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鄂尔多斯日报》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进展情况,创设了《鄂尔多斯村庄故事》这一专栏,让记者一双脚走在真实的前沿,站在时代的浪尖,以个体的悲欢透视村庄的变迁、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共享;以创新的新闻故事,提升主题报道的温度。
【关键词】 十个全覆盖 新闻故事 温度 创新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的文章至心动人、至情感人,鲜活而接地气的素材、平实而口语化的语言,都释放出正能量,提振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让更多的人做时代的先倡者和先行者,为广大农村牧区早日蜕变为美丽乡村而凝心聚力。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传播与践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鄂尔多斯日报》的责任和信守。但面对全媒体信息时代的纸媒信息传播速度的滞后、传播方式的单一,如何让“中国梦”由一个小切口放射到大视野中?正如许多党报一样,《鄂尔多斯日报》也遭遇了瓶颈期的焦虑和亟待突破瓶颈的思考。
做有温度能打动人的新闻无疑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路径。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当前农村牧区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完全符合五中全会精神,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载体。《鄂尔多斯日报》经过通盘考虑、精心策划,从选题的摘取到采访写作再到后期编辑刊发,都下了大工夫。从6月23日开始,一个全新的专栏——《鄂尔多斯村庄故事》诞生了。那些用视野、镜像呈现的鲜活的人和事,客观、坚定而真诚,让“十个全覆盖”工程有了老百姓能感触到的温度。
一、创新,是有温度新闻的生命
新闻人,既是船头的了望者,也是公众的守望人。创新,是新闻人不可规避的责任。《鄂尔多斯村庄故事》通过多个维度的创新,让“信息爆炸”时代里的新闻人摒弃信息碎片而身入心入基层,深入事实真相,通过微视角反映宏观现实,通过文艺化、人本化的笔法讲述新闻,让纸媒的深度性、延展性、关联性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一)内容丰富现场感强
一个好的新闻必须有现场感,能让读者感同身受,隔着现象的千山万水都能看到彼岸的事实真相。《鄂尔多斯村庄故事》在采写中要求记者一“沉”到底。把视角放在最普通的农牧民身上,在内容上选择故事性丰富的个体,以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历练作为切入点,讲述“十个全覆盖”工程给广大农牧区带来的看得见、触得到的惠民变化。如《乡村氧吧“黑圪涝湾”》就是通过年轻时就植树治沙的赵华的故事,来反衬出黑圪涝湾村是如何一步步从荒漠小村变为森林氧吧。而通过“十个全覆盖”基础设施的改善,赵华和村民们在氧吧里搞起了旅游业,迎来了红火日子。
(二)群众语言表达力强
美国的大思想家爱默生谈创作时说:“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这种“新鲜感”对于媒体记者来说也是屡试不爽的,接地气的语言永远都让读者受用。《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的每一篇稿件都力求语言表达上的平民化。记者不仅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的一些政策性的“官话”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土话”,摒弃“假、长、空”,坚持“短、实、新”,使新闻报道更加通畅,更富有感召力。如一些地方性方言的运用,在《大口古村如画来》中有“刨闹”“勤实”“苦水”“活套”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语言,有效提高了读者的黏度。
(三)稿件编排思想性强
稿件质量的好坏,从其刊发的位置上便可窥见一二。《鄂尔多斯村庄故事》80%的稿件都在头版头条的位置进行刊发。相对于其他“十个全覆盖”工程新闻报道的铺天盖地,这个专栏的稿件做到了顶天立地,形成了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宣传构架。相别于一般性、公文式报道,在版式制作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字体变化较大、编排方式也较为灵活。同时,在稿件的前面增加了“村庄名片”和“十个全覆盖”相关链接的内容,对新闻故事的信息量进行了补充。这种不同的题材和各异的体裁在显要版面刊发,旨在更全面地呈现客观的见证、新鲜的信息、理性的思考和温情的事实。
二、效果,是有温度新闻的见证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开设以来,不断激发新闻宣传的源动力、提升新闻宣传的软实力、强化新闻宣传的生产力、增强新闻宣传的竞争力,其目的就是不断把丰富的新闻资源打造成新闻作品、新闻精品,变成信息碎片时代下的视觉“盛宴”,使广大农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让普通百姓也能“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一)深化了“走转改”力度
在新闻报道的规模上,参与《鄂尔多斯村庄故事》报道的记者编辑不断增加,从最初的两名记者到后来的全部一线记者,从本报记者到各旗县、各部门的通讯员,更多的新闻人纷纷走入田间地头深入采访,做调查研究,不走马观花,不蜻蜓点水,使这个专栏真正成为深化“走转改”、锻炼新闻队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平台和载体。
(二)增强了干群关系黏度
对于有历史有故事有特色有亮点的嘎查村的报道,全面激发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群众有意愿、有热情,肯想、肯说、肯干,真正成为参与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同时,也督促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巩固工作成效,追求工作长效,建设起一批环境整治到位、产业调整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到位的“美丽乡村”。干群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融洽,是此专栏产生的社会效果。
(三)开辟了纸媒生存维度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开设后,一大批接地气、凝人气、系民情、得民心的优秀作品扑面而来,使得报纸改变了“面孔”和“文风”,老百姓反映我们的报纸“越来越好看了”。这是传播效果上的创新之处。同时,建立起更有人情味的舆论引导体系,让纸媒在“全媒体”挤压下获得了新的意义补偿和价值追认,更多的人重拾报纸,成功地为《鄂尔多斯日报》赢得了新的生存维度和发展空间。
(四)强化了主题报道尺度
大到“中国梦”,小到“十个全覆盖”,都是党报主题报道中的“重头戏”,但《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的延展性意义远远超出了主题报道的阶段性尺度,而是让新闻故事不断探入到社会肌体的内部,为全市上下提振信心、激发活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进行“再传播”,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公约数。
三、价值,是有温度新闻的追述
党媒的责任便是日以图新,把方向、管导向,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句点,努力让转型期的鄂尔多斯人多姿多彩的表情得以呈现,也试图让一个个困扰鄂尔多斯的时代命题得到纾解。因此,在周而复始的传播时域里,鼎故革新,聚力奋进。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秉要执本,却又力求创新,假若我们看不到这个新闻专栏对于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意义和价值,那我们就不会拥有农牧区踏上小康之旅的精神动力;如果我们在新闻故事里看不到千里沃野的变化,就无法从翻天覆地的重大实践中得到应有的启示。这一批批稿件是党报对自身担当的社会责任的重新审视,它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对“全媒体”传播优势的挑战,该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而不是削弱党报的战斗力。这考量着每一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脚力、笔力和脑力。
毫不讳言,《鄂尔多斯村庄故事》成为彰显鄂尔多斯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效“窗口”,成为鄂尔多斯广大农村牧区发展的有力见证。继续坚守新闻传播的“主干道”,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影响群众、引领群众,《鄂尔多斯日报》做到了,正是“乡土味”和“百姓情”的新闻故事赋予了这个传统媒体以新的生命力。这些媒体表情、百姓叙事,是“中国梦”最动人的诠释,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好声音”。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日报社)
【关键词】 十个全覆盖 新闻故事 温度 创新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的文章至心动人、至情感人,鲜活而接地气的素材、平实而口语化的语言,都释放出正能量,提振了全市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让更多的人做时代的先倡者和先行者,为广大农村牧区早日蜕变为美丽乡村而凝心聚力。
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传播与践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鄂尔多斯日报》的责任和信守。但面对全媒体信息时代的纸媒信息传播速度的滞后、传播方式的单一,如何让“中国梦”由一个小切口放射到大视野中?正如许多党报一样,《鄂尔多斯日报》也遭遇了瓶颈期的焦虑和亟待突破瓶颈的思考。
做有温度能打动人的新闻无疑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路径。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是当前农村牧区最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完全符合五中全会精神,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载体。《鄂尔多斯日报》经过通盘考虑、精心策划,从选题的摘取到采访写作再到后期编辑刊发,都下了大工夫。从6月23日开始,一个全新的专栏——《鄂尔多斯村庄故事》诞生了。那些用视野、镜像呈现的鲜活的人和事,客观、坚定而真诚,让“十个全覆盖”工程有了老百姓能感触到的温度。
一、创新,是有温度新闻的生命
新闻人,既是船头的了望者,也是公众的守望人。创新,是新闻人不可规避的责任。《鄂尔多斯村庄故事》通过多个维度的创新,让“信息爆炸”时代里的新闻人摒弃信息碎片而身入心入基层,深入事实真相,通过微视角反映宏观现实,通过文艺化、人本化的笔法讲述新闻,让纸媒的深度性、延展性、关联性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一)内容丰富现场感强
一个好的新闻必须有现场感,能让读者感同身受,隔着现象的千山万水都能看到彼岸的事实真相。《鄂尔多斯村庄故事》在采写中要求记者一“沉”到底。把视角放在最普通的农牧民身上,在内容上选择故事性丰富的个体,以个体的生命体验、生活历练作为切入点,讲述“十个全覆盖”工程给广大农牧区带来的看得见、触得到的惠民变化。如《乡村氧吧“黑圪涝湾”》就是通过年轻时就植树治沙的赵华的故事,来反衬出黑圪涝湾村是如何一步步从荒漠小村变为森林氧吧。而通过“十个全覆盖”基础设施的改善,赵华和村民们在氧吧里搞起了旅游业,迎来了红火日子。
(二)群众语言表达力强
美国的大思想家爱默生谈创作时说:“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这种“新鲜感”对于媒体记者来说也是屡试不爽的,接地气的语言永远都让读者受用。《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的每一篇稿件都力求语言表达上的平民化。记者不仅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的一些政策性的“官话”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土话”,摒弃“假、长、空”,坚持“短、实、新”,使新闻报道更加通畅,更富有感召力。如一些地方性方言的运用,在《大口古村如画来》中有“刨闹”“勤实”“苦水”“活套”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语言,有效提高了读者的黏度。
(三)稿件编排思想性强
稿件质量的好坏,从其刊发的位置上便可窥见一二。《鄂尔多斯村庄故事》80%的稿件都在头版头条的位置进行刊发。相对于其他“十个全覆盖”工程新闻报道的铺天盖地,这个专栏的稿件做到了顶天立地,形成了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宣传构架。相别于一般性、公文式报道,在版式制作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字体变化较大、编排方式也较为灵活。同时,在稿件的前面增加了“村庄名片”和“十个全覆盖”相关链接的内容,对新闻故事的信息量进行了补充。这种不同的题材和各异的体裁在显要版面刊发,旨在更全面地呈现客观的见证、新鲜的信息、理性的思考和温情的事实。
二、效果,是有温度新闻的见证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开设以来,不断激发新闻宣传的源动力、提升新闻宣传的软实力、强化新闻宣传的生产力、增强新闻宣传的竞争力,其目的就是不断把丰富的新闻资源打造成新闻作品、新闻精品,变成信息碎片时代下的视觉“盛宴”,使广大农村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让普通百姓也能“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一)深化了“走转改”力度
在新闻报道的规模上,参与《鄂尔多斯村庄故事》报道的记者编辑不断增加,从最初的两名记者到后来的全部一线记者,从本报记者到各旗县、各部门的通讯员,更多的新闻人纷纷走入田间地头深入采访,做调查研究,不走马观花,不蜻蜓点水,使这个专栏真正成为深化“走转改”、锻炼新闻队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平台和载体。
(二)增强了干群关系黏度
对于有历史有故事有特色有亮点的嘎查村的报道,全面激发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群众有意愿、有热情,肯想、肯说、肯干,真正成为参与的主体、管理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同时,也督促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巩固工作成效,追求工作长效,建设起一批环境整治到位、产业调整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到位的“美丽乡村”。干群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融洽,是此专栏产生的社会效果。
(三)开辟了纸媒生存维度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开设后,一大批接地气、凝人气、系民情、得民心的优秀作品扑面而来,使得报纸改变了“面孔”和“文风”,老百姓反映我们的报纸“越来越好看了”。这是传播效果上的创新之处。同时,建立起更有人情味的舆论引导体系,让纸媒在“全媒体”挤压下获得了新的意义补偿和价值追认,更多的人重拾报纸,成功地为《鄂尔多斯日报》赢得了新的生存维度和发展空间。
(四)强化了主题报道尺度
大到“中国梦”,小到“十个全覆盖”,都是党报主题报道中的“重头戏”,但《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的延展性意义远远超出了主题报道的阶段性尺度,而是让新闻故事不断探入到社会肌体的内部,为全市上下提振信心、激发活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进行“再传播”,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公约数。
三、价值,是有温度新闻的追述
党媒的责任便是日以图新,把方向、管导向,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句点,努力让转型期的鄂尔多斯人多姿多彩的表情得以呈现,也试图让一个个困扰鄂尔多斯的时代命题得到纾解。因此,在周而复始的传播时域里,鼎故革新,聚力奋进。
《鄂尔多斯村庄故事》秉要执本,却又力求创新,假若我们看不到这个新闻专栏对于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意义和价值,那我们就不会拥有农牧区踏上小康之旅的精神动力;如果我们在新闻故事里看不到千里沃野的变化,就无法从翻天覆地的重大实践中得到应有的启示。这一批批稿件是党报对自身担当的社会责任的重新审视,它提醒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对“全媒体”传播优势的挑战,该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而不是削弱党报的战斗力。这考量着每一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脚力、笔力和脑力。
毫不讳言,《鄂尔多斯村庄故事》成为彰显鄂尔多斯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有效“窗口”,成为鄂尔多斯广大农村牧区发展的有力见证。继续坚守新闻传播的“主干道”,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影响群众、引领群众,《鄂尔多斯日报》做到了,正是“乡土味”和“百姓情”的新闻故事赋予了这个传统媒体以新的生命力。这些媒体表情、百姓叙事,是“中国梦”最动人的诠释,更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好声音”。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