定。我们会以荣誉为起点,在促进农村教育进步的事业中,继续前行……”
宋正标从一名普通老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的成长历程,2011年8月任校长。他执着于自己的人生梦想,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宋正标怀抱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学校的发展尽职尽责。担任校长以来,他千方百计争取各方面支持,力促学校发展,经过努力,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教学楼、现代化塑胶操场,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他情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倾心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关爱;重能力,重习惯培养,竭力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九(1)班学生王燕曾在省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得3枚金牌,已被选拔为游泳专业运动员。王燕的成长离不开校长宋正标的帮助。他关心教职员工生活,关注教职员工成长。在关系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他总能挺身而出,协调解决,绝不含糊,深受教职员工广泛好评。
打造特色“名片”
宋正标一直将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近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市、区组织的历次素质调研测试中,车桥初中均名列前茅。“循环——差异教学”是车桥初中的一大特色,在取得显著成绩面前,宋正标要求师生不要满足现状,要把“循环——差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深入下去,将这一特色“名片”进一步打磨发光。在他的带领下,车桥初中一班人乘势而上,“循环——差异教学”在省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先后有百余所学校组织人员来学校考察学习,来访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师生面貌、自主合作探究赞不绝口,这一教学模式正被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关注。
现代学校在未来教育中能否生存、发展与壮大,教师发展战略起着关键作用。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宋正标深谙此道。他把师德、师资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品质的重中之重,强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把教书育人转化为内心要求和自觉行为。他千方百计为教师发展搭建舞台,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脱颖而出。在省、市、区各类优课竞赛中,车桥初中教师先后有百余人次获奖,在国家、省、市级发展教学论文300余篇。教师朱君、徐明等8人被评聘为淮安区骨干教师;教师张志龙、李广金等被评选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教师沈晓和、卢国峰等成为江苏省名师课堂专家组成员。
2011年3月,淮安市教研室组织来校考察论证,当年“循环——差异教学”模式被评为淮安市十大优秀教学模式。2012年12月,江苏省教研室一行8人专程来到学校,他们分学科深入课堂,全面考察“循环——差异教学”模式,他们对农村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到感动和惊讶,认为车桥初中在农村教学改革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随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带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允漷多次来校,对“循环——差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指导。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题之一,课改专著《基于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已正式出版。基于这一模式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淮安区教育局已经将“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在全区初中学校推广,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力求精细的做事风格
在学校管理上,宋正标追求精细、科学、高效的做事风格。他既做到宏观调控,也做到抓住细节,强化监督检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历次随机检查中,车桥初中的各项管理均受到高度评价,现已经成为淮安区教育局免检单位。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还多次被授予江苏省平安校园、淮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淮安市优秀家长学校、淮安区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淮安区高效课堂创建先进单位、淮安区特色学校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因为平凡,所以真情。宋正标扎根农村教育,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默默奉献,做一名普通农村教育工作者是他光荣的追求。
以荣誉为起点,继续前行
宋正标,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2007年省教育厅公派英国交流学习。任淮安市车桥初中校长以来,他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循环——差异”教育理念,学校教学成果突飞猛进,成为淮安市品牌学校。近年来,学校成功接待了省内外教育教学考察团近百个。2012年5月,宋正标成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4年9月10日,当从全国教育系统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传来消息,淮安市车桥镇初级中学正式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此喜讯,全体师生员工欢呼雀跃。宋正标悦:“这是对车桥初中近年来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体车初人的肯定。我们会以荣誉为起点,在促进农村教育进步的事业中,继续前行……”
宋正标从一名普通老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经历了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副校长的成长历程,2011年8月任校长。他执着于自己的人生梦想,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宋正标怀抱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学校的发展尽职尽责。担任校长以来,他千方百计争取各方面支持,力促学校发展,经过努力,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教学楼、现代化塑胶操场,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他情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倾心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关爱;重能力,重习惯培养,竭力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九(1)班学生王燕曾在省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得3枚金牌,已被选拔为游泳专业运动员。王燕的成长离不开校长宋正标的帮助。他关心教职员工生活,关注教职员工成长。在关系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他总能挺身而出,协调解决,绝不含糊,深受教职员工广泛好评。
打造特色“名片”
宋正标一直将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近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市、区组织的历次素质调研测试中,车桥初中均名列前茅。“循环——差异教学”是车桥初中的一大特色,在取得显著成绩面前,宋正标要求师生不要满足现状,要把“循环——差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深入下去,将这一特色“名片”进一步打磨发光。在他的带领下,车桥初中一班人乘势而上,“循环——差异教学”在省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先后有百余所学校组织人员来学校考察学习,来访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师生面貌、自主合作探究赞不绝口,这一教学模式正被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关注。
现代学校在未来教育中能否生存、发展与壮大,教师发展战略起着关键作用。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宋正标深谙此道。他把师德、师资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品质的重中之重,强化交流与运用,促使教师把教书育人转化为内心要求和自觉行为。他千方百计为教师发展搭建舞台,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脱颖而出。在省、市、区各类优课竞赛中,车桥初中教师先后有百余人次获奖,在国家、省、市级发展教学论文300余篇。教师朱君、徐明等8人被评聘为淮安区骨干教师;教师张志龙、李广金等被评选为淮安市学科带头人;教师沈晓和、卢国峰等成为江苏省名师课堂专家组成员。
2011年3月,淮安市教研室组织来校考察论证,当年“循环——差异教学”模式被评为淮安市十大优秀教学模式。2012年12月,江苏省教研室一行8人专程来到学校,他们分学科深入课堂,全面考察“循环——差异教学”模式,他们对农村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感到感动和惊讶,认为车桥初中在农村教学改革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随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带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允漷多次来校,对“循环——差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指导。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题之一,课改专著《基于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已正式出版。基于这一模式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淮安区教育局已经将“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在全区初中学校推广,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
力求精细的做事风格
在学校管理上,宋正标追求精细、科学、高效的做事风格。他既做到宏观调控,也做到抓住细节,强化监督检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历次随机检查中,车桥初中的各项管理均受到高度评价,现已经成为淮安区教育局免检单位。由于成绩突出,学校还多次被授予江苏省平安校园、淮安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淮安市优秀家长学校、淮安区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淮安区高效课堂创建先进单位、淮安区特色学校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因为平凡,所以真情。宋正标扎根农村教育,为农村孩子健康成长默默奉献,做一名普通农村教育工作者是他光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