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在生物教学中的疑难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减数分裂是生物考试内容中的重点之一,它不单是生物生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还是遗传两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学生在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针对难点问题,教师还应该做适当深入和细化的讲解。
  关键词:减数分裂;染色体;基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92-02
  减数分裂与生物遗传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没有了减数分裂,单单的去提遗传定律或者理解遗传定律,会觉得空洞、没有说服力,更是有了缺少根基之感。但是减数分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概念复杂、数量变化较大、行为变化复杂,等等,这些都让学生很难直观的去了解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想一些办法来让学生们能更好的掌握本知识点。本文就减数分裂教学中常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疑惑做了归类,并就具体问题也做出了适当的解决。
  一、同源染色体的判定
  对于同源染色体的定义有两种:①减数分裂时看到的两两配对的染色体;②有丝分裂中期看到的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的两个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特性及其相似,无论是在形态、大小,还是在结构上,而一个出自父本,一个出自母本,可能是最明显的区别。学过生物的人都应该清楚,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一定的,所以,它们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也是一定的。比如,我们常见的豌豆,它就有14条染色体,相对应的就有7对同源染色体。对遗传重组起到重大作用的是它们不同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能进行交换,并且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性细胞中去。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对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判断,往往处在模棱两可的境地,这主要还是在知识理解上的偏差和日益形成的错误意识导致的:①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存在于有丝分裂图像中;②只要两条染色体相同,该细胞必然含有同源染色体;③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才是同源染色体。面对这几个方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解释和引申。
  1.从概念进行辨析。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老师最应该做的第一步就是,从基本概念上帮助学生分析与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本质。学生们从同源染色体的特性中了解到,它们的大小、形态相同,就很片面的认为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就是同源染色体。基于此,教师们必须让学生们明白,判断染色体的关键是看它们能不能两两配对。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加深理解,也可以提出一个同源染色体的话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学习,教师作以辅助。
  2.从形态来判断。对于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是否含同源染色体的判断,学生用原已形成的思维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去判定。这时教师可以解答大家的疑惑:有个别一对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不能证明任何问题,只有在出细胞中存在了两两相同的染色体,才能断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3.根据颜色来判断。一般在细胞分裂图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一般被绘制为大小相同、颜色各异(一黑一白)的形态。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画细胞分裂图时,要特别强调同源染色体颜色的对比,这样他们就会知道如何根据颜色判断同源染色体。
  二、染色体上基因的分布情况
  等位基因是基因的一种,它的产生来自于基因突变。等位基因常常用相对应的大写或者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它是位于一堆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部分同学就会认为同源染色体中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为等位基因。这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解释:只能说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因为还存在是相同基因的可能,所以不能武断。基因还有一种类型就是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它将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那么将不能自由组合。另外,学生往往认为同一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不同,是因为基因突变造成的。老师必须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的分析:就从姐妹染色单体所含DNA来源说起,以细胞分裂图为介质,让学生从DNA复制的角度分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基因不同的原因,最后总结为,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导致了此结果。
  三、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
  1.概念中的认识误区。染色体组,往往被同学们认为是,只要一对同源染色体或者任意数量的非同源染色体即可。这种知识概念上最根本的错误,老师在纠正的时候,要先让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自己的错误,然后老师可以画出雌雄果蝇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再让学生结合染色体组的概念,解析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会让学生很透彻的了解自己的错误所在,又即时改正了错误观念。
  2.计算方法。染色体组的计算方法很多,主要是以细胞图形为载体进行考察的判断。笔者建议判断方法从简为宜,面面俱到的教给学生各种方法,只会导致学生解题思路的混乱,其实,教师只要抓住分析染色体的形态这一点即可。比如,上面提到的果蝇染色体组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加画几条,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染色体组的变化和总结染色体组计算方法。最后总结出:某一种同源染色体有几条,染色体组的数量就有几个;若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3.与染色体数变化的关系。有关染色体数的变化,学生会觉得很熟悉,而变成染色体组数变化的试题,学生们往往会倍感陌生。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用类比推理法,借助于细胞图像的观察,来分析两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它们在细胞分裂期同递增、同递减:如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均加倍,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者同时减半。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对减数分裂中这些常见问题进行重点剖析,及时纠正,就能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此理解的也更加透彻,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钓鱼岛列岛问题无法得到合理解决的关键因素是,日本不仅否定中日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和否认"搁置争议"的存在,而且为强化对钓鱼岛列岛的"管理和管辖",采取了"国有化"钓鱼岛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大学应用写作课程也要顺应变革。该文从新媒体时代应用文改革的原因、应用写作新特点和应用写作教学实践三方面进行探索,指出当下应用
ATV全地形车车架作为重要的承载部件,其动态特性是决定车辆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模态分析可计算车架固有频率,结合主振源发动机的频率,改进车架的结构,避免共振情况的发生。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目前IP网络的核心技术,MPLSVPN也将成为构建VPN网络的主流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VPN的产生背景,接着对MPLSVPN的体系结构作了详细的阐述,包括MPLS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和MPLSVPN的工作过程,最后介绍了MPLSVPN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有限元法是在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先进CAE技术,在各领域的设计、科学计算与分析中均得到了有效应用,将诸多复杂设计问题、分析问题成功解决,故其已发展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