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愈合后的X线分型与术后再骨折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2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7例Crawford Ⅳ型CPT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21例;左侧CPT 37例,右侧CPT 30例;伴有胫骨近端发育不良12例。56例患有神经纤维瘤病1型,手术时中位年龄2.8岁(0.6~11.2岁)。根据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实现胫骨假关节愈合2年时胫骨假关节愈合区域横断面积与胫骨假关节愈合区域移行区横断面积的比值大小,分为肥大型组、中间型组、萎缩型组,比较3组患儿再骨折的发生情况。
结果肥大型组有38例CPT患儿,其中发生再骨折5例,再骨折发生率为13%;中间型组有21例CPT患儿,其中发生再骨折3例,再骨折发生率为14%;萎缩型组有8例CPT患儿,其中5例发生再骨折,再骨折发生率为5/8。中间型组患儿的再骨折发生率比肥大型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萎缩型组患儿的再骨折发生率比肥大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萎缩型组患儿的再骨折发生率比中间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肥大型组患儿的不再骨折累积生存率比萎缩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型组患儿的不再骨折累积生存率比肥大型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型组患儿的不再骨折累积生存率比萎缩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实现胫骨假关节愈合后表现为肥大型、中间型者,其再骨折发生率比表现为萎缩型的患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