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泥泞的土壤
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把我从对这个孩子的思绪中唤回。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全身在发抖的孩子,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小小的拳头紧紧地握着。挨着他旁边的是他的奶奶,低着头,眼里含着泪水,仿佛她做错了什么。这个孩子叫志豪,从二年级接班的第一周,我就记住了他,还有他那苍老的奶奶。接班第一周,我们班就“出名”了,孩子打架流血。被打的孩子脸微微红肿,手和膝盖破皮渗出点点血,一直哭嚷着:他打我!他打我!孩子的父亲心疼至极,眼神恨不得把志豪给剥了一层皮。如果不是我在,碍于情面,他非动手不可。志豪的奶奶一直推搡着他,“杀千刀的,赶紧认错啦!”可是,一旁的志豪一声不吭。奶奶急了,“啪”的一声,扇了一把掌,“说还是不说?”颤微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没错!”话音刚落,志豪疯的似的跑了出去。
我们几个大人都没有料到是这样的局面,那个被打的小男孩也是愣住,停止了哭声。我只好先安抚了那位父亲以及孩子,让他们先回去,我会了解清楚并继续后续的解决的。几番承诺,父亲才愤愤地离开。留下了我和志豪的奶奶。
空气凝结住了,只有奶奶无声的落泪。我拿着纸巾,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奶奶说着说着大哭起来,“要是我哪天死了,志豪该怎么办啊?老师——”
奶奶瘦弱的双手握住了我,似乎就握住了孩子的希望。
2 弯下腰来说话
——说出他的感受
了解学生,就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对于成年人,孩子们犯的错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地纵容他们。
我在走廊的尽头找到了志豪,他蜷缩着身子在抖动。我忍不住地抱住了他。开始他微微地挣扎了会,我加大了力度,他不再使劲,瘫软在我的怀里。时间漫长,身边来来回回地过来很多学生和老师,我都示意她们离开。只剩下我们俩。
“老师,我只是想帮奶奶收集一些不要的纸和瓶子,他笑我捡垃圾,还和同学起哄,叫我“小乞丐”。我不要做乞丐!他低声而恼怒。
我的心被刺痛,他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却已开始承担成人世界的风雪。
3 给他留一个爱别人的位置
——认可和倾听
从那天以后,我在班里成立了一个垃圾分类小组,制作好视频课件,让志豪负责讲解,树立他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再让他做组长。然后把分类的垃圾进行外卖,由收废品的阿姨来学校收废品,得来的钱款再统一做班费,给孩子们购买小奖品。至此,“小乞丐”的叫法不翼而飞,孩子们对他由衷地佩服。因为他对垃圾分类懂得的都比其他孩子多,在长期的和奶奶收废品的日子里,他知道哪些能卖,哪些能循环利用。至此,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奶奶一起分担一点生活的重担。他不仅是班里的组长,更是老师办公室的小助手。我请求他的帮忙,做我们办公室的废品回收员。
他愿意笑了!我们不能阻止风雪降落在孩子的身上,可是我们能为他遮挡一点点,让他感觉到温暖。
他愿意和我说话了!
“老师,我妈妈为什么不回家呢,他不喜欢我吗?”
“我奶奶会死去吗?”
“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
我始终认为,要帮助孩子面对可能造成情感伤害的生活问题,积极的抚育关系是最基本的。尽管孩子与心爱的奶奶之间的关系密切,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与父母的爱,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爱的接纳和反馈。因此,要支持和接纳孩子的情感,并帮助他以适当的方式分辨与回应他人的情感。我想着,要做连接志豪与母亲的情感的纽带。
“你每天来老师这里,用老师的手机给妈妈打一通电话,告诉她,你想她,好吗。”
他摇了摇头。
后来,我主动联系志豪的妈妈,与妈妈提出最低也是志豪最需要的情感要求:可以不回家,但是要保持聯系,亲口告诉他“你爱他”。
“志豪,你妈妈打电话来了。”
每天早读课下,我都会把志豪从课室里喊来,接他妈妈“打”过来的电话。
我们三方达成约定,必须在电话里头,告诉对方“我想你,我爱你”。不管孩子的妈妈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每天早晨的这通电话,就让志豪的世界充满了温暖,让他的心变得柔软起来。
雪,依然会下,我只是想给这个孩子一把雨伞,一件雨衣,一个拥抱,让他有力量去抵御他人生中的风雪。
参考文献:
[1] 玛乔丽·费尔兹博士和黛比·费尔兹著.《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
[2] [澳]苏珊·佩罗(SusanPerrow)著.童乐译.《故事知道怎么办》.
惠州市第五中学小学部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
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把我从对这个孩子的思绪中唤回。眼前站着的是一个全身在发抖的孩子,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小小的拳头紧紧地握着。挨着他旁边的是他的奶奶,低着头,眼里含着泪水,仿佛她做错了什么。这个孩子叫志豪,从二年级接班的第一周,我就记住了他,还有他那苍老的奶奶。接班第一周,我们班就“出名”了,孩子打架流血。被打的孩子脸微微红肿,手和膝盖破皮渗出点点血,一直哭嚷着:他打我!他打我!孩子的父亲心疼至极,眼神恨不得把志豪给剥了一层皮。如果不是我在,碍于情面,他非动手不可。志豪的奶奶一直推搡着他,“杀千刀的,赶紧认错啦!”可是,一旁的志豪一声不吭。奶奶急了,“啪”的一声,扇了一把掌,“说还是不说?”颤微的声音带着哭腔。
“我没错!”话音刚落,志豪疯的似的跑了出去。
我们几个大人都没有料到是这样的局面,那个被打的小男孩也是愣住,停止了哭声。我只好先安抚了那位父亲以及孩子,让他们先回去,我会了解清楚并继续后续的解决的。几番承诺,父亲才愤愤地离开。留下了我和志豪的奶奶。
空气凝结住了,只有奶奶无声的落泪。我拿着纸巾,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奶奶说着说着大哭起来,“要是我哪天死了,志豪该怎么办啊?老师——”
奶奶瘦弱的双手握住了我,似乎就握住了孩子的希望。
2 弯下腰来说话
——说出他的感受
了解学生,就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对于成年人,孩子们犯的错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地纵容他们。
我在走廊的尽头找到了志豪,他蜷缩着身子在抖动。我忍不住地抱住了他。开始他微微地挣扎了会,我加大了力度,他不再使劲,瘫软在我的怀里。时间漫长,身边来来回回地过来很多学生和老师,我都示意她们离开。只剩下我们俩。
“老师,我只是想帮奶奶收集一些不要的纸和瓶子,他笑我捡垃圾,还和同学起哄,叫我“小乞丐”。我不要做乞丐!他低声而恼怒。
我的心被刺痛,他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却已开始承担成人世界的风雪。
3 给他留一个爱别人的位置
——认可和倾听
从那天以后,我在班里成立了一个垃圾分类小组,制作好视频课件,让志豪负责讲解,树立他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再让他做组长。然后把分类的垃圾进行外卖,由收废品的阿姨来学校收废品,得来的钱款再统一做班费,给孩子们购买小奖品。至此,“小乞丐”的叫法不翼而飞,孩子们对他由衷地佩服。因为他对垃圾分类懂得的都比其他孩子多,在长期的和奶奶收废品的日子里,他知道哪些能卖,哪些能循环利用。至此,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奶奶一起分担一点生活的重担。他不仅是班里的组长,更是老师办公室的小助手。我请求他的帮忙,做我们办公室的废品回收员。
他愿意笑了!我们不能阻止风雪降落在孩子的身上,可是我们能为他遮挡一点点,让他感觉到温暖。
他愿意和我说话了!
“老师,我妈妈为什么不回家呢,他不喜欢我吗?”
“我奶奶会死去吗?”
“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
我始终认为,要帮助孩子面对可能造成情感伤害的生活问题,积极的抚育关系是最基本的。尽管孩子与心爱的奶奶之间的关系密切,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其与父母的爱,孩子需要来自父母的爱的接纳和反馈。因此,要支持和接纳孩子的情感,并帮助他以适当的方式分辨与回应他人的情感。我想着,要做连接志豪与母亲的情感的纽带。
“你每天来老师这里,用老师的手机给妈妈打一通电话,告诉她,你想她,好吗。”
他摇了摇头。
后来,我主动联系志豪的妈妈,与妈妈提出最低也是志豪最需要的情感要求:可以不回家,但是要保持聯系,亲口告诉他“你爱他”。
“志豪,你妈妈打电话来了。”
每天早读课下,我都会把志豪从课室里喊来,接他妈妈“打”过来的电话。
我们三方达成约定,必须在电话里头,告诉对方“我想你,我爱你”。不管孩子的妈妈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每天早晨的这通电话,就让志豪的世界充满了温暖,让他的心变得柔软起来。
雪,依然会下,我只是想给这个孩子一把雨伞,一件雨衣,一个拥抱,让他有力量去抵御他人生中的风雪。
参考文献:
[1] 玛乔丽·费尔兹博士和黛比·费尔兹著.《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
[2] [澳]苏珊·佩罗(SusanPerrow)著.童乐译.《故事知道怎么办》.
惠州市第五中学小学部 (广东省惠州市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