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眼底和视野出现特征性青光眼损害,而眼压始终正常的一种状态.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分类上被认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个亚型,迄今有关其视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压力因素、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免疫调节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方面。
【机 构】
:
421001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518040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眼科医院,421001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518040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眼科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眼底和视野出现特征性青光眼损害,而眼压始终正常的一种状态.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分类上被认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个亚型,迄今有关其视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压力因素、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免疫调节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方面。
其他文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为现今种子细胞研究关注的热点,是因为BMSC取材方便,可通过穿刺获得,创伤小,取材后并发症少,细胞培养增生快,在体内外特定环境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近年来大多研究关注的是BMSC的分离培养鉴定、诱导分化、生物学特征、归巢机制及全身难治性疾病的治疗,而对于BMSC的免疫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
传统观念认为,出生时人体就已拥有了终生的胰岛β细胞,β细胞是不能通过自我复制再生的,因而人们一直将胰腺内分泌细胞来源的研究焦点集中于寻找胰岛干细胞上.现有证据表明,β细胞群是动态变化的,终末分化的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再生.了解β细胞的增殖再生机制,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上皮细胞永生化是体外研究不同阶段癌变过程中各类分子事件时空效应的良好模型 ,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为阐述肿瘤发病机制打下基础。近年来 ,利用DNA致瘤病毒瘤基因产物灭活细胞
过去的100年,科技进步为外科领域带来了众多新器械、新技术、新观念,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兴未艾.光学技术、微型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微创外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遥控机器人手术、经自然孔道手术和新型手术导航系统将在不远的将来进入临床,使微创外科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回顾了微创外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
目的 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常见部位和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已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22例,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统计治疗期
目前干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眼部手术,无论眼前段、眼后段、还是眼睑手术,术后的干眼不适表现逐渐受到眼科医生的关注.干眼症状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手术满意度,而手术方式、切口的选择、持续时间及围手术期用药是术后干眼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改善手术方式,关注围手术期用药等是预防手术后干眼的有效措施。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lf-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Elf-1与卵巢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1例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3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lf-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23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lf-1阳性表达15例(65.22%).Elf-1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χ2=6.54,P<0.05),与患者的年龄、F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远程外科(computer-assisted telesurgery,CATS)技术在食管外科领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已报道的CATS辅助抗反流手术已达200余例,贲门肌层切开术130余例.另外,还有人进行过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及食管癌切除等方面的尝试.CATS辅助食管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方法,尽管在手术技术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在手术效果方面尚存一些争议,但具有许多开放式手术和
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是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该技术将去除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到去除全部基质的植床上,以期望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术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DALK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关键步骤是暴露后弹力层.暴露后弹力层的方法经历了直接分离法、基质无菌空气辅助分离法、水分离法、黏弹剂法、大泡技术
目的 分析江宁地区近2011 ~2016年459例急性肾盂肾炎致病菌的流行病学与细菌谱,为临床用药选择做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内科459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致病菌、药敏及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