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因何成了第一人称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梳理】
   翻译文言语句,常会遇到一些固定结构(或称固定格式、凝固结构等),如果不能准确地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就很难把握句意,真正读懂文言文。因此,了解常见文言固定结构的意义及用法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例如:
   (1)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子取其麋鹿,以閑敝邑,若何?(《殽之战》)
   (3)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4)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5)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句中的“奈何”,意思是“怎么办”,(2)至(4)句中的“若何”“如何”“何如”意为“怎么样”,(5)句中的“如……何”可解作“把……怎么样”,(6)句中的“孰与”是“与……比较,哪一个……”的意思。一般地说,“奈何”“奈……何”“若……何”,可解作“怎么办”“把……怎么样”“拿……怎么办”“怎么”,而“若何”“如何”“何如”一般解作“怎样”“怎么样”“怎么”等,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
   二、表反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例如:
   (7)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8)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何……之有”可译作“有什么……”,“何功之有”即“有什么用处”,是反问句。其用法特点是:何+名词+之+有。“何以……为”“何……为”可译作“做什么”,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什么”,“为”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何以文为”译为“要华美做什么呢”。“何辞为”译为“要告辞做什么呢”。“不亦……乎”译作“不是……吗”。“不亦乐乎”译作“不是很快乐吗”。
   三、表测度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例如: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1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得无……乎(耶)”“无乃……乎”均可译为“恐怕……吧”,都表示推测、估计。“得无异乎”译为“恐怕不同吧”,“无乃不可乎”译为“恐怕不可以吧”。只是例(11)的末句除了表测度外,还带有委婉否定的意味。
   老子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位,乃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尊他为“太上老君”。
   “老子”作为称谓,一开始是老年人的自称,相当于“老夫”。宋词里,苏轼的《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词云:“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吴江观雪见寄》词云:“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苏、辛写词时年纪都很大,故自称老子。在古典小说里,这种用法也屡见不鲜。
   从老年人自称,“老子”又有了泛指老年人的意思。《江表传》里有:“足以惊骇老子(指曹操)否?”白居易也有《晚起闲行》诗曰:“皤然一老子,拥裘仍隐几。”
   “老子”的第四层意思,则是父亲的俗称,见于《宋书》和陆游的《老年庵笔记》。
   “老子”的这四层含义互相影响,才有了今天的第一人称称谓。道家和道教在民间底蕴深厚,人们崇敬老子,故以其为称呼,此其一。其二,中国人好倚老卖老,即使年轻人有时也喜欢故意装成熟,这就使得“老子”这个老年人自称和泛称有了更适合的语言土壤。其三,在国人心里,冒充别人的长辈,是十足的占便宜,这种心态也让“老子”这个称谓使用更加广泛了。
其他文献
炮火炸毁了楼宇、桥梁、公路,却炸不毁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血脉。   陈寅恪85岁的老父亲,爱国诗人陈三立听闻山河破碎、北平沦陷,发出了“苍天何以如此对中国也”的悲叹,拒绝服药进食,以死明志。   为了不为沦陷区的日本人做事,陈寅恪不惜放弃眼睛的治疗,南迁昆明,最终失明。   金岳霖在遗失了他倾注几十年心血写成的70万字书稿后,又拿起笔从头再来。   闻一多在国家危难之时,慷慨陈词,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
期刊
很多时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是缺少诗意,而是缺少充盈诗意的心灵。   “上帝啊!我把一切都给了你,你还要什么?”少年派在暴风雨中怒吼。这一吼问出了无数人的心声。鲁妈二十年后再见周老爷,林黛玉吐血而亡,宝玉迫于无奈还是娶了宝钗,摩西三进三出埃及……命运如此捉弄人,调皮的上帝,你到底要什么?“我要你臣服。”勇气是上帝送给年轻人的礼物,到人老了,他无情地收回。每个人都不愿
期刊
2018年10月30日下午,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谈到金庸,人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成长经历中都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铭刻了抹不去的精神信条。   武侠小说脱胎于流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其通俗性未能被主流文化认同。但金庸小说何以进入
期刊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   侠,是几乎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山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年少轻狂之时,谁没做过一场大侠梦,幻想自己行走于江湖之中,行侠仗义、惩奸除恶、万民颂扬,在身后留下美名传说。   中学时藏于书斗中的“闲书”,总少不了武侠小说。古龙风流、放荡不羁,却总少了些侠之大义;梁羽生淡泊、温和儒雅,却似少了
期刊
大家都有名字,每天也都会把自己的名字、小伙伴的名字挂在嘴边,写于笔尖。那么,什么是名字呢?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跟姓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既代表自己又区别于别人的符号,这就是名字。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是一个概念,可是对于我们的祖辈以及更久远的人而言,名字包括名和字两部分,具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时代,名和字还有不同的特点。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名字的故事吧!   什么是名呢?古人是这样解释的:名,上面
期刊
【阅读导航】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在香港病逝,享年94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网友纷纷留言,一字一句,回忆着他的经典作品,表达着悼念之情。金庸,本名查良镛,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笔名“金庸”出版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其作品更是屡屡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经久不衰。有人说,如果古龙的江湖
期刊
偶然看到朋友圈里被频频转发的一幅书法作品,与众不同的是,这些字全是“空心体”,让人叹为观止。于是怀着好奇心查找作品主人的资料,得知他是山东日照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在6岁那年偶然接觸了空心字,此后一直没有停止过练习,至今已经坚持了40多年。   最开始,他学习空心字完全是因为兴趣。后来,随着墙壁装饰图文标语的兴起,他的兴趣开始派上了用场,由于有着独特而扎实的基本功,他不管是美术字黑体毛体综艺体都能写。
期刊
少年行  李 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  王 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赏析】   在古典诗歌史上,以“少年”为题材来歌咏少年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的诗作不乏其篇,其中以李白、王维诗作中所塑造的少年形象最为人所称道。李白和王维都曾以《少年行》这一乐府旧题,写下了歌咏少年的组诗。上面所选的两
期刊
【文题展示】   北方的苹果为了运往南方销售,必须在其还很生涩时采摘,因为熟透的苹果在长途运输中很容易腐烂;酿酒师发现,既要灭菌又要保持香味,葡萄酒加温到55摄氏度味道最醇厚,温度再高香味就没有了……   是呀,如果迎春花要等到阳光明媚时才开放,就会误了占尽春季的天时;如果创业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动身,就会误了占领制高点的先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
期刊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彩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之意。   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耀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