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钩沉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较少,十分珍贵。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该馆从发掘发现、收藏研究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历程。该罐是国内所存元青花大罐中唯一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的珍品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青花罐;发掘出土;研究价值;文化内涵
  700年前的浴火重生,挣得今生倾城的幽蓝。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创了中国瓷器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全新时代,元青花瓷也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成为了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1 国宝印迹
  藏家常说“元青花可遇不可求,能得一片足矣”,可见元青花瓷器的稀少和珍贵。据不完全统计,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不足400件,国内元青花的收藏量不到200件,且以中小型器物居多,大型完整器较少。在弥足珍贵的元青花瓷器中,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就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在该馆历史文物展厅,观众常常被一件釉色纯正、色彩艳丽、器形饱满的大罐深深吸引,驻足不前,这件文物就是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该罐高29厘米,口径22厘米,腹径35厘米,底径19厘米,直口圆唇,短颈圆肩,鼓腹平底。在光洁莹润的釉面下,分段饰以精美的传统花卉图案,颈部绘有一周缠枝栀子花叶纹,肩部饰有缠枝石榴花纹,腹部为富丽雍容的缠枝牡丹花纹,下腹部饰有变形仰莲瓣纹和卷草纹。各组图案之间以两道淡蓝色弦纹为界,层次分明,构图完美,彰显了元青花瓷器大气简洁、富丽雄浑、气魄宏伟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了“至正型”青花瓷青翠浓艳、浑厚凝重、浓淡相映的文化特征。该瓷罐也以其卓尔不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青花瓷初现于唐宋,成熟于元代。元青花在景德鎮烧制成功后风靡天下,成为红极一时的热销瓷器。不知是景德镇窑成就了元青花瓷的华丽,还是元青花瓷赋予了景德镇瓷都的美誉。色泽艳丽的元青花瓷器源源不断从景德镇窑场烧制而出,通过各种交通渠道销往各地。地域辽阔的元朝民族交往广泛,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空前发达,各类商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元青花瓷器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外销瓷器。由于元青花瓷器以出口为主,所以国内留存使用量较少,故而流传存世的元青花愈显珍贵。那么收藏于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究竟是如何被发现,又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身世呢?这不得不提及包头南郊的一个古镇——麻池。
  当年,麻池镇的燕家梁地区是云内州的一座大型集镇,紧靠黄河,连接土默川平原和后套平原,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和对外贸易的重要驿站。车水马龙的燕家梁云集着南来北往的各地商贾富户,经济繁荣、交通便捷,通往漠北的商道深入西伯利亚,直通欧洲、西亚等地。精美的景德镇元代青花瓷从千里之外的南国、中原地区运达燕家梁,在这里整顿中转重新起航,销往西亚各国。晶莹剔透的质感、色彩艳丽的青花受到许多阿拉伯国家皇室贵族的追捧,销量不断攀升。据载,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和伊朗国家博物馆现存元青花就达80余件,可见元青花在当时是欧亚各国皇家贵族钟爱的热门瓷器。随着国内各地工艺精湛、款式多样的瓷器源源不断地汇集于此,转辗销往国外,燕家梁地区也成为国内各大窑口出口瓷器的集散地和对外贸易的中转站。
  2 重现天日
  元朝末期,受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影响,燕家梁地区的富商大户先后离开了他们苦心经营生活的生财之地,部分带不走的精美实用器和装饰器物被就地封埋,待日后重回家园后启封销售。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转眼间600多年过去了。1972年的一个深秋,包头市郊区麻池公社的燕家梁秋风瑟瑟、百草凋零,午后的斜阳铺洒在秋收过后的土地上,疏疏落落的枯草拖着长长的身影,闻风而动。一位26岁的农家汉子正在卖力地挥着铁锹平整着集体的农田,为来年的耕种做着准备。这个憨实的北方汉子名叫燕孝荣,他从未想过,在他日夜辛勤耕作的土地上,曾经是一个商贾云集、商肆林立的繁华闹市。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曾经有一家富商大户忍痛割爱将一件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悄悄埋藏于此,而且,600年后这件宝贝竟会被他发现。忙碌了半后晌的农民陆续收工了,只有燕孝荣还在不停地挥舞着铁锹翻整着土地。突然,铁锹好像碰到一个硬物被抵了回来,一片蓝莹莹的东西浮现在滑落的黄土下面。燕孝荣弯下腰试着用手刨开了上面的黄土,刨开的土越来越多,露出的蓝花也越来越大。起初以为是一个大瓷碗,没想到竟刨出了一个白底蓝花的大瓷罐子。燕孝荣轻轻地将罐子从土里抱出来,清空罐里的余土,用袖子擦去罐子上的浮土,仔细端详起那罐子。细腻光润的罐子上布满了湛蓝湛蓝的各式花纹,晶莹玉润,好看极了,而且没有丝毫的破损。燕孝荣打心眼里高兴,心里说不出的激动与兴奋,他认定这个瓷罐是这片倾注他心血的土地给予他的褒奖。燕孝荣抱着大瓷罐子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当母亲得知儿子从地里挖出来一个这么漂亮的大瓷罐子也是喜出望外、爱不释手,不停地用手抚摸着罐子,细细端详。因为家里穷,没有任何值钱的摆设,这个大瓷罐子也就成了燕孝荣母亲屋里躺柜上最金贵的摆设。燕孝荣的母亲对这个罐子呵护有加,像贡器一样天天擦摸,精心伺候。只有在每年的中秋节才会大胆使用一次,把烙好的红糖月饼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几块存储几天。除此以外,这个瓷罐子一直享受着燕孝荣母亲的悉心照料。直到燕孝荣新婚后的一天,母亲执意让燕孝荣把罐子抱回了他的屋子,由他好好保管。燕孝荣是一个孝子,他深知母亲的心意,所以,对这个自己亲自挖出的大罐子更是倍加爱护,不敢有丝毫马虎。就这样大瓷罐子一直静静地陪伴着燕孝荣一家人,直到遇见了那个瓷罐的伯乐——刘幻真。
  3 慧眼识宝
  1979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35岁的文物管理员刘幻真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在麻池公社开展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宣传。当时包头文管所成立不久,文物调查和保护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摸清包头文物的家底,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刘幻真经常在燕家梁的田间地头向农民宣讲文物常识和文物保护知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幻真骑车来到麻池古城南门的一个筛沙场,拿出他在当地古遗址采集的一些瓦片和瓷片,给干活的农民讲解一些燕家梁地区文物的历史知识和保护常识,同时告诉大家如果劳动中发现类似图案和样子的文物要及时向国家汇报。当时,有位妇女随口说道:“我们老公公家就有一个和你拿的蓝花瓷片一样的罐子。”说话的正是燕孝荣的弟媳妇,她的一句无心之言让刘幻真心里一动,决定去看个究竟。就这样,一件深藏闺中的元青花大罐就此浮出水面,展现于世人面前。   当天,刘幻真特意从供销社买了麻花和饼子来到了燕孝荣家,一进屋就看到了躺柜上摆放着一个白底蓝花的大罐子,罐子色泽艳丽、光洁如新,花卉纹饰繁密、华丽大气,让人眼前一亮。考古调查以来,刘幻真还没有见过如此完整硕大的青花瓷罐,便知这是一件难得一见的古代瓷器。刘幻真亮明自己的身份后,和正在专心掌鞋的燕孝荣说明了来意。聊天过程中,刘幻真进一步了解了瓷罐的由来,并耐心地介绍了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政策,建议他将罐子交给国家保管,这样既可以让这件文物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也可以加强对瓷罐的保护和研究力度。这样做不仅是给国家作了贡献,也是家庭和个人的光荣!燕孝荣为了谨慎起见,反复征求了父母的意见,最后决定将瓷罐交给国家。为了表示感谢和鼓励,刘幻真拿出20元钱(当时工资为54元钱)递到燕孝荣手里作为保管费。随即,刘幻真从供销社找来了一个大纸箱,由燕孝荣帮着把瓷罐子安稳地放了进去,空隙里塞满了麦草,然后把箱子牢牢地固定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一切妥当以后,刘幻真和燕孝荣一家寒暄告别,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出了大门。燕孝荣看着刘幻真离去的背影,总感觉心里不踏实,翻来覆去思量了半天,好似有什么东西放不下似的,他决定再去靠实靠实。一出门,骑上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就去追赶刘幻真。追上以后,他再次验明了刘幻真的工作身份以后,才放心地返回家。刘幻真一路上不敢有丝毫大意,为了文物的安全,他小心谨慎地推着自行车走了10多千米的土路,才回到了青山区自己的家中。虽然天色已晚,但饥肠辘辘的刘幻真激动的心情仍然久久难以平复。第二天一早,他就将这件宝贝拖到了文物管理所,交给了保管人员。
  4 收归国有
  当年,元青花的认知度没有现在这么高,完整的元青花存世量也极少,很多文物工作者都没有见过实物。看到这个青花罐以后,大家推测它是元代的,但谁也不敢肯定,所以也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但刘幻真却坚定地认为这个青花瓷罐非比寻常,依据出土地址和纹饰特征,确定这个瓷罐就是元代的瓷器,而且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次,内蒙古博物馆的文物专家深入包头开展技术交流,看到了这个瓷罐,再次为其证明了身份。该瓷罐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器形最为完整、特征最为显著的一件元代青花瓷器。1980年,日本东京都博物馆馆长三上次男慕名来到包头考察这件宝物,追溯元青花的历史渊源。1981年,刘幻真在《内蒙古文物考古》创刊号上发表了《包头市燕家梁出土元代瓷器调查记》的文章,专门介绍了这件元青花瓷罐的出处和来历。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专程从北京来到包头验证这件瓷器,明确其为国内少有的元青花大型器物。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研究瓷器的专家萨米教授亲自到访,他看到这件元青花瓷罐后,赞不绝口、钟爱有加。
  由于不具备展示条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在包头市文物管理所存放不久,便被借调到内蒙古博物馆作为自治区重要文物展示。1984年,内蒙古博物馆迎来第一次赴国外展出的机会,外展地是日本的京都和大阪,元青花瓷罐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第一次出国展示。在60余件展品中,它成为最抢眼的一件。日本裕仁天皇的胞弟三笠宫殿下还特意与这件器物合影留念。此后,元青花瓷罐先后漂洋过海去过很多国家展出,向各国观众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元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5 重回故里
  1998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成立,在外漂泊多年的国宝终于回到了它魂牵梦绕的故土。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也成为继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之后,又一家收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的博物馆之一,该罐也成为四件大罐中唯一有准确出土地点的国宝。在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历史展厅重点打造的文物展柜内,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静候着各界观众,全方位展示着其沉稳内敛、朴实无华的风采,诉说着其不为人知、跌宕起伏的精彩过往。
  2005年7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一件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最终以天价成交,一举摘得了元青花历年拍卖价格的桂冠。元青花瓷也由此成为收藏界的焦点,声名鹊起,广受关注。一时间,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瓷罐也成为各界观众热议的对象和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元青花瓷罐不仅成为了包头人心目中的宝贝,也是自治区文博界公认的文物重器。2010年6月25日至10月10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美术中心举办了《通往亚洲之路——二十五个世纪中的亚欧交流》展。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选送了21件(组)文物参展,其中,内蒙古包头博物馆的元代文物“青花缠枝牡丹瓷罐”榜上有名,她再一次承载着包头人的骄傲和祖国的荣誉远赴海外绽放异彩。随着元青花瓷器在普通老百姓中认知度的不断提升,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加强了对元青花缠枝牡丹瓷罐的保护和利用,不断挖掘元青花瓷器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入凝练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以元青花瓷器为主题的各类研究论文和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以元青花瓷器为题材的文创产品被广泛采用,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再一次催生了元青花缠枝牡丹瓷罐的艺术魅力,为元青花瓷器的深入研究和成果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元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是中國传统文化的时代标记。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元青花缠枝牡丹瓷罐从发掘、发现到收归国有,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历程。作为包头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她承载着包头人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认同,寄托着包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元青花缠枝牡丹瓷罐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悠久历史文明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重视人文教育的今天,博物馆教育工作在青少年教育中应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与服务本身就是博物馆的主要社会职能,我们应该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与学校联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博物馆教育的普及度、重视服务,使之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作为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承载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使命,通过它帮助青少年了解历史,认知世界。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
期刊
摘 要:徽州古民居在徽州文化里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众多,建筑风格迥异。在中国建筑历史中,徽州民居的风格也是别具一格、自成一派的。特别是在古民居中大量作为装饰使用的木雕、石雕、砖雕,就是史上有名的“徽州三雕”,也称为“徽州三绝”,具有自己独特的造型以及迥异的风格。  关键词:徽州;建筑;艺术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徽州这一称谓一直沿用了780年之久。勤劳的徽州人民在古徽州这个神
期刊
摘 要:美术馆具有传播历史艺术、公共教育推广以及文化交流等重要作用,其丰富的馆内收藏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弘扬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收藏内容、收藏流程、收藏方式以及收藏经费等方面详细分析现阶段我国美术馆的收藏现状;其次从学术研究、收藏范围、收藏工作以及服务意识等方面对美术馆收藏进行几点创新思考。  关键词:美术馆;收藏内容;收藏方式  目前,我国各大美术馆在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期刊
摘 要:成功的展览需要一个优秀的展览大纲,而优秀的展览大纲除了需要展览的标题、前言、结构框架、基本内容、展品及文字介绍等主要信息,还必须要有展览内容脚本。展览内容脚本可以丰富充实展览大纲,突出并解析展览的亮点,增强展覽设计布展的实际可操作性,丰富展览展示的方式,提升展览的展示效果,从而帮助展览赢得观众的好评。  关键词:展览大纲;内容脚本;展览效果  随着人们对博物馆展览需求的增多以及人们欣赏水平
期刊
摘 要:在我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传承文化的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我国的历史文物,故对于文物的保护问题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随着习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与开发的讲话,我国的博物馆、各地政府等纷纷开展了有关文物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文物的保护与开发有多种形式,无论是古城开发还是博物馆、历史古迹开发等都属于保护文物的范畴。文章针对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这一问题,秉承着习总书记的有关讲话,浅谈文物保护与开发的各个方面
期刊
摘 要:龙虎纹镜是汉代铜镜中常常出现的题材,流行于东汉晚期至南北朝时期,纹饰以圆雕手法表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的悬璧铭六乳四神龙虎纹镜,镜体硕大,纹饰精美,寓意富贵祥瑞,为东汉时期龙虎镜之佳品。镜背的装饰纹饰及铭文内容,不仅有着东汉装饰艺术的大气张扬风格,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尊崇原始图腾与儒学的思想观念和汉代精湛的铸造工艺和先进的冶铸技术,而且宣扬了铜镜的铸造品牌。  关键词:汉;龙虎纹镜;铭文;儒
期刊
摘 要:安徽省寿县博物馆收藏的7件白釉瓷盏托,是1959年寿县城关进行基建在北门(即靖淮门)内施工时出土的。经专家鉴定,藏品形制特殊,是宋代瓷托中特有的一种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器物的形制、胎质、釉色、纹饰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来判断,确认这几件白釉瓷托为北宋定窑之器,应属定窑白釉瓷托类中难得一见的精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寿县博物馆;白釉高足盏托;北宋;定窑;纹饰  2015年初冬,江淮
期刊
摘 要:明清宫廷金铜佛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点,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章精选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鎏金铜佛像,对其造型、工艺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读者对这类文物的品鉴。  关键词:佛造像;鎏金铜佛;鞍山市博物馆  明清两朝都曾利用藏传佛教来实施其统治,对藏传佛教都采取了尊崇和扶持的态度。由于明清两朝政府大力推动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佛像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小说《红楼梦》而创作的清代插图现存50多种,徐宝篆的《红楼梦人物图册》为其中保存较为完整且成体系的一部佳作。文章从艺术传承和创新之处出发,节选图册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单页,通过分析人物服饰、动作姿态、环境道具等,来探讨画家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并对其中题名留白页进行考据拟题。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图册》;徐宝篆;人物形象;题名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上层贵族生活
期刊
摘 要:许昌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根据地方史与有限的文物,综合多种资源,以“小专题、大通史”的框架格局,在陈展主题、框架结构、内容设计、表现形式、文物展示、信息传递、互动展项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充分展现了许昌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最终荣获了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  关键词:许昌;基本陈列;特点  2012年5月,许昌市博物馆的新馆在环境优美的新东区落成开放,它以庄重典雅、大气磅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