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年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对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中,壮族尤为特别,它不但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其教育在历史的场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壮族传统教育和现代壮族教育的融合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壮族教育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壮族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壮族 民族 教育 发展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又是世界上人口中超过一千万的六十个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数为1692638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有些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壮族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一.壮族教育发展历程
纵观壮族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郡县制时期、羁縻制时期、土司制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和民族区域自治时期的教育。在下文中,将按照时间由远及近对壮族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1.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的教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南岭以前)。这一时期壮族先民处于原始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寓于生产和生产之中的、处于自然状态的平等教育,教育成为了维持生存的手段,由于生产力低下,教育还未从生产和生活当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所有成人就都自觉充当教育者,在生活中通过示范、口授和模仿将生产生活经验传给下一代。虽然与其他部落有相同之处,但是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的教育在具体内容上却初步奠定了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文化基调,其中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
2.郡县制时期壮族先民的教育(公元前214年——618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用郡县制并且在壮族先民地区设置郡县,派官吏进行管理。在这一制度的促进下,中原文化陆续传到岭南,促进了壮族先民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相互交融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反映在教育文化上则是封建儒学教育“私学”的出现与奴隶贵族特权教育在壮族地区发展的先声。此时的壮族先民教育受主流教育影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3.羁縻制时期的壮族教育(公元581年——960年)。隋唐时期,封建中央王朝对壮族地区已经有了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在壮族与汉族杂居地区实行设立封建州县的直接统治在壮族聚居区,则实行设羁縻州县,由本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间接统治。壮族社会出现羁縻州内的家长奴隶制与封建州县的封建制并存的局面,但在强大的唐代封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措施的推动和影响下,壮族社会已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制过渡,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壮民族已经形成,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文化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封建中央王朝还在岭南地区推行科举制度,还在广西采取“南选”措施,选拔人才。因此涌现出一批通晓汉字的文人,此时壮族社会还利用汉字和其偏旁部首创造出了一种方块壮字,称为“土俗字”。同时,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文化教育也在进一步的发展。
4.土司制度时期的壮族教育(公元960年——1840年以前)。土司制度是比羁糜制度更为严密的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方法。它形成于宋,兴盛于明,没落于清。封建王朝统治者采取了以教化辅助统治的政策,在壮族地区兴办学校,对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和出贡也给予优待,允许土官子弟到附近就读,因此许多壮族封建文人成长起来。同时,民间的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土俗字也流行了起来,许多壮族的歌谣、师公调、碑文都用土俗字来记录。但是当时的制度主要面向的是壮族的上层子弟,而一些贫苦阶级家庭的孩子极少能去学习读书,他们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刁难,因此壮族农奴和贫下阶层人民多为文盲。
5.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的壮族教育(1840年——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壮族地区兴起了新学的热潮。新式学堂的创办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提出成为了振兴教育,延揽人才的方向标。随着中日矛盾的加深,为了动员团结各族人民进行抗战,兴起了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但是随着政治的日益腐败,壮族的教育也逐步堕落。
6.民族区域自治时期的壮族教育(1949年以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让壮族与其他民族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为壮族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曙光。通过改革,壮族教育体系得到了建立,壮族的子弟能够普遍平等的接受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不断升高,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强。成人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壮族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发展,有助于人才的培养,适应了新中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二.现代壮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来,在一系列民族政策下,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教育上,壮族都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与汉族教育相比,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内容缺乏民族特色。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要占总课时数的的10%至12%。许多民族学校也慢慢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自己办学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学校过度重视各种升学考核指标,不够重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学校也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经费去编写校本课程。导致了民族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基本一致,教育内容与汉族学校的相差不大,缺乏民族特色,造成了民族优秀文化缺乏传承。 2.民族教师对壮族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民族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汉人,他们缺乏对壮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因此在传播学科知识过程中,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壮族传统文化方面。由于大部分教师无法结合壮族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导致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无法传播其民族的优秀文化,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加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3.家庭教育缺失。壮族由于历史背景的因素,大多壮族人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闭塞,缺乏经济来源,生活水平低下。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最基本的需要满足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其中,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如果连饱腹都是一种奢望,更何况追求更深一层次的需要。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猛,交通愈发便利,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走出乡村,去城市寻求发展。而把自己孩子留在乡村,交由长辈照顾。由于长辈的学识有限以及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往往导致了留守学童自由发展。
4.传统文化的流失。随着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物质财富,过去所推崇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已为人们所淡忘。越来越多被族人推崇敬仰的知识分子、精英纷纷远离乡村,去往他乡寻求财富。许多民族学生的学习只为了更好地生存,无法为自己的理想去勉励和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壮族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建议
1.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壮族教育的特色。不少人认为,现在壮族教育汉化程度较高,没有本民族的教育特色,这种看法虽有失偏颇,但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在吸收和运用汉文化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之故。因而,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改革:学制、课程设置及教材问题,到底如何个人剧壮族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进行改革;如何结合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办学;如何根据壮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展教育活动;如何根据壮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继承和发扬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使学生健康的成长等,总之,既要开放,又要保持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并使之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为灿烂的壮族教育。
2.既要重视壮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紧密结合,又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壮族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用现代化的外来文化代替民族文化,这不是真正地教育成功。壮族教育不仅要突出民族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更要大力弘扬勇敢善良、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将优秀的壮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发展民族教育就是要培养更多的具有民族责任意识的少数民族人才,使现代教育同民族传统教育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在壮族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更应该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样才能使壮族现代教育同民族传统教育有效衔接在一起,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必须把发展师范教育放在优先地位,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又为教育之本,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又稳定的师资队伍,教育事业要很好地发展是不可能的。目前,壮族地区教育质量差,其根本问题就在于师资队伍跟不上。对于这个问题,自治区、州、县多年来都在努力去解决,但由于留下来的负荷太重,光靠地方一时恐难以解决,中央应给予大力帮助,如增拨师范培养和培训经费、增加培训设备等等。当然,地方对于可解决的问题也应即使给予解决。如自然减员指标由教育部门掌握的问题、适当放宽山区学校师生编比问题、教师福利待遇问题、每年划拨一定量的劳动指标把一部分合格的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的问题、办好教育学院和进修学校、办好师资培训中心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彦福,何龙群.壮族教育史略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4(3):86-94
2.李彦福.壯族教育发展概略[J].广西教科所,2009:909-912
3.佟欣.壮族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衔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213-216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双向趋势下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及转型研究(201910398041)。
(作者单位: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壮族 民族 教育 发展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又是世界上人口中超过一千万的六十个民族之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数为1692638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还有些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其他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壮族教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
一.壮族教育发展历程
纵观壮族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郡县制时期、羁縻制时期、土司制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和民族区域自治时期的教育。在下文中,将按照时间由远及近对壮族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1.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的教育(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南岭以前)。这一时期壮族先民处于原始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的教育方式是寓于生产和生产之中的、处于自然状态的平等教育,教育成为了维持生存的手段,由于生产力低下,教育还未从生产和生活当中分化出来,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人员,所有成人就都自觉充当教育者,在生活中通过示范、口授和模仿将生产生活经验传给下一代。虽然与其他部落有相同之处,但是壮族先民独立发展时期的教育在具体内容上却初步奠定了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文化基调,其中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
2.郡县制时期壮族先民的教育(公元前214年——618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用郡县制并且在壮族先民地区设置郡县,派官吏进行管理。在这一制度的促进下,中原文化陆续传到岭南,促进了壮族先民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相互交融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反映在教育文化上则是封建儒学教育“私学”的出现与奴隶贵族特权教育在壮族地区发展的先声。此时的壮族先民教育受主流教育影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
3.羁縻制时期的壮族教育(公元581年——960年)。隋唐时期,封建中央王朝对壮族地区已经有了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在壮族与汉族杂居地区实行设立封建州县的直接统治在壮族聚居区,则实行设羁縻州县,由本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间接统治。壮族社会出现羁縻州内的家长奴隶制与封建州县的封建制并存的局面,但在强大的唐代封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措施的推动和影响下,壮族社会已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制过渡,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壮民族已经形成,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文化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封建中央王朝还在岭南地区推行科举制度,还在广西采取“南选”措施,选拔人才。因此涌现出一批通晓汉字的文人,此时壮族社会还利用汉字和其偏旁部首创造出了一种方块壮字,称为“土俗字”。同时,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文化教育也在进一步的发展。
4.土司制度时期的壮族教育(公元960年——1840年以前)。土司制度是比羁糜制度更为严密的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方法。它形成于宋,兴盛于明,没落于清。封建王朝统治者采取了以教化辅助统治的政策,在壮族地区兴办学校,对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子弟入学和出贡也给予优待,允许土官子弟到附近就读,因此许多壮族封建文人成长起来。同时,民间的教育也逐步发展起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土俗字也流行了起来,许多壮族的歌谣、师公调、碑文都用土俗字来记录。但是当时的制度主要面向的是壮族的上层子弟,而一些贫苦阶级家庭的孩子极少能去学习读书,他们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刁难,因此壮族农奴和贫下阶层人民多为文盲。
5.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的壮族教育(1840年——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壮族地区兴起了新学的热潮。新式学堂的创办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提出成为了振兴教育,延揽人才的方向标。随着中日矛盾的加深,为了动员团结各族人民进行抗战,兴起了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但是随着政治的日益腐败,壮族的教育也逐步堕落。
6.民族区域自治时期的壮族教育(1949年以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让壮族与其他民族建立了平等的关系,为壮族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曙光。通过改革,壮族教育体系得到了建立,壮族的子弟能够普遍平等的接受教育。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不断升高,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强。成人教育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壮族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发展,有助于人才的培养,适应了新中国时期的社会发展。
二.现代壮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来,在一系列民族政策下,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教育上,壮族都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与汉族教育相比,依旧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内容缺乏民族特色。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要占总课时数的的10%至12%。许多民族学校也慢慢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自己办学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学校过度重视各种升学考核指标,不够重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学校也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经费去编写校本课程。导致了民族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基本一致,教育内容与汉族学校的相差不大,缺乏民族特色,造成了民族优秀文化缺乏传承。 2.民族教师对壮族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民族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汉人,他们缺乏对壮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因此在传播学科知识过程中,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壮族传统文化方面。由于大部分教师无法结合壮族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导致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无法传播其民族的优秀文化,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加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3.家庭教育缺失。壮族由于历史背景的因素,大多壮族人生活在边远山区。交通闭塞,缺乏经济来源,生活水平低下。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最基本的需要满足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其中,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如果连饱腹都是一种奢望,更何况追求更深一层次的需要。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猛,交通愈发便利,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走出乡村,去城市寻求发展。而把自己孩子留在乡村,交由长辈照顾。由于长辈的学识有限以及对孩子的过分宠爱,往往导致了留守学童自由发展。
4.传统文化的流失。随着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加注重物质财富,过去所推崇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已为人们所淡忘。越来越多被族人推崇敬仰的知识分子、精英纷纷远离乡村,去往他乡寻求财富。许多民族学生的学习只为了更好地生存,无法为自己的理想去勉励和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壮族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建议
1.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壮族教育的特色。不少人认为,现在壮族教育汉化程度较高,没有本民族的教育特色,这种看法虽有失偏颇,但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在吸收和运用汉文化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之故。因而,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还需进一步改革:学制、课程设置及教材问题,到底如何个人剧壮族学生各方面的实际进行改革;如何结合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采取更为灵活的形式办学;如何根据壮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展教育活动;如何根据壮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继承和发扬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丰富多彩的教育,使学生健康的成长等,总之,既要开放,又要保持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并使之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为灿烂的壮族教育。
2.既要重视壮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紧密结合,又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壮族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用现代化的外来文化代替民族文化,这不是真正地教育成功。壮族教育不仅要突出民族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更要大力弘扬勇敢善良、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将优秀的壮族优秀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发展民族教育就是要培养更多的具有民族责任意识的少数民族人才,使现代教育同民族传统教育互相促进,和谐发展。在壮族地区,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更应该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样才能使壮族现代教育同民族传统教育有效衔接在一起,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必须把发展师范教育放在优先地位,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又为教育之本,没有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而又稳定的师资队伍,教育事业要很好地发展是不可能的。目前,壮族地区教育质量差,其根本问题就在于师资队伍跟不上。对于这个问题,自治区、州、县多年来都在努力去解决,但由于留下来的负荷太重,光靠地方一时恐难以解决,中央应给予大力帮助,如增拨师范培养和培训经费、增加培训设备等等。当然,地方对于可解决的问题也应即使给予解决。如自然减员指标由教育部门掌握的问题、适当放宽山区学校师生编比问题、教师福利待遇问题、每年划拨一定量的劳动指标把一部分合格的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的问题、办好教育学院和进修学校、办好师资培训中心等等。
参考文献
1.李彦福,何龙群.壮族教育史略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4(3):86-94
2.李彦福.壯族教育发展概略[J].广西教科所,2009:909-912
3.佟欣.壮族当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衔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213-216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双向趋势下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及转型研究(201910398041)。
(作者单位:宁德师范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