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经典阅读”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se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的很多道理学生都知道,也不反驳,却并不照做。究其原因,我认为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知识和素养的差别。借用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学生问他为什么许多人知道孝悌的道理,却做出邪恶的事情,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我个人的解读里,王阳明所指知而不行的“未知”就是知识的层次,而素养,则是“知行的本体”。只有把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素养才能使认知和行为相统一,知行不能一致的原因就在于知识与素养的差距。
  一、什么是“人文经典阅读”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暂时用一个非常粗略的分法,就是文、史、哲三个大方向。尽管“人文知识”包括文、史、哲三大学科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人文知识并不等同于人文素养。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仅仅是材料和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或称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人文素养对人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价值取向、审美体验、意识形态和理想模式都具有决定作用。重新阅读这些经典著作,不仅可以了解这些著作所处时代背后的人文气息,洞悉人性,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从而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看,自然科学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人文社会科学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前一种对话中,只有知识系统,而无价值系统;只有理论理性,而无道德理性。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在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兼备相当的人文素养,二者不可偏废,因为在人文素养指导下的人的行为,才不会违背人们所公认的普世价值。
  二、为什么要增设“经典阅读”
  (1)高校大多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主。受视野的限制,学生们很难为“人生意义”之类的问题提供一个直接有效的答案。目前,大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以流行文学为主,极少数同学会阅读人文经典。虽然越来越多的同学知道阅读经典的必要性,但因为课业繁重,很多人还是感觉困难重重。曾经有一位文秘专业的学生向我诉苦:“可能是因为浮躁,我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经典作品,而且同学们看到后也不理解,觉得我很另类。” 事实上,通过阅读经典,平静内心,可以让人变得更加理性、睿智和善于思辨。比如同哲学在许多人眼中是无用的东西,但许多科学家都利用哲学解决学术问题。在涉猎了文、史、 哲学之后,人们往往会发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個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一个人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
  (2)个人在群体中如何进退贯穿整个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极其讲究的个人修身、慎独的部分,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却被忽视。可以说我们是一个习惯群聚的社会。在行为举止上,我们喜欢热闹,享受呼朋唤友的快乐。在思想判断上,我们用“集体公审”或者“拉帮结派”的方式思考事情。在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课程表塞满课程和活动。换句话说,独思的时间,独处的空间,不在我们的课程设计里。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1941年就指出当时的大学课程设计是有问题的,因为课程以“满”为目标,不给学生“独思”的时间。他是这样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纵观历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积,横索人我关系之复杂,社会问题之繁变,而思对此悠久与累积者宜如何承袭撷取而有所发明,对复杂繁变者宜如何应对而知所排解,非有闲暇不为也;人生莫非学问也,能自作观察、欣赏、沉思、体会者,斯得之”。
  (3)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我们认识“人”。加缪的小说《瘟疫》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爆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作。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作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绝不是惟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知道如何面对巨大的痛苦,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诚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加缪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人们的东西,不可能写在教科书里。学校的教科书可以教学生如何连锁经营和编程,可是加缪的文学教人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三、如何开展“经典阅读”
  因为当今市场经济横行,有偏至的物质追求,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人们草草阅读,只知追求简短的、能快速获知又迅速遗忘的讯息,而不是能引起反思的东西。那些“厚重”的经典更是无人问津。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的。有同学告诉我,这一代的大学生比较喜欢“接地气”的作品,往往会挑一些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身边的同学也会更倾向于选择阅读现代作家的作品。另外,缺乏对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大家较少阅读经典作品的原因之一,像古代、近现代的著作如果对其时代背景缺乏深入认识,就不大可能发现其中的魅力与价值。比如一个对“文革”没有任何概念的学生,自然不会对描述文革时期的作品产生兴趣,更不会去刻意理解人们在那个时期由于环境而作出的荒唐行为。因此,教师在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不能迷失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而让其喧宾夺主,也不能迷失在对时下各种娱乐文化的津津乐道中,而应该以指引学生阅读经典、讨论经典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通过师生共同阅读经典、引导学生理解经典的形式来提升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论语》开篇有这样两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时刻把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不觉得很快乐吗?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让知识成为没有智慧的思想,令人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思考却没有经历学问的积累,会让人做事没有根基和底蕴。
  总之,人文经典本身是个庞大的知识宝藏,同时,经典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阅读帮助我们开启一条思考的道路。经典的阅读不当停留于书斋,而是应当将经典的智慧在我们的生活和实践中予以体验。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动情周期、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卵巢组织形态学及卵巢组织中抗苗勒氏管激素二型受体(AMHRⅡ)表达的影响,探讨PCOS的发病机制及补肾调经汤治疗作用机理。方法:将7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270.56±2.13g)的SPF级SD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6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为3:1),用Poretsky造模
教师自身的品质是影响学生、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下面仅就教师自身的威信、意志、仪表三个方面来谈谈浅见。  一、教师的威信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威信是智慧、品质、意志自我意识等的价值显现,是一种力量。  教师的个人威信是有效的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的成功,是与他们具有崇高的威信分不开的。如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对他的弟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所才能受到他的弟子的敬仰和热爱。西方资产阶级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也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瞩目的热门课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本文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时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医药领域的突破创新,我国医药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药教育体系,但是,纵观世界医药事业发展水平,我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国外先进的医药学科技冲击着我国的医药教育事业。而在药学研究中实践教学又是一种十分科学的途径。因此,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药学实践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
摘 要:近年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法教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特别是英语课程改革以来,比较重视学生的听,说和读的能力。而语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法教学现状  一、英语语法教学  英语语法教学是指英语传统语法教学。传统语法教学指的是“18世纪语法学家用规定性方法写的语法。因为对本族与
摘 要:本文简要陈述了面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语中的应用。主要探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保留学生“面子”的前提下构建对学生的课堂反馈语,从而有助于缓和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面子理论;反馈语;积极反馈  1 面子理论  社会学家Goffman(1981)最早提出了“面子”这一概念,他认为“面子”是一个人通过在某次特定的交往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为自
摘 要:互联网与多媒体时代下,为了提高翻译教学的教学效率,这对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手段的计算机导向、教学技术的及时掌握与更新、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个性差异化教学、加强教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转变教学模式等。  关键词:互联网与多媒体;翻译教学;新要求  信息时代里,翻译的教学环境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教学中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为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