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麦病害防治问题与对策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防治其病害发生对提高整体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小麦病害产生的几个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对小麦的病害中的白粉病和纹枯病的病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17-02
  
  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变和密植、灌溉、施肥量的增加及全球性气候频繁变化等原因,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进入了高峰期。虽然随着小麦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但其危害仍很严重,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己成为小麦生产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1小麦病害产生主要原因
  1.1土壤养分的不平衡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肥沃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的基本保证。土壤养分的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小麦生长的不同,在肥力供给不充足的条件下,更容易产生各种病害。保持小麦体内各必需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保证作物正常生育,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的关键,当然,也是获得优质高产的保障。
  1.2小麦品种布局不合理
  小麦生产中大多数农民及基层干部片面重视小麦产量,一昧追求高产,基本不考虑抗病品的合理搭配,品种布局单一,导致优良品种的品质退化。加之小麦病害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化,所以一旦遇到雨水较大的年份,极易造成小麦病害大发生,损失严重。
  1.3植物病害种类和危害严重程度不断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新作物和新品种不断被引进和大面积种植,原来发生较轻的病害如小麦颖枯病、小麦全蚀病也在局部麦田和品种上严重发生,对小麦生产产生很大影响。
  1.4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
  目前国内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产量较高,但抗病性普遍较差,因多数小麦品种杭病性不强,尤其抗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和小麦全蚀病的品种少见,对多种病害具有抗性的更难看到,给综合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带来不便。
  1.5片面强调化学防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未能得到很好贯彻
  农民甚至不少农技人员在生产上防治病害主要依靠农药,片面强调化学防治,误认为化学防治措施简单,药效来得快,防治效果好。打药在不少人眼里成为病害防治的代名词,而对于在植物病害防治工作中本应扮演重要角色的农业防治(包括合理轮作、无病种子、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灌水、田间卫生等)和生物防治等措施未能很好地发挥应有作用。
  1.6生物防治产品较少,推广普及率低
  生物防治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今后应大力推广和提倡的防治措施。虽然一些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农抗120等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与化学防治相比,目前生物农药产品少,推广力度小,防效不够稳定,农民不容易接受,导致生物防治措施推广普及率较低,在生产上占的份额很小,与农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
  1.7农民对植物病害知识掌握不够,防治效果差
  我省广大农村科技普及工作尚待加强,许多农民对病害发生规律不了解,在防治上缺少预见性,往往等病害普遍发生后才开始防治,贻误了防治最佳时期,造成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病害发生后盲目使用农药,对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强植株杭性,搞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数量等措施采用较少,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浪费。
  2小麦病害的防治措施
  在我国,由于受气候和土壤的影响,小麦病害多而广,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根腐病和黑穗病。本文从最常见的白粉病和纹枯病的防治进行分析。
  2.1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近年来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田群体密度加大,小麦白粉病发病逐年加重。小麦受害后,呼吸作用提高,蒸腾强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麦叶片早枯,分孽和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1)症状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有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叶早期变黄,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缩不能抽穗。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关系密切。当气温在15-20℃、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凡雾大露重、早春气温上升病害严重,并且田间湿度大则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过多,小麦生长过旺,群体密度过大,密不透风,田间湿度大,植株幼嫩,抗病力低,也很容易发生白粉病。
  (2)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丰产品种,可有效抑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目前应以选育成株期具有抗病性的品种为主。
  ②麦收后及时铲除各种场合的自生小麦,消灭初期侵染源。
  ③合理密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④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配方施肥,适时排灌水。
  ⑤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在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或病情指数达5%-8%时,即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加“天达2116”壮苗灵兑水30千克,在早春喷洒一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并可有效防治冻害兼防治条锈病和白粉病。在发病较多的地区,可以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12%拌种,控制秧苗病情,减少越冬菌量,减轻发病,并能兼治散黑穗病,如果加入相同量的浸拌种型“天达2116”效果会更好。
  2.2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以土传为主,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近的病株残体上越夏和越冬,它随温度的变化有所抑制。
  (1) 症状小麦在各个生育期都可受害。小麦发芽时感染常引起烂芽,麦苗不能出土;苗期感染,在土表附近产生褐色条斑,甚至造成黄苗、死苗;拔节以后病株基部叶鞘上形成不规则云纹状褐色病斑,茎基部呈现花秆状,病斑可深入茎壁,条件适宜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白色至黄白色菌丝体和黄褐色菌核,病部纵裂,造成花秆烂茎,菌核易脱落。病株植株矮小,易倒伏,不抽穗或结实不良,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
  (2)防治方法
  ① 选用较抗、耐病的品种。
  ② 增施有机肥,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排水。
  ③ 加强田间管理,减轻气候的影响。
  ④ 药剂防治: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或天达裕丰30克加“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50克,兑水45-60千克喷雾,或兑水300-450千克泼浇,或兑水15-25千克低量喷雾,第一次在返青后病株率达5%-10%(一般在三月中旬前后)喷药,第二次用药在第一次用药后15天施用,可有效防治本病。
  参考文献:
  [1]周国勤,张应香,张杰.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明安徽农业科学,2006,(15)
  [2]张弊,郝跟娣,蔡浩勇,杨素梅,薛峰.12.5%粉哇醇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01)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东河君来上海枉遇敝舍,畅谈印艺,殊为欢快。这次他又专程赴沪滨,出示了他的近作印稿, 追秦抚汉,工放两宜,面目多方,心裁别运,甚为赞佩。论印之际,他又叙说了这几年的追求,并嘱咐我为他的印集写几句话。艺格反映人格,人格铸就艺格,知其人,读其印,我感到有一种冲动,一种责任,理当发表一点看法。  透过东河印人及其印作,我欣赏的至少有以下三点:  我欣赏东河君转益多师、择善而从的治学方法。他的治印有
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和支撑其他产业发展,并在产业结构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的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其所带动的其他产业的发展,构成了整个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因此,主导产业
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生产管理技术的现状,描述了新一代工厂自动化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新一代工厂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的实施框架,并详细介绍了
计划生育是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任务、新内容和新要求。妇产科医生如何根据新任务、新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服务工作,这是医院管理者和妇
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法律的施行开启了用法制化手段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为石嘴山市消除麻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全市消除麻疹各项工作与措施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石嘴山市麻疹报告发病率为9.4/100万;以市为单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