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语文教学以不仅是单纯的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校园文化是学校内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对语文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园文化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校园文化;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学校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文化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习气息,是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而语文是一门关乎人文历史的学科,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对提高学生的价值修养和人文观念至关重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将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校园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学习气氛,其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问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里文化,其中包含了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学校传统文化、校风、各种规章制度等。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激情,对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大有帮助。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方法
  2.1借助校园文化,组建学校文化团体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依然还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也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应尝试将校园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校园文化,组织学生建立校园文学社,针对语文阅读,设立相应的阅读团体,针对语文作文,设立相应的写作团体,针对语文诗词,设立相应的诗词歌赋团体。通过这样的形式,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些活动团体之中,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语文,对语文的学习更加流畅。
  2.2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内容丰富,富有情趣的课程,也是大多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应学会利用校园文化,来拓宽语文教学的环境,使学生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师应重视对班级语文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如黑板报、宣传栏、学习园地等,而不是把这些物质文化环境当做是一种摆设,当做是荒芜之地。例如,对于黑板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等,设立相应的文学知识栏目,如名人轶事、幽默知识、诗词歌赋、易错字、名言警句、课后导读等。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古诗,如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杜牧的《泊秦淮》、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等,这些古诗词都可以将其书写到黑板报中,供同学们阅读欣赏,巩固和背诵。对于宣传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宣传栏中抄录一些简短而深刻的语句或内容,如可以抄录一些《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内容,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观赏的兴趣,二来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的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这知识的海洋中受到熏陶。而对于学习园地,学习园地,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学习的地方,那么对于这一块,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将所学的课文知识中存在的难题、难字或者难解的问题抄录到学习园地中,时刻提醒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如一些文言文中难以理解或时常出错、忘记的字句,例如,在《陈涉世家》这篇文言文中,有好几个字都比较难认和理解,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的罾,读音:zēng,是表示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还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隳,这个字有两种读音,也有两种意思。一是读hui,表示毁坏、崩毁的意思,二是duò,与懒惰的惰一个音,意思也相同。而在这篇文言文中,是指第一种意思。因此,将这些抄录到学习园地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
  2.3借助校园广播,激发学生的活力
  校园广播是校园内的一种特殊文化,不仅可以传递知识,还可以对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道德进行熏陶,丰富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除此之外,对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心情,放松学生的精神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广播内容设计规划过程中,校园广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每天设计不同的播放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校园广播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文章,或者一些幽默有趣的名人小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在下课放学后,可以播放一些积极阳光、勵志感人的歌曲,如《阳关总在风雨后》、《我的未来不是梦》等,让学生从歌曲中受到鼓舞,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放松精神,忘记学习的烦恼,燃烧学生学习奋斗的激情。通过这样的形式,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也大有裨益。
  3.结语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对语文教学、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上述几种有效结合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方法之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的结合,不断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文娟.中职语文教学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6,01(63):77-78
  [2]汪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闽南文化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下,2015,15(22):36-37
其他文献
含膦杂环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不仅广泛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理、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而且还经常被用作许多其它化合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和有机配体。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有机化学家们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传统合成含膦杂环化合物的方法,往往路线比较冗长,一般需要高温或使用当量的强氧化剂等苛刻条件。因此,发展简便、经济、绿色的方法来高效地合成含膦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
【摘要】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数学预习作业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长远来看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笔者通过实践,从认知态度、设计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预习作业的高效。  【关键词】预习作业 两个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21-02  数学预习作业的价值,从短期来看是提
【摘 要】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
【摘要】课后复习是上课学习的继续,是一种与自己的理解同步的学习;做数学作业不能完全代替课后复习。课后复习要做好四件事:尝试回忆、看课本、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关键词】课后复习 尝试回忆 看课本 整理笔记 看参考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20-01  经过一天紧张地上课,把一天所学的知识全部掌握是很困难的,还需要通过课
离心分选是分选细粒和微细粒重矿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过程快速、环境友好、运行成本低、分选粒度下限低和富集比高等优点。我国现有卧式离心机的富集比高,但间断作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