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历资料
患兒,男,2岁4个月,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左耳根肿痛,热峰值达39℃,到当地卫生院诊治,予输液,在此过程中出现抽搐1次,2011年5月4日就诊,以流行性腮腺炎收治。查体:T 39.8℃,P 110次/分,R 30次/分,神清,检查合作,左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呈弥漫性肿大,触痛无波动感,咽充血,左侧腮腺管口红肿,无溢脓,颈软,心肺腹无异常。询问病史:患儿居住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且有该病密切接触史。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6×109/L,XCRP 258.5mg/L,颈部彩超报“左侧腮腺明显增厚,回声偏低”,初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给抗病毒治疗3天,患儿持续高热,左侧腮腺红肿明显,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复查血象WBC 16.6×109/L,请口腔科医师会诊考虑化脓性腮腺炎,建议行切开引流,但家属拒绝。立即调整治疗,使用两联抗生素治疗4天后热退,左侧腮腺肿痛减轻,局部出动波动感,复查颈部彩超报“腮腺脓肿形成可能”。1周后脓肿自行破溃流出,1个月后仅见左耳后1cm大小的瘢痕。
讨 论
此病例较为特殊,诊断思路局限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腮腺肿胀,作出流行性腮腺炎诊断,忽略了化脓性腮腺炎个案。在病初以单侧腮腺弥漫性肿胀为临床特征,伴高热,局部触痛,腮腺管口红肿无溢脓,血象不高,彩超无特异性,与流行性腮腺炎无异,但经抗病毒治疗3天后热未退,腮腺肿胀加重,局部皮温升高,皮肤发红,复查血象升高,经使用抗生素后病情好转,感染局限,查阅文献有类似报道。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能忽视对化脓性腮腺炎的认识判断,需同行警惕。此病例不排除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化脓的可能。
患兒,男,2岁4个月,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左耳根肿痛,热峰值达39℃,到当地卫生院诊治,予输液,在此过程中出现抽搐1次,2011年5月4日就诊,以流行性腮腺炎收治。查体:T 39.8℃,P 110次/分,R 30次/分,神清,检查合作,左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呈弥漫性肿大,触痛无波动感,咽充血,左侧腮腺管口红肿,无溢脓,颈软,心肺腹无异常。询问病史:患儿居住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且有该病密切接触史。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6×109/L,XCRP 258.5mg/L,颈部彩超报“左侧腮腺明显增厚,回声偏低”,初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给抗病毒治疗3天,患儿持续高热,左侧腮腺红肿明显,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复查血象WBC 16.6×109/L,请口腔科医师会诊考虑化脓性腮腺炎,建议行切开引流,但家属拒绝。立即调整治疗,使用两联抗生素治疗4天后热退,左侧腮腺肿痛减轻,局部出动波动感,复查颈部彩超报“腮腺脓肿形成可能”。1周后脓肿自行破溃流出,1个月后仅见左耳后1cm大小的瘢痕。
讨 论
此病例较为特殊,诊断思路局限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腮腺肿胀,作出流行性腮腺炎诊断,忽略了化脓性腮腺炎个案。在病初以单侧腮腺弥漫性肿胀为临床特征,伴高热,局部触痛,腮腺管口红肿无溢脓,血象不高,彩超无特异性,与流行性腮腺炎无异,但经抗病毒治疗3天后热未退,腮腺肿胀加重,局部皮温升高,皮肤发红,复查血象升高,经使用抗生素后病情好转,感染局限,查阅文献有类似报道。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能忽视对化脓性腮腺炎的认识判断,需同行警惕。此病例不排除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化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