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拓展型探究型课程 教师 学生 评价 发展性 多元化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发展学生的三种学力,即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并规划了三类相应的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高中阶段强调以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为主。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已纷纷实施新课程改革。然而,滞后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惑,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4条课程评价部分,强调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应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3. 我校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开设方面积极进行尝试,有了一些收获,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为了提升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整体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体系,为了给学生营造公平、温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成长空间,给学生创造更多具有智能培养并具有个性的发展空间;为了给教师创设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励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确立了本项课题的研究。并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将课题名称细化为《高中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多元化、发展性学校评价机制的研究》。本课题将对于改革目前教学评价的诸多弊端,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二、课题研究关键概念的界定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而不在于甄别与选拔。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学习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价值判断,也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生长点,功能是在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发展性评价是将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在看待,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善待他们成长中的偏差,等候他们成长中的觉醒,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习惯,心态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步和提升。发展性评价不是平均用力,不是平推平拥,而是建峰填谷,扩大优质教育的总量,它的价值在于使更多人的潜质有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以高中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来探索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的方式与策略,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2.设置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自行设计制作相应的评价工具,有评价表格、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学习记录袋等等
四、课题研究内容
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评价研究后教师 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和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等变化进行研究,对比,为形成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五、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0年9月到2012年5月,为期两年。
(一)准备阶段
2010.9 – 2011.10为课题准备阶段。主要进行了课题立项、论证,及课题组成员理论培训等工作,启动课题研究,做好课题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并通过经验总结、理论学习,确定了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法。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文献法。调查法:通过调查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的特长、学校教育资源及现有拓展课探究课的开设情况及学校现行评价机制状况;为课题的研究收集资料。文献法:查阅有关的资料信息,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程的设置要求及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在理论上有更高的认识,同时了解本课题相关方面的研究情况。
(二)实施阶段
2011.11-2012.5为课题实施阶段,主要进行了研究方案的细化和具体实施。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收集有关“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评价”材料,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提高认识,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校评价状况,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方向。并初步构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评价的理论体系。
2.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制订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应的各学科的评价方案,同时建立相关的评价量表。
3.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评价的操作体系,便于学校、教师有效应用。、研究评价方式。
(三)结题阶段
2012.5为课题结题阶段,初步完成研究,进行课题的总结、相关资料的整理及结题报告的撰写,接受评估。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1.探索出多种途径用于教师评价:自我反思、家长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议、书面材料的收集与观察、教学成果、绩效考评法、档案袋评价法,这些评价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家长、学生、教育监督部门在评价中的作用,提高评价的信度,促进了教师全面发展。
2.探索出多种途径用于学生评价:基本实现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和评价手段与方式(定期评与不定期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与发展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的特色及社会影响
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多元化、发展性学校评价机制以促进发展为导向,主张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以平等对话、民主协商、自我反思和心理建构为主要的评价方式等理念,深刻地影响和变革了学校的评价文化。评价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评价文化的更新必然带来学校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的变革,以人为本,关注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发展学生的三种学力,即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学力,并规划了三类相应的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高中阶段强调以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开设为主。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已纷纷实施新课程改革。然而,滞后的评价方式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惑,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4条课程评价部分,强调指出,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应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应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3. 我校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开设方面积极进行尝试,有了一些收获,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为了提升学校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整体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体系,为了给学生营造公平、温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成长空间,给学生创造更多具有智能培养并具有个性的发展空间;为了给教师创设更多的发展机会,激励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确立了本项课题的研究。并在探索过程中,逐步将课题名称细化为《高中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多元化、发展性学校评价机制的研究》。本课题将对于改革目前教学评价的诸多弊端,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二、课题研究关键概念的界定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而不在于甄别与选拔。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学习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价值判断,也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生长点,功能是在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发展性评价是将人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在看待,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善待他们成长中的偏差,等候他们成长中的觉醒,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习惯,心态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进步和提升。发展性评价不是平均用力,不是平推平拥,而是建峰填谷,扩大优质教育的总量,它的价值在于使更多人的潜质有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三、课题研究目标
1.以高中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来探索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的方式与策略,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2.设置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自行设计制作相应的评价工具,有评价表格、调查问卷、数据统计表、学习记录袋等等
四、课题研究内容
对新课程背景下实施评价研究后教师 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变化和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等变化进行研究,对比,为形成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五、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0年9月到2012年5月,为期两年。
(一)准备阶段
2010.9 – 2011.10为课题准备阶段。主要进行了课题立项、论证,及课题组成员理论培训等工作,启动课题研究,做好课题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并通过经验总结、理论学习,确定了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法。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文献法。调查法:通过调查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的特长、学校教育资源及现有拓展课探究课的开设情况及学校现行评价机制状况;为课题的研究收集资料。文献法:查阅有关的资料信息,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程的设置要求及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在理论上有更高的认识,同时了解本课题相关方面的研究情况。
(二)实施阶段
2011.11-2012.5为课题实施阶段,主要进行了研究方案的细化和具体实施。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收集有关“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评价”材料,加强评价理论的学习,提高认识,了解和分析现阶段学校评价状况,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确定研究方向。并初步构建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评价的理论体系。
2.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制订与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相应的各学科的评价方案,同时建立相关的评价量表。
3.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评价的操作体系,便于学校、教师有效应用。、研究评价方式。
(三)结题阶段
2012.5为课题结题阶段,初步完成研究,进行课题的总结、相关资料的整理及结题报告的撰写,接受评估。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1.探索出多种途径用于教师评价:自我反思、家长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议、书面材料的收集与观察、教学成果、绩效考评法、档案袋评价法,这些评价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家长、学生、教育监督部门在评价中的作用,提高评价的信度,促进了教师全面发展。
2.探索出多种途径用于学生评价:基本实现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有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和评价手段与方式(定期评与不定期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与发展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的特色及社会影响
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多元化、发展性学校评价机制以促进发展为导向,主张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以平等对话、民主协商、自我反思和心理建构为主要的评价方式等理念,深刻地影响和变革了学校的评价文化。评价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评价文化的更新必然带来学校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的变革,以人为本,关注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