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以便更好的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采用便利的抽样方法,选取385名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为199名,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为186名,分别进行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应用的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收集的数据全部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试验组护士的职业倦怠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工作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减低护士职业倦怠。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此次活动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规范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监管,切实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优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护士作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体,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为患者实施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无疑中加重护士的工作负担,再加上目前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更增加了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2]。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而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好坏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进行本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某综合医院385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纳入标准:(1)具有执业护士资格;(2)在病房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
1.2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进行一般资料、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查。
2.研究工具
2.1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由Maslach和Jackson1986年编制护士职业倦怠量表[3],共3个维度22个条目,采用Lierts7级评分法,从“从来没有”、“极少”、“偶尔”、“有时”、“经常”、“极多”、“每天都有”分别给予0,1,2,3,4,5,6分。3个维度分别是“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经预实验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9。说明量表的可信度较高。
2.2 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
曹颖[4]编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此量表共有9个维度62个条目。采用Lierts 5级评分法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5分。总体工作满意度及9个维度按照均值分为3个水平:1-2.33为低水平,2.34-3.66为中等水平,3.67-5为高水平。
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全部经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等统计推断。
4.结果
表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两组护士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得分情况比较(x±s )
维度 实施前 实施后 t P
情感衰竭 21.84±8.06 21.62±10.05 1.81 1.23
去人格化 11.88±3.61 11.48±4.94 0.95 1.36
个人成就感 31.09±7.22 19.99±7.07 7.33 0.01
工作总体满意度 3.27±0.58 3.48±0.67 3.37 0.04
5 讨 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试验组护士的职业倦怠维度得分明显降低,而工作满意度总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是在2010年开始启动并实施的,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护士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强调人性化服务,逐渐向无陪护病房转变,将责任制护理的工作模式在病房铺开。同时,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接受一个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改变的传统的功能制护士对患者进行间断性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护士能感觉到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学习知识的热情,而且还可以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进一步提高自己个人的职业素质,更有利于护理专业的未来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锻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护士由单纯的执行医嘱和简单的操作向智能型护士转变,进而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使社会和患者均得满意,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以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更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变了原有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医院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科室,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配备,使床护比达到1:0.4,同时,还简化了护理病历的书写,降低了护士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再加上优质护理服务将转变了原有的排班模式为连续性弹性排班,减少了护士连续频繁的倒班现状,增加了休息时间,满足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提高了护士成就感、降低了护士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等.优质服务管理在临床护理中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1,(7):95-96.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11):645-649.
[3] Maslach C, Jack son SE. The measurem ent of experien ced b urnout[ J] . J ournal of Occupation al Beh avior, 1981, 2( 5) : 99- 102.
[4]曹穎,于艳秋.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4):56-58.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借鉴;以便更好的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采用便利的抽样方法,选取385名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为199名,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为186名,分别进行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应用的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收集的数据全部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试验组护士的职业倦怠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工作满意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减低护士职业倦怠。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此次活动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规范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监管,切实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安全、优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护士作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主体,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为患者实施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无疑中加重护士的工作负担,再加上目前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越来越大,更增加了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2]。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而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好坏有很大影响,因此如何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进行本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某综合医院385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纳入标准:(1)具有执业护士资格;(2)在病房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
1.2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进行一般资料、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的调查。
2.研究工具
2.1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由Maslach和Jackson1986年编制护士职业倦怠量表[3],共3个维度22个条目,采用Lierts7级评分法,从“从来没有”、“极少”、“偶尔”、“有时”、“经常”、“极多”、“每天都有”分别给予0,1,2,3,4,5,6分。3个维度分别是“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经预实验测得该量表的Cronbach’a系数为0.89。说明量表的可信度较高。
2.2 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
曹颖[4]编制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此量表共有9个维度62个条目。采用Lierts 5级评分法从“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1-5分。总体工作满意度及9个维度按照均值分为3个水平:1-2.33为低水平,2.34-3.66为中等水平,3.67-5为高水平。
3.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调查所收集的数据全部经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等统计推断。
4.结果
表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两组护士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得分情况比较(x±s )
维度 实施前 实施后 t P
情感衰竭 21.84±8.06 21.62±10.05 1.81 1.23
去人格化 11.88±3.61 11.48±4.94 0.95 1.36
个人成就感 31.09±7.22 19.99±7.07 7.33 0.01
工作总体满意度 3.27±0.58 3.48±0.67 3.37 0.04
5 讨 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试验组护士的职业倦怠维度得分明显降低,而工作满意度总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是在2010年开始启动并实施的,改变了传统的护理模式,护士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更加注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强调人性化服务,逐渐向无陪护病房转变,将责任制护理的工作模式在病房铺开。同时,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接受一个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整体护理,改变的传统的功能制护士对患者进行间断性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把患者看成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护士能感觉到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应用,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护士学习知识的热情,而且还可以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爱。进一步提高自己个人的职业素质,更有利于护理专业的未来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锻炼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护士由单纯的执行医嘱和简单的操作向智能型护士转变,进而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使社会和患者均得满意,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可以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更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变了原有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医院对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科室,增加了护理人员的配备,使床护比达到1:0.4,同时,还简化了护理病历的书写,降低了护士的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再加上优质护理服务将转变了原有的排班模式为连续性弹性排班,减少了护士连续频繁的倒班现状,增加了休息时间,满足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提高了护士成就感、降低了护士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宫培艳,陈翠杰,孔祥茹等.优质服务管理在临床护理中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1,(7):95-96.
[2]李小妹,刘彦君.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11):645-649.
[3] Maslach C, Jack son SE. The measurem ent of experien ced b urnout[ J] . J ournal of Occupation al Beh avior, 1981, 2( 5) : 99- 102.
[4]曹穎,于艳秋.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