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是《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实现课程目标,经常在日常的教学中困扰着很多教育工作者,本人结合自身教学谈点滴看法。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课程标准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标准需要;也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捕捉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已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既体现“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思想品德课建构的基础”这一课程基本理念,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易懂,其思想教育效果会更佳。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时引入“游戏机”大讨论,“网吧问题”大讨论等,学生思路迅速得到拓展,甚至有些平时很少参与讨论发言的同学也觉得在“游戏机”、“网吧问题”上他们挺有发言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大讨论中,大家懂得了玩电子游戏和上网都应当适当,否则就会身陷不良诱惑,无法自拔,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总之,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和探究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让生活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源泉,做到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二、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挖掘课程资源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的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形式,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成长。这也是与传统教学不同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注重组织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注重演小品、讲故事、搞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利用,还注重利用课件等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男生、女生》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音乐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喜欢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第一时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是女生》《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歌曲,要求角色变换,从另一性别角度改编歌曲。比如: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改成“男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然后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写出相应的后续内容。教室立即有如炸开了锅,学生讨论改编歌曲的兴致极高,而且有些同学边改编边哼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创作型歌手,改编完后由学生推选代表把本组的作品吟唱一遍。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
三、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
所谓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互动生成的,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和教学情境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及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言语方式表达,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教学流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时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如初一思想品德第一节,“自我介绍,相互认识”是最重要的内容,当教师刚宣布完,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已经自我介绍三次了”,这是我教学设计没有想到的,学生说语文、历史和班主任老师都叫他们做过自我介绍,学生带有挑战性的插嘴,可以说是生成性资源。这时摆在我面前的是:既不能重复其他老师那样的简单自我介绍,又要让教学环节完整,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于是,我布置学生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准备,不需要介绍姓名、来自哪里、毕业的小学等,要求深入介绍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然后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开展自我介绍。这样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做到了相互认识,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面对这些课堂中临时生成,教师能否利用好这些生成性资源,关系到教学有无亮点,更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当前,教师在对待这种生成资源,有的装聋作哑、不理不踩;有的严厉斥责,紧急叫停,都只会造成临时生成性资源的流失。我们应该善于捕捉这些临时生成资源,让课堂有亮点、有激情。
总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别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空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追求。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因此注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的课程资源很多,本文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个角度,探寻最优化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策略。
【关键词】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课程标准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和新课程标准需要;也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捕捉课程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已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生活为起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既体现“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思想品德课建构的基础”这一课程基本理念,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易懂,其思想教育效果会更佳。例如在教学《身边的诱惑》时引入“游戏机”大讨论,“网吧问题”大讨论等,学生思路迅速得到拓展,甚至有些平时很少参与讨论发言的同学也觉得在“游戏机”、“网吧问题”上他们挺有发言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大讨论中,大家懂得了玩电子游戏和上网都应当适当,否则就会身陷不良诱惑,无法自拔,进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总之,让生活走进课堂,把课堂融入生活,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和探究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让生活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源泉,做到源于生活、富含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
二、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挖掘课程资源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践行,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的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教学活动形式,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做到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成长。这也是与传统教学不同的一个重要区别。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注重组织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注重演小品、讲故事、搞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的利用,还注重利用课件等多媒体手段的利用。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男生、女生》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音乐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喜欢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第一时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是女生》《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歌曲,要求角色变换,从另一性别角度改编歌曲。比如: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改成“男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然后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写出相应的后续内容。教室立即有如炸开了锅,学生讨论改编歌曲的兴致极高,而且有些同学边改编边哼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创作型歌手,改编完后由学生推选代表把本组的作品吟唱一遍。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
三、以教学流程为切入点,生成课程资源
所谓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互动生成的,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学生的各种状态和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和教学情境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及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言语方式表达,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表达,都是教学流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时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如初一思想品德第一节,“自我介绍,相互认识”是最重要的内容,当教师刚宣布完,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们已经自我介绍三次了”,这是我教学设计没有想到的,学生说语文、历史和班主任老师都叫他们做过自我介绍,学生带有挑战性的插嘴,可以说是生成性资源。这时摆在我面前的是:既不能重复其他老师那样的简单自我介绍,又要让教学环节完整,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于是,我布置学生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准备,不需要介绍姓名、来自哪里、毕业的小学等,要求深入介绍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然后用“击鼓传花”的方式开展自我介绍。这样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做到了相互认识,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面对这些课堂中临时生成,教师能否利用好这些生成性资源,关系到教学有无亮点,更关系到教师的成长。当前,教师在对待这种生成资源,有的装聋作哑、不理不踩;有的严厉斥责,紧急叫停,都只会造成临时生成性资源的流失。我们应该善于捕捉这些临时生成资源,让课堂有亮点、有激情。
总之,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特别是为学生学习服务,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积极向上的氛围和空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追求。
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因此注重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的课程资源很多,本文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个角度,探寻最优化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