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语言、平和日常与时间智性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tncx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琦在自述中将写作比作“擦拭银器的过程”。她的诗歌也像银器,流转静谧的光泽,同时传递朴素的生命哲学。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对她作品的性灵有很好的概说,李琦“在一种灵动的日常书写里,隐藏着一种通透的生命哲学,也浸透着一种内在的知性情感和洞察世界的温润力量”。朱莹璞、张新颖:《李琦诗歌评论专辑》,《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李琦诗歌的确缺乏群体记忆、宏大叙事的参与,她也说自己“选择做一个很小的诗人”。她的诗本分、自如,令人心神安然,避开故布疑阵的意象森林,还原着诗歌与生活本真的模样。从家庭、家乡再到世界,她的文字一直“心平气和,优美而舒展”(《大海苍茫》)。写自然圣洁,写人世温情,诗人如何使文字获得游刃有余的呼吸感?又如何在不食人间烟火的超脱与质朴的俗世生活间转换?基于这样的意识,本文试图回归文本,还原李琦诗歌审美理想的构建轨迹。
  纯净化与自然质地
  杜甫《丽人行》有言,“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李琦的诗歌正是这样干净舒展、骨肉匀停的美人,给人无负担的涤净,兼有回转的余味。在炫技逞词者众的诗歌潮流中,这种返璞归真宛如清风一缕。诗人在自述中说:“要靠生命的真气而动人,不要有端或无端地被五颜六色惑乱成一片混沌。人生苦短,忘掉做作,忘掉嚎头,忘掉虚伪吧。”(《我·北方·诗》)可以看到,对于语词包装过盛对诗歌本义的危害,诗人有着清醒的警惕,再观其诗作,不难发现所谓“生命的真气”的重要来源,便是对自然的领会与感动。诗人赋予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以生命,《赛里木湖》《腊梅》《谈谈红松》等作品皆是佳证。
  自然景物抒写贯穿着诗歌发展的经脉,《诗经》开篇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此后景、人、情交互的铁律颠扑不破,山水风雨人人写,咏树木虫兽的能手也比比皆是。但翻检如今的诗歌,景色铺排老套,抒情单调造作的创作危机隐现,大量同质化的作品让读者深感疲倦。在这样的乱景之中,李琦诗歌经营自然世界的路径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东北的风土人情给予了当地诗人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同一方水土滋养,内容、风格也就难免趋同,罗麒说:“多数东北诗人都沉溺在白山黑水、铁马冰河的壮美梦境之中,反复地歌唱着平原之阔与雪花之洁,或怀旧、或愉悦、或是思乡情,其中虽不乏精品,但终究是难以用华美的诗句勾勒出属于自己的名字。”罗麒:《白山黑水间的温暖情歌———论李琦诗歌》,《文艺评论》2017年第1期。李琦的诗歌虽然地域色彩浓郁,却很好地规避了刻板的窠臼。居北寒之地,这里的诗人们咏雪、赞雪篇章多如牛毛,李琦的“雪”却能自成一家,赞美雪山的“明哲而温柔”(《雪山》),也正是她诗歌的特质。经由作品,可以发掘她对“雪”的感情轨迹:从喜欢到迷恋,再到接近崇拜。可以说,“雪”是李琦诗歌洁净空间里灵魂式的支柱,正是这种文字质地、风格趋向、诗人内心的高度一体化,让李琦的“雪”有了独家的烙印。不仅是雪花,李琦笔下的北方冬景也不是一派肃杀,反而亲切得可爱。她在诗歌中打造出一个有温度的冬日王国:北风是“长发的摇滚歌手”(《高寒之地》);雪花是“让人心软”的轻盈舞者;腊梅“穿着小鸡雏的黄绒衣”,是冬天的小酒窝(《腊梅》)。诗人甚至想让北方把自己重新雕塑,“雕成天真的小鹿/雕成自由的游鱼/雕成孔雀和燕子”(《冰雕》)。她使“凛冽硬朗”的北方变得温柔而忧郁,透过童真的想象、温柔细致的比喻,贡献出轻盈的、向上的阅读体验。
  家乡景物之外,李琦写异地风光一样明净动人。《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中她让森林呈现出教堂般的肃穆静然:自成世界的土地上,植物、溪流按照自己的模样生长或前行,动物或是藏起或是“抛头露面”,诗人把它们放置进“生命的轮回和丰美”的历程,气息古朴却空间邈远。写呼伦贝尔,诗人不直接落笔写草原,而是写草原女人身上散发的“油脂、青草、大地”的气息,写她们朴素如“云朵、羊群、草木、河水”,写她们的双手抚摸过“羊羔、牛犊、马驹儿”,接近她们就是接近了“神或者事物的本质”。最后又将自己放置于渺小与伟大之间,“低于草”却“如此苍茫,远接着高远的云天”,将草原的空旷、辽远的圣洁感无限放大。这些典型意象成组地出现,遵循着自然系统内的和谐,画面依次落成,文字的生命力就在此处。
  李琦诗中的自然意象也并非全然简单的罗列,她常常一步一景地引领着,仿佛带读者漫步游览自己的精神栖息地。如《一个人在江畔》,起笔先由独立江边的“我”的视线出发,投射到远处老船的残骸,心事与残骸、江水与人构成静默画面。下一节却以远处走来的小羊打破这一平衡,又顺着羊的视线,将读者的目光牵向远方,在几经转换中诗歌空间得到扩张,才发出戏谑,“如今真是现代/羊都开始深沉了”,收场画面停在“后来我离去的时候/我发觉我们站过的地方/正长出新草来”。虽然诗歌整体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落寞童話,但笔锋一转,新草之绿意、生机,又给出了全新的希望图景。
  此外,植物的“人性化”也是李琦常挥的妙笔,如红松是“精神漫游者”(《谈谈红松》),被造物主赋予了世间最好的品质。李琦认可诗人最好的品质代言是“玉米”,因为它和最好的人“一样的诚实,一样的朴素/还有,一样的让人放心”。作为诗人最爱的事物,玉米在她的诗歌里脱去农作物的一般外壳,剥露出一种内核机制——那些饱满的颗粒让庄稼人心里有底,清香唤起“大地的辽远和丰厚”。李琦善于将这样的小事物写出静穆的大美,透着淳朴的真实。因诗人眼中尘世奔波的自己是满面灰尘的,在自然的纯粹前常常自惭形秽,于是她借诗歌来淘洗自己。
  从容心与日常力量
  李琦的诗歌画布永远以生活为底色,叙述的平静、节奏的轻快、情绪的稳定都给人以一种平和的享受。她的诗歌触角极其敏感,生活微小处一一手到擒来,经过诗人的雕琢,这些日常琐事散发着细碎的光芒。哪怕是一只杯子被摔碎这样司空见惯的事情,诗人也能“从精美的器皿到透明的垃圾”(《一只杯子瞬间落地》)的无可挽回中捕捉诗意。虽然在李琦的诗歌中很少看到热血激昂的呼喊,但却积蓄着安静的能量,她心中的“诗歌之美”是“面目安静,其实最为迷人”(《我的诗正越写越短》)。但这种淡然并非袖手旁观,而是与生活和平相处。   生活视角可以说是女性写作中最易引发强共情的题材,李琦却难归入典型的现代女性诗人创作队伍,她的作品中关于性别的思索并不突显,也很难看到作为被压抑一方的呼喊,或是心底欲望与伤口的隐晦表达。或许是生活对诗人的偏爱,让她避开了许多苦难的片段,虽然少了先锋意识的特立独行,但她如实呈现了女性诗人生活写作的另一面。青春、爱情、衣饰等元素都并未缺席,李琦的诗歌背后,形成的是一个大的家庭的整体语境。家庭是李琦创作的重要阵地,从女儿到母亲的身份转变给予她无数灵感。
  女人与时间的对弈永远不会休止,李琦诗歌中的母亲—“我”—女儿仿佛构成一个圆,播放她关于光阴的感叹:“五十年前我的母亲在江边跳绳/五十年后我的女儿在江上滑冰”(《新年快乐》),半个世纪的光阴快得“好像只亮了几个黄昏”。面对“老”这一永恒命题,李琦姿态亦优雅。她在诗中回忆梦境,梦到从前喜歡的衣服一一列队而来,它们曾与自己亲密无间,“包裹着稚嫩、青春、光芒/一个女人饱满丰盈的岁月/优美地消失在尘埃里”(《真是奇异的梦境》)。她所希望的老去是“犹如名角谢幕”,“犹如瓜果成熟”,看这世界已经心平气和,“身姿谦和,自信在心/眼角眉梢,深藏历练后的从容”。
  李琦和丈夫之间的爱情也广为人称道。诗人将恋爱中的女人的欢欣愁虑都寄托在诗里,异地恋时见爱人“星夜兼程我比电报还快”(《第一次去襄樊》),与爱人相拥时化成两枚飘向空中的羽毛,相思满溢的喜悦溢于言表。
  诗歌视野的开阔,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诗人见闻的丰富,李琦作品中行吟诗篇目众多。据诗人所言,她“内心澎湃,外表平静/逃跑的根基,流人的天性/喜欢走路,向往异乡/肌体里藏着大风和波浪”(《我喜欢在这世间散步》)。作为东北诗人,李琦对俄国的风物人情非常“熟稔”,在诗人心里“俄罗斯,那是普希金的祖国;那是托尔斯泰最喜欢赤脚站立的土地;那是卓娅和保尔情愿献出一切的地方;那是茨维塔耶娃眼含泪水深深眷恋的家园。俄罗斯,它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无边的魅力和恩情”。李琦:《云想衣裳》,第144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童年时,李琦幻想中的俄国是有很多鹅的地方,而2008年,诗人在莫斯科体验到这个民族的浪漫天性,这个诗歌与烈酒的国度给了李琦重要的精神和文化养分,“可以分明感到她对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那高贵、高洁人格的继承,对正义、良知的坚守和对人类各种朴素情感的体察,发之为诗,简朴沉静、庄严厚重”。叶君:《泪光闪耀的诗意》,《文艺批评》2017年第1期。
  异国风情是李琦诗歌中一股鲜活的血液,差异化的体验能够有效刷新阅读感知,也避免了审美的疲倦。在旅行中,西班牙热情的弗拉明戈,舞蹈演员们“携带着魅惑和充沛的元气”,歌手们沙砾质感的声音,激活了一个诗人的浪漫血液。她把自己当作“流浪者的后代”,在异族的舞蹈和音乐中“召唤出我身体里的尘土和云朵/以及那些,良民不宜/向往自由和远方/不肯安分的天性”(《这个让人沉迷的夜晚》)。风土见闻在她的诗中俯拾皆是,甚至在机场被困的经历也被李琦收纳进诗歌,诗人没有蹉跎时间的焦急,反倒安慰自己有了时间静坐,还祝福着静观的旅客,并在目送中悟得禅机。在罗振亚看来,李琦能够“化平凡为神奇”的根源在于,“强调对事物现成的先在意义的反抗和拒绝,凭借自身经验思考的参与创造,使其生成并呈现出与自我相关的意义来。这样她笔下的意象大多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与摆设,貌似信手拈来实则都内涵着人生的彻悟与情思的体验,独到的思索与发现,所以能在人们熟稔的事物中标示出人们一直忽视的东西”。罗振亚:《雪夜风灯——李琦论》,第71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但李琦并非全然沉浸于自然和个体的“我”的空间,诗人也以自己隐晦的锋芒来针刺社会的痛脚。2013年的作品《这个冬天》就充满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诗中提到“客车爆炸、矿难、空气污染”等事件,整首诗却没有严词厉语去指责现代社会的问题,只说严冬的那种冷是被我们“慢慢养起来的”,一个“养”字便痛击了人心积弊的弱处。《看京剧的经历》一诗下笔华丽畅快,从风花雪月写到慷慨悲歌的戏台,极大地调动起读者对文明古国的热情,尤以两句直接引用的唱句现场感极强,诗行末节却停在散场的观众为争出租车爆粗口的画面,剧场和人间的对比,幻梦与现实的冲击感增强,对人性的揭露点到即止却回声悠长。
  此外,与日常相熨帖的还有李琦口语化的言说风格,浅近直白,阅读毫无障碍。她常常以老友漫谈的语调向读者讲述,节奏轻快自在,有时犹如歌谣般朗朗上口,如“老妇人一柄油伞/老汉们一顶竹笠/年轻人漂亮的风雨衣/像一群群大尾巴的热带鱼/南方啊/总是淅淅沥沥”(《江南雨》)。这样的风格恰恰体现了诗人对情感与语言的驾驭力,大巧不工的浑然一体,才般配其不动声色的沉静。
  哲理性与时间智思
  李琦的创作材料皆拾自日常片段,如何在有限的生活范围内打开诗境,成为诗人突破艺术层级的关隘。李琦锻造诗歌品质的装置是“以理性力量沉淀情感经验,调节抒情节奏,保证情感经验能够上升为诗性经验,从而沉潜出一种智慧从容的超脱风度”。罗麒:《白山黑水间的温暖情歌———论李琦诗歌》,《文艺评论》2017年第1期。她在平凡生活的间隙,地域流浪的转换中,不断注入对时间的思考,使看似淡然的诗歌大有余味可嚼。她翻开年少的懵懂爱恋,再回首“捕蜻蜓的岁月已变成了茶叶”(《第三只蜻蜓》),“望着窗外不语的景色/我懂得了为什么/总是捉不到那/第三只蜻蜓”。诗人言止于此,只说懂了,却不说懂得什么。少年时的稚嫩誓言在夜晚给出提示,未完成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李琦诗歌的哲理精神常在于强调对自我的关照,一种“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的姿态。名作《白菊》中,她放弃往常钟爱的玫瑰,把花店里所有的白菊都抱回家,因为她将“柔弱却倔强”的白菊当作诗人的化身,认为白菊虽然寂寞独守角落,却有着热烈绽放自我的愿望。散文《从一束白菊开始》里,李琦自己也表明这种追求:“花儿到底是为什么开放呢?它是为自己,这是花的本性。就像诗人写诗,为什么呢?也是为自己。花儿的心,诗人的心。都具有特殊灵性,都有一种皎洁、一种孩子气的任性、一种徐徐绽放之美。”一只不装鲜花只装着半瓶清水的花瓶,就是诗人个人理想的化身,只看着它,“花就在我的眼睛里长了出来”(《我最喜欢的这只花瓶》)。无花似有花,虚与实的对照,颇具哲学意味。诗人用最喜欢的花瓶,承接世间“最没力气”的花朵——雪花,将“从天而降的纯洁”留在小小的天地里,在滚滚红尘里隐姓埋名地开放,罗振亚称此诗中已有“亦禅亦道的机锋”。   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琦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游走于时间,并且将这种目光投向自我、人性与社会。一次意外的脚踝受伤,让她联想起“人间的道路,我从未阔步前进/却总是伤筋动骨,时有意外发生”(《养伤的时光》),“年过半百,仍不知天命,常四顾茫然/深一脚浅一脚,怅惘前行”,乍看似抒发受伤后的感慨,却描绘了摸索行进的世人群像。她回忆自己读书时代被评价为“太有个性”(《生活流程》),年长后却被认为“随和可亲”,对立的形象却塑造出一个动态的“我”。标签的变化使她敏锐地察觉到“平庸的力量也可以滴水石穿”,還用“中老年妇女”称呼自嘲一番,最后总结出生活的流程是:“寥寥者信守依旧/多数人只剩下一声叹息,满脸倦容。”时间也让诗人悟出语言深层的门道,例如学会区分“疼痛”两个字,“哪种是疼,哪种是痛”(《一个人一生总该大错一次》),并且指出人自我更新的渠道——“你将会成为自己的遗址”,即从“旧我”中脱胎出“新我”,在犯错中不断由死而生地代谢。
  随着年纪的增长,李琦诗歌中关于死亡的描写逐渐增多。亲人朋友的病重离世都让诗人对生命有了更深的体悟。诗人喜欢到墓地这一直面生死的“界线性”场所,它符合诗人想象所呼唤的时间通道的特质。姜超认为,李琦诗歌对死亡和时间的展现主要依靠“在场诗学”,即“在瞬间时刻把握事物的本质,她以内在时间的深刻体会来超越外在世界时间的无情流逝。李琦诗歌的此在在世的方式有三种,即现身、领悟和沉沦。李琦‘现身’诗性表现,展示了生命处于被抛的洪流。于本真来说体现为‘畏’,抒发的是无来由的生命直觉”。
  ①
  这种“超越”也许源自诗人的天分,也许还源自为人的善良与细腻。
  李琦诗歌的哲学是在追昔抚今中显露的知性状态,平易近人却充满不动声色的力量。《这就是时光》是诗人对自己以往人生下的注脚,“我和岁月彼此消费/账目基本清楚”。这种和时间打个平手的自信与坦然,也许来自生活对她的厚待,她常在诗中透露一个幸运儿的感恩:“世界待我,真是恩重如山”(《我所热爱的事物》),除了幸福的家庭,还有“大地、山河、花朵与诗歌”。所以即使时间的力量使人不得不敬畏,她仍拥有“变”中的“不变”——诗人所热爱的诗歌、亲人、真理。
  早在1997年,张景超、温汉生就提出李琦是在中国物化时代,较早表现出在逐渐异化的现代社会中葆有纯真与善良,试图摆脱“物”的奴役和重压而寻求诗意的居住,诗性文化胎动的诗人。
  ②20余年过去,作品已自动成为她这一超脱品质的证言。在《李琦近作自序》中,诗人写道:“现实生活是一个世界,舞蹈或写作是另一个世界。我们是拥有两个世界的人。现实生活里经历的一切,会在另一重精神世界里神秘地折射出来。实际上,只有在这个虚幻的精神世界里,我们才能蓬勃而放松,手臂向天空延长,目光朝远处眺望。这才真正是诗意栖居。”
  ③诗人的任务即是打通这两重世界,将其负载的内涵举重若轻地流泻于文字,还原生命流动的光彩。
  舒展自然的静美是李琦诗歌的美学外衣,包裹着诗人关于时间深刻思考的生命内核,最终构成了其特有的纯净化智性感动。李琦曾说:“写诗不是技术,是来自你对生命的感动……表达自己灵魂的那种特殊需要,使诗人成为诗人。”
  ④李琦能够常怀善意体贴之心,她是智慧的,不试图扎进时代使命与社会性呼喊的洪流,而是在自然与日常中独占一隅,在小世界中经营自己的大美学。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新诗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5BZW14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蒋雨珊,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蒋登科,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桂玲)
  ①姜超:《李琦诗歌:时间、记忆、静思的美学合奏》,《文艺评论》2017年第1期。
  ②张景超、温汉生:《物化时代里返璞归真的诗——李琦创作论》,《文艺评论》1997年第4期。
  ③李琦:《李琦近作选》,第2页,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④罗振亚:《雪夜风灯———李琦论》,第171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张枣的诗名掩盖了他的学者身份,以至于人们几乎忘记了隐藏在“新的帝国汉语”张枣自称,从开始写作起,他就“梦想发明一种自己的汉语,一个语言的梦想,一个新的帝国汉语”,而“这种发明不一定要依赖一个地方性,因为母语不在过去,不在现在,而是在未来。所以它必须包含一种冒险,知道汉语真正的边界在哪里”。见张枣、颜炼军:《“甜”——与诗人张枣一席谈》,宋琳、柏桦编:《亲爱的张枣》,第208页,南京,江苏
期刊
读完长篇小说《他乡》,我们能看到付秀莹的坚持和变化。《他乡》延续了付秀莹作品的抒情品格,笔调依然细腻,它的变化不仅仅是空间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的格局放大了,试图去参与时代的公共性话题,有个人、时代、社会的充分交融。程光炜教授曾对《陌上》之后的付秀莹有这样的期待,“从芳村到北京,我觉得也应该埋藏一个历史隐喻在里面”, ② 程光炜:《心思细密的小说家——读付秀莹长篇小说〈陌上〉》,
期刊
作为21世纪中国文学中最有潜力的文类之一,科幻文学逐渐发展壮大,并吸收了不同元素以拓宽其想象力边界。新世纪以降,一些科幻作家对历史素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历史神话和太空歌剧、赛博朋克、人工智能等经典科幻题材一道成为了中国科幻小说关注和书写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较为引人注目的分支,即历史科幻小说。在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看新世纪中国历史科幻小说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它直接或间接地汲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历
期刊
先释题目,娘子关在今山西阳泉,传说因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驻防于此而得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尤以1937年太原会战时阻击日军而闻名。近20年却被科幻小说读者奉为心中圣地,何也?此为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主要写作地——娘子关电厂,《流浪地球》《球状闪电》《朝闻道》《三体》等作品均在此写成。“窥皓月”可视为对浩渺宇宙及未知事物的凝视与追索。     引言  科幻小说是地道的舶来品,指在一定科学
期刊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易彬教授在荷兰莱顿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其间制订了“中国文学在荷兰”的研究计划,主要工作包括:荷兰汉学家系列访谈;中国文学在荷兰接受、传播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荷兰汉学由来已久,中文版、英文版的研究专著均有出版,荷兰汉学的历史脉络已经得到了比较清晰的梳理,但近二三十年来,荷兰汉学家在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尚未得到很好的梳理,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晓。本次访谈
期刊
一、“林子”“地平线”与童年之谜  薛涛的少年故事里有一种渺远的气韵,这气韵使它们以独特的表情和姿势,静立于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城池。当大多数儿童故事里的孩子在“家—校园—街区”构成的日常空间里探寻、建构其童年体验的时候,薛涛笔下的少年们却将这种日常性远远地抛在身后。这是一些显然难以被普通生活的缰绳收编和驯服的孩子,他们或是只身踏上穿越边境的危险之旅,或是凭借一己之力在都市一角落自谋生路,有时则仅仅
期刊
梅尔从1980年代开始写诗,直到如今,她的主要诗作都收在诗集《海绵的重量》和《十二背后》中。但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却是写作的空白期,在停顿近20年后,她似乎被什么力量召唤,又重新回到了诗歌写作。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作另一种“归来”。至于为何会再度重拾,这其中当然有她的故事,只是我并不想来讲述这故事,因为我深信,诗歌犹如一种精神的鸦片,是很难“戒”掉的。多年前政治没有让一部分人戒掉,他们在“文革”结束的时候
期刊
在当代诗歌的场域中,梅尔堪称独异,她不属于某一流派、群体,也较少在诗界“活动”,但却声名远播,自带光环,自成风景。她的诗歌写作看不出明显的谱系传承,却显然有著对于中西文化、中外诗歌的深度浸淫与理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她的作品数量或许并不算多,但是辨识度很高,所以很多时候诗歌界不见她的踪影却流传着她的诗歌传说,她是以缺席而在场、以隐匿而呈现的那种诗人。她的写作难于被归类、定
期刊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新写实小说潮流开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进入学界与大众的视野。历经20余年,刘震云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小说对历史与当下经验的处理方式独树一帜,其对语言、孤独等根植于人类社会与人性之中永恒问题的思索,与对小说故事性的追求水乳交融。与此同时,文学与影视的“双管齐下”也让刘震云在国际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刘震云作品海外传播情况的研究,对当代文
期刊
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是人类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毁灭,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强烈表现。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们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多次追问“人是否有权利自杀?”“人为何要自杀?”“自杀的意义何在?”而文学则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高度的艺术性,对自杀进行了形象且具体的表现,深刻而永恒的思考。从中国文学奠基之作《史记》中义勇之士的杀身成仁,到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中柔弱女性的以死明志,自殺似乎存有一个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