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熏洗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平台(CBM)、PubMed等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中药熏洗促进肛周脓肿术后愈合的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IBM SPSS Statistics 23.0、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处方进行用药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分析、聚类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①最终纳入文献72篇,涉及处方72首,中药93味;中药以苦寒、归肝经者居多.②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最常用(使用频率超过50%)的中药有6味,分别为金银花、甘草、苦参、当归、黄柏、蒲公英.③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的高频药物可分为清热解毒、清热祛湿、活血止痛、消肿排脓、收敛止血、燥湿止痛止痒6类.④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二阶关联规则综合支持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金银花-甘草,三阶关联规则综合支持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为苦参-金银花-甘草.结论 中药熏洗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用药以清热解毒为基本治则,辅以活血止痛、消肿排脓、收敛止血、祛湿止痒之法,且苦寒药物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