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设疑”和“释疑”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适时设疑;如何释疑;激发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索欲的激发,以此来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遵循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化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设疑优化课堂,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设疑,就是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并用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问题即设疑,教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即释疑。那么,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呢?
首先,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当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I(OH)3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就会有目的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研读教材的习惯。
其次,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讲解“氨气喷泉实验”时,设问:氨气为什么会产生喷泉?若换成O2或H2,能产生这种现象吗?另外,举例哪些气体与液体作用可能会产生喷泉?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这就做到了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次,应在关键处设疑。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深度和驱动力,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一直处于学习的不满足状态,从而保持一种积极的、旺盛的探索欲望。如:有机物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增强其探索性,以便更好掌握知识,问题可设置为:1、配制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为什么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反之会如何?2、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混合为何要加热?不加热会不会反应?3、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如何?原子组合情况如何?若不重视设疑,不注意每一环节的探索过程,轻决地演示实验现象,或结论性地告知学生,那么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是不会深刻的,可能会认为把新制Cu(OH)2与乙醛混合即产生砖红色沉淀,而忽略加热条件;对反应方程式中原子组合情况、物质变化情况也会有无从下手之感。所以应把教学中每一目标的突破都不时会有问题抛给学生,牵动他们究根问底。这样既可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又可发挥知识场的引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质疑与释疑的过程,应该由什么、为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等前后连贯的问题所组成。如,在进行“原子结构”的教学时,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1、既然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核的质量又远大于电子,电子为什么没被吸进原子核内?2、电子绕核运动和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本质上是否相同?3、原子核外的多个电子是一起在核外某一处运动,还是分散在核外不同距离处运动?4、某一具体元素如镁的核外电子排布由第一层到第三层,为什么是2、8、2而不是2、7、3或2、107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必能引起学生的定向反射,诱发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所以,用连贯的“问题”编排教学过程,就是引起注意,激发思维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1、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并随机抽查学生的“问题”,督促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教学过程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问题可问。3、课后,布置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疑,应该围绕教學目的,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问在学生的有疑处、渴望求知的需要;于学生无疑处激疑,唤起学生新的求知需要。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中受到启迪和锻炼。设计的问题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即所谓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课堂设疑应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答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同时应重视设疑的密度、节奏和其它教学方式的配合,力求问题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贯”。化学教师通过设疑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刺激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适时设疑;如何释疑;激发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探索欲的激发,以此来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遵循中学化学教学法,研究化学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采用设疑优化课堂,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设疑,就是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并用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所以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问题即设疑,教学的核心就是解决问题即释疑。那么,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呢?
首先,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当学生的思维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I(OH)3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铝究竟是酸还是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材,就会有目的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研读教材的习惯。
其次,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讲解“氨气喷泉实验”时,设问:氨气为什么会产生喷泉?若换成O2或H2,能产生这种现象吗?另外,举例哪些气体与液体作用可能会产生喷泉?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常见气体的性质与压强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这就做到了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疑于趣味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再次,应在关键处设疑。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深度和驱动力,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一直处于学习的不满足状态,从而保持一种积极的、旺盛的探索欲望。如:有机物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增强其探索性,以便更好掌握知识,问题可设置为:1、配制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为什么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反之会如何?2、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混合为何要加热?不加热会不会反应?3、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降情况如何?原子组合情况如何?若不重视设疑,不注意每一环节的探索过程,轻决地演示实验现象,或结论性地告知学生,那么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是不会深刻的,可能会认为把新制Cu(OH)2与乙醛混合即产生砖红色沉淀,而忽略加热条件;对反应方程式中原子组合情况、物质变化情况也会有无从下手之感。所以应把教学中每一目标的突破都不时会有问题抛给学生,牵动他们究根问底。这样既可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又可发挥知识场的引力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质疑与释疑的过程,应该由什么、为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等前后连贯的问题所组成。如,在进行“原子结构”的教学时,创设这样一组问题情境:1、既然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核的质量又远大于电子,电子为什么没被吸进原子核内?2、电子绕核运动和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本质上是否相同?3、原子核外的多个电子是一起在核外某一处运动,还是分散在核外不同距离处运动?4、某一具体元素如镁的核外电子排布由第一层到第三层,为什么是2、8、2而不是2、7、3或2、107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必能引起学生的定向反射,诱发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活动。所以,用连贯的“问题”编排教学过程,就是引起注意,激发思维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质疑。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1、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让每个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并随机抽查学生的“问题”,督促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教学过程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问题可问。3、课后,布置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疑,应该围绕教學目的,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问在学生的有疑处、渴望求知的需要;于学生无疑处激疑,唤起学生新的求知需要。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中受到启迪和锻炼。设计的问题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即所谓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课堂设疑应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答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同时应重视设疑的密度、节奏和其它教学方式的配合,力求问题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贯”。化学教师通过设疑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刺激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直接牵动着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