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工作,关系到环境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保证了监测计划所规定的监测质量。使用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可靠的控制方法,把监测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使分析数据达到要求的质量。本文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监测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控制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监测制度和体系的不健全、设备的滞后以及人才的短缺等,严重影响到环境监测结果,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相关问题,重视人才引入和设备的优化,提升环境监测控制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一、 环境监测的概念
第一,在法律的保护下,环境监测具有强制性。无论是评定污染性还是处理一切与污染有关的源头、事故等等,其工作都是代表法律的强制性活动。
第二,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监测结果依法公正公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第三,环境监测拥有社会服务性,从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虽然不算十分久远,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环境监测硬件水平相比过去来说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人类已经有能力对绝大部分污染环境的因素有效监管,这对于提高监测质量为至关重要。要加强环境管理,首先要从监测数据出发,其次才能进行管理方法的科学研究,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环境监测是人类预防污染,保护生存环境,进行持续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资源,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目标。而质量控制又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内容。环境监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每一项程序都不能有一点遗漏和疏忽。包括日常的监测数据、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污染物扩散范围,污染的程度,预计造成的后果,都是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因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在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命健康,生态居住环境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1、监测方法的选择
正确选择检验方法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前提之一。实验室应优先采用国家、行业发布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否则,可选用国际发布的成功经验或引进知名的操控技术或实验室自行研究的方法或客户提供的方法。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方法可靠性的确认可采用标准物质或用与权威方法进行比对试验或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以确保非标准方法符合监测要求。
2、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1) 样品的采集。在采样之前,首先要检查所用检测仪器,仪器必须是经各级计量监督局批准验证合格后才能在实验中使用。洗涤采样所需要的实验器皿,在一般情况下,塑料瓶和玻璃瓶要先经过清水加洗涤剂拄冲洗,除掉器皿内的污垢和灰尘,然后再用浓度为10%的硝酸浸泡24/b时,等其变干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便,器皿要专用,不能混用,以防相互间混合,发生变质状况。如果器皿不足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当准备事先对污染变质物进行特定的测验,以防相互交叉污染。
(2) 样品的保存。水质样品在运输前,要将容器的内、外盖盖紧后方能装箱,装箱时保障分隔距离良好。对于有特殊运输要求的,要按照要求来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派专门负责人对特殊水质样品进行跟踪押运,如果遇到特发情况等不定因素要提前告诉相关工作人员。
在水质样品在采集、运输直至检验前,样品之间产生的变异、变化要控制在最小程度,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严厉保护,并尽可能减少运输的时间,根据水样的不同情况和特性实施保护措施,待检测物的浓度变的很低时,要做好保护工作,并要尽快的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采样,要指定专人运送样品并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
实验室工作分析人员在接收样品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样品的包装,确认样品的包装,看其是否跟所提供的说明不同,如果存在不相符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询问工作人员,在确认无误、符合要求后,方可签收并开展有效的分析工作。
(3)样品的处理。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执行计量法的同时,应定期到计量监督局验测计量仪器,实验器具定期要定期进行核查。确保称量器的准确度、灵敏性、示值的变动性;玻璃器皿的清洁度;实验试剂的纯度、分光光度器具的精准性、仪器的各部分摆动是否精确灵敏以及对光的受光完好程度;对样品进行统一的编号,针对不同实验需求,进行分组保存,要对样品附加以详细的水样标签,标签的使用要事先做好设计图标,标签内容包含所制作样本目的,在何时何地进行的监测、采集,要使用不退色的签字笔描述。展开观察检验,合格无誤后才能使用,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对于数据的变化情况,一般会将数据数值直接绘制成图案,以避免数据记录时出现错误书写的情况,使效果更加直观明显。
3、减少分析误差
在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由于设备原因、人为原因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差,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对分析测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切实避免误差的发生。各类监测报告的编写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室内三级审核应切实发挥作用,不得流于形式。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所有仪器设备, 由业务科负责安排由国家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或按规定程序进行校准。
4、 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前处理、分析、数据审核,出具报告的全过程。常用的室内控制方法有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比较试验、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照分析、密码标准样品、质量控制图等。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指参加国家、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计量认证评审专家组织的能力验证,或邀请同级环境监测站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一般采用密码标准样品来进行考查,以确定实验室报出数据可接受的分析结果的能力。
5、严格数据的审核处理,端正环境监测的工作态度
环境监测的数据的准确性,一是要靠仪器的分析,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监测人员丰富的专业监测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监测技术,流程,并且熟悉和掌握各行业污染物,善于发现环境污染的根源和症结,并积极去查找原因。另外对监测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审核。包括平行样品、加标回收及前面提到的标准曲线等等。将异常的数据及时剔除出去,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6、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把控每一个监测环节
质量控制涉及到环境监测的每一个方面,日常的监测工作应该制定一个全面合理的监测计划,并对突发性和临时性的监测任务也制度出合理的制度,计划的内容分层次,分种类,对监测的每一个步骤,做好质量把控。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管、实验分析,以及分析的流程,严格按照监测计划来进行。
7、 数据审核过程的质量控制
数据审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环境监测的数据种类多、数量大,且具有时间性。因此,将数据的质量问题解决在发布之前,做到报出监测数据准确可靠。除按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外,一个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就是数据审核制度,在监测站内部明确数据质量的责任,坚持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做到数据的跟踪管理,把好数据质量关,实行分级责任制,以保证向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正确可靠的环境信息。
8、引入先进监测控制设备,加强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较为落后,特别是部分地区环境监测站,监测设备难以支持环境监测控制工作的开展,为此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监测控制设备。在实际的采购、选型和验收过程中,应用严格的招标流程,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以及设备的先进性,并做好设备的记录和档案的建立。各环境监测站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环境监测控制设备实施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的排除相关问题,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便于对设备问题的排查。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艺, 促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有效开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 (1),108
[2] 李国媛,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探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 (4),
[3] 于晓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工作之我见[J],经营管理者,2010, (17),
[4] 欧林,浅谈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0, (18),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环境监测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对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控制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监测制度和体系的不健全、设备的滞后以及人才的短缺等,严重影响到环境监测结果,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解决相关问题,重视人才引入和设备的优化,提升环境监测控制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一、 环境监测的概念
第一,在法律的保护下,环境监测具有强制性。无论是评定污染性还是处理一切与污染有关的源头、事故等等,其工作都是代表法律的强制性活动。
第二,环境监测的工作流程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监测结果依法公正公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第三,环境监测拥有社会服务性,从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虽然不算十分久远,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环境监测硬件水平相比过去来说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人类已经有能力对绝大部分污染环境的因素有效监管,这对于提高监测质量为至关重要。要加强环境管理,首先要从监测数据出发,其次才能进行管理方法的科学研究,进而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环境监测是人类预防污染,保护生存环境,进行持续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保障人类生命健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资源,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目标。而质量控制又是环境监测的核心内容。环境监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每一项程序都不能有一点遗漏和疏忽。包括日常的监测数据、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污染物扩散范围,污染的程度,预计造成的后果,都是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因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在防治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命健康,生态居住环境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1、监测方法的选择
正确选择检验方法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前提之一。实验室应优先采用国家、行业发布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否则,可选用国际发布的成功经验或引进知名的操控技术或实验室自行研究的方法或客户提供的方法。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方法可靠性的确认可采用标准物质或用与权威方法进行比对试验或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以确保非标准方法符合监测要求。
2、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1) 样品的采集。在采样之前,首先要检查所用检测仪器,仪器必须是经各级计量监督局批准验证合格后才能在实验中使用。洗涤采样所需要的实验器皿,在一般情况下,塑料瓶和玻璃瓶要先经过清水加洗涤剂拄冲洗,除掉器皿内的污垢和灰尘,然后再用浓度为10%的硝酸浸泡24/b时,等其变干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便,器皿要专用,不能混用,以防相互间混合,发生变质状况。如果器皿不足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当准备事先对污染变质物进行特定的测验,以防相互交叉污染。
(2) 样品的保存。水质样品在运输前,要将容器的内、外盖盖紧后方能装箱,装箱时保障分隔距离良好。对于有特殊运输要求的,要按照要求来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派专门负责人对特殊水质样品进行跟踪押运,如果遇到特发情况等不定因素要提前告诉相关工作人员。
在水质样品在采集、运输直至检验前,样品之间产生的变异、变化要控制在最小程度,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严厉保护,并尽可能减少运输的时间,根据水样的不同情况和特性实施保护措施,待检测物的浓度变的很低时,要做好保护工作,并要尽快的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采样,要指定专人运送样品并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
实验室工作分析人员在接收样品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样品的包装,确认样品的包装,看其是否跟所提供的说明不同,如果存在不相符的情况,要第一时间询问工作人员,在确认无误、符合要求后,方可签收并开展有效的分析工作。
(3)样品的处理。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执行计量法的同时,应定期到计量监督局验测计量仪器,实验器具定期要定期进行核查。确保称量器的准确度、灵敏性、示值的变动性;玻璃器皿的清洁度;实验试剂的纯度、分光光度器具的精准性、仪器的各部分摆动是否精确灵敏以及对光的受光完好程度;对样品进行统一的编号,针对不同实验需求,进行分组保存,要对样品附加以详细的水样标签,标签的使用要事先做好设计图标,标签内容包含所制作样本目的,在何时何地进行的监测、采集,要使用不退色的签字笔描述。展开观察检验,合格无誤后才能使用,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对于数据的变化情况,一般会将数据数值直接绘制成图案,以避免数据记录时出现错误书写的情况,使效果更加直观明显。
3、减少分析误差
在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由于设备原因、人为原因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差,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对分析测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做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切实避免误差的发生。各类监测报告的编写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室内三级审核应切实发挥作用,不得流于形式。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所有仪器设备, 由业务科负责安排由国家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或按规定程序进行校准。
4、 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前处理、分析、数据审核,出具报告的全过程。常用的室内控制方法有空白试验、平行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比较试验、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照分析、密码标准样品、质量控制图等。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指参加国家、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计量认证评审专家组织的能力验证,或邀请同级环境监测站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实验室间数据的可比性。一般采用密码标准样品来进行考查,以确定实验室报出数据可接受的分析结果的能力。
5、严格数据的审核处理,端正环境监测的工作态度
环境监测的数据的准确性,一是要靠仪器的分析,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监测人员丰富的专业监测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的环境监测标准,规范监测技术,流程,并且熟悉和掌握各行业污染物,善于发现环境污染的根源和症结,并积极去查找原因。另外对监测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审核。包括平行样品、加标回收及前面提到的标准曲线等等。将异常的数据及时剔除出去,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6、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把控每一个监测环节
质量控制涉及到环境监测的每一个方面,日常的监测工作应该制定一个全面合理的监测计划,并对突发性和临时性的监测任务也制度出合理的制度,计划的内容分层次,分种类,对监测的每一个步骤,做好质量把控。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管、实验分析,以及分析的流程,严格按照监测计划来进行。
7、 数据审核过程的质量控制
数据审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环境监测的数据种类多、数量大,且具有时间性。因此,将数据的质量问题解决在发布之前,做到报出监测数据准确可靠。除按规定进行数据处理外,一个重要的质量管理措施就是数据审核制度,在监测站内部明确数据质量的责任,坚持数据三级审核制度,做到数据的跟踪管理,把好数据质量关,实行分级责任制,以保证向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正确可靠的环境信息。
8、引入先进监测控制设备,加强设备管理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设备较为落后,特别是部分地区环境监测站,监测设备难以支持环境监测控制工作的开展,为此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监测控制设备。在实际的采购、选型和验收过程中,应用严格的招标流程,保证价格的合理性,以及设备的先进性,并做好设备的记录和档案的建立。各环境监测站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环境监测控制设备实施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及时的排除相关问题,保证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便于对设备问题的排查。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艺, 促进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有效开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0, (1),108
[2] 李国媛,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探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1, (4),
[3] 于晓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工作之我见[J],经营管理者,2010, (17),
[4] 欧林,浅谈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基本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