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高校院系一级现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全员性、系统性、现实性三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设计原则为依据,提出了构建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新模式和改革内容,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质量;质量监控;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王亚辉(1978-),男,河北献县人,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田瑞(1956-),男,内蒙古托县人,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38-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才需求逐渐增加,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多,本科教育由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向大众化迈进。高校的扩招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但扩招后如何保证和监控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科教学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命运和高校办学的声誉,因此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已被广大高等教育者所认可。高校里院系一级作为教学管理的基础单位,直接面对着教学的基本元素——教师和学生,所以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在新的形势下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
1.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的目的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就要关注教学的管理、教育者、学习者三方面的目标是否统一,是否真正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教学管理监控体现在教学要求和标准是否落实,教学过程的监控体现在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对象的监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1-2]教学过程是一项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系统工程,要掌握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就要对其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进行调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院系一级的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的原则
(1)全员性原则。高校中的本科教育是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全体教工通力合作,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中心,以教学管理作为调节手段,系部、教研室和教师为基础和保障,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3-4]因此,人人都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是在質量监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角色不同。
(2)系统性原则。质量监控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将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机构、监控标准加以整体分析综合,构成一个封闭而通畅的回路,从而保证质量监控的有效运行。监控的核心是反馈,有效的信息反馈是质量监控的基础,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和完整,这要依靠健全的监控机构采用有效的监控方法获取信息,经过去伪存真的分析,并快速地传递给决策中心,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控制。[5]
(3)现实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要求时间上可行,好的监控系统不能牵扯教师过多的精力,使他们在教学中失去活力。监控标注的操作性要强,便于实施,同时要保证其时效性,能及时地反映问题,以便提出明确的措施。在制订监控系统时,立足于现实并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其融入实践中。[6]
二、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改革
1.现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学院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一般通过教学督导组(或工作组)组织对教师的听课,按照教学日历对教学进度的检查以及固定阶段的教学检查来促进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监督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忽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检查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努力评估。
(1)监控组织不到位。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来执行。机构应该赋予高于学院其他部门的权限,由主管领导负责,监督各教学单位使之尽快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作用,成立“学生督察员”,让学生参与进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2)规章制度执行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院系一级在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于本专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上有一定的难处。总结起来执行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规章制度强调了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了教师的权益,因此要教师主动履行这些义务和责任是很难的;规章制度本身的制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条文没有具体的指标,也无法衡量,让人无所适从,因此也就无人问津,无法执行;一些制度是规范性制度,无程序性制度做后盾,造成执行、认定、奖惩等都很困难。
(3)实践教学监控不足。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较难开展的一项工作。考虑到学生实习造成的影响生产和安全性等问题,大部分厂家不愿意接待,因此像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这些环节就不好开展,也不好监控。但同时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像认识实习、工艺实习、毕业设计等的监控也不到位。主要体现于监控指标不全,执行力度不够。以往的监控系统重点在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而忽略了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监控。
(4)反馈体系待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除制订评价标准外,还应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可以及时准确地把问题反馈上来。反馈信息的落实解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一些要通过不同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要对其加强跟踪,明确责任,及时解决,保证重要的信息能很快处理。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
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必须能够自上而下循环反复、多渠道、多方位、分步实施、逐个实现。设立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行政机构,协调全院各部门教学质量活动,确保贯彻执行学院和学校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及运行流程图如图1所示。 3.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构,如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各个监控机构汇总各种反馈信息。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应,校正监控体系的相应制度和措施,使其能高效运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最大提高。
(2)改革评价指标。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必须指标体系明确、等级标准合理、内涵说明清晰、操作办法易行。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改革了原有的评价指标。在课程监控方面,对教师来讲,从课程的具体过程和效果(如授课计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备课教案)来制订指标;对学生来讲,从知识理解运用的提高程度(如学生成绩、能力素质、学习兴趣)来制订指标。在教师教学监控方面,从教师自评(主要是教学督导组听课)、学生评教(尤其是网上评教)来制订指标。在学生学习的监控方面,从学习角度来讲,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课堂到课率、作业情况、考试状况、业余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来制订指标;从思想道德方面来讲,主要从团组织活动、学生会活动、主题演讲、课外实践等方面来制订指标。
评价指标可以是一个统计的量,也可以是专家组总体上的一个评价,更可以是教师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教學质量的资料都可以拿来作为指标。这样可以使监控体系的方式灵活多样,也可以使一些重要信息和重要问题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反馈信息的落实解决。
(3)结论标准采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具有可调节性。随着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应以评价体系的调整促进院系教学管理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评价结论标准也应随之调整。
总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尤其是高校院系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通过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改变传统的监控方式,将强化教学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不断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巧凤.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生成长新特点探究[J].教育探索,2011,(4):130-131.
[2]陈航宇,陈素红.关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0-102.
[3]龚晓林,向武. 对大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1,(9):102-103.
[4]谭隽华.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J].教育探索,2011,(3):32-33.
[5]韩理安,张斌,刘绍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77-78.
[6]韦化.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6-38.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教学质量;质量监控;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王亚辉(1978-),男,河北献县人,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田瑞(1956-),男,内蒙古托县人,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38-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才需求逐渐增加,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多,本科教育由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向大众化迈进。高校的扩招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但扩招后如何保证和监控本科教学质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科教学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命运和高校办学的声誉,因此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已被广大高等教育者所认可。高校里院系一级作为教学管理的基础单位,直接面对着教学的基本元素——教师和学生,所以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了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在新的形势下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
1.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的目的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就要关注教学的管理、教育者、学习者三方面的目标是否统一,是否真正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教学管理监控体现在教学要求和标准是否落实,教学过程的监控体现在教育者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对象的监控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客观环境。[1-2]教学过程是一项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系统工程,要掌握不同因素的变化规律,就要对其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进行调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院系一级的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建立的原则
(1)全员性原则。高校中的本科教育是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的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求全体教工通力合作,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中心,以教学管理作为调节手段,系部、教研室和教师为基础和保障,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3-4]因此,人人都是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一部分,只是在質量监控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导致角色不同。
(2)系统性原则。质量监控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将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机构、监控标准加以整体分析综合,构成一个封闭而通畅的回路,从而保证质量监控的有效运行。监控的核心是反馈,有效的信息反馈是质量监控的基础,反馈的信息要及时、准确和完整,这要依靠健全的监控机构采用有效的监控方法获取信息,经过去伪存真的分析,并快速地传递给决策中心,及时采取措施来进行控制。[5]
(3)现实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要求时间上可行,好的监控系统不能牵扯教师过多的精力,使他们在教学中失去活力。监控标注的操作性要强,便于实施,同时要保证其时效性,能及时地反映问题,以便提出明确的措施。在制订监控系统时,立足于现实并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其融入实践中。[6]
二、院系一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改革
1.现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学院现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一般通过教学督导组(或工作组)组织对教师的听课,按照教学日历对教学进度的检查以及固定阶段的教学检查来促进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监督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忽略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检查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努力评估。
(1)监控组织不到位。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来执行。机构应该赋予高于学院其他部门的权限,由主管领导负责,监督各教学单位使之尽快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作用,成立“学生督察员”,让学生参与进来,从学生的角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2)规章制度执行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院系一级在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于本专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上有一定的难处。总结起来执行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规章制度强调了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了教师的权益,因此要教师主动履行这些义务和责任是很难的;规章制度本身的制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条文没有具体的指标,也无法衡量,让人无所适从,因此也就无人问津,无法执行;一些制度是规范性制度,无程序性制度做后盾,造成执行、认定、奖惩等都很困难。
(3)实践教学监控不足。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较难开展的一项工作。考虑到学生实习造成的影响生产和安全性等问题,大部分厂家不愿意接待,因此像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这些环节就不好开展,也不好监控。但同时在学校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像认识实习、工艺实习、毕业设计等的监控也不到位。主要体现于监控指标不全,执行力度不够。以往的监控系统重点在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而忽略了这些实践教学内容的监控。
(4)反馈体系待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除制订评价标准外,还应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可以及时准确地把问题反馈上来。反馈信息的落实解决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一些要通过不同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要对其加强跟踪,明确责任,及时解决,保证重要的信息能很快处理。
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
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必须能够自上而下循环反复、多渠道、多方位、分步实施、逐个实现。设立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行政机构,协调全院各部门教学质量活动,确保贯彻执行学院和学校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得以顺利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及运行流程图如图1所示。 3.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构,如教学工作委员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各个监控机构汇总各种反馈信息。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应,校正监控体系的相应制度和措施,使其能高效运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最大提高。
(2)改革评价指标。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必须指标体系明确、等级标准合理、内涵说明清晰、操作办法易行。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改革了原有的评价指标。在课程监控方面,对教师来讲,从课程的具体过程和效果(如授课计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备课教案)来制订指标;对学生来讲,从知识理解运用的提高程度(如学生成绩、能力素质、学习兴趣)来制订指标。在教师教学监控方面,从教师自评(主要是教学督导组听课)、学生评教(尤其是网上评教)来制订指标。在学生学习的监控方面,从学习角度来讲,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课堂到课率、作业情况、考试状况、业余时间的安排等方面来制订指标;从思想道德方面来讲,主要从团组织活动、学生会活动、主题演讲、课外实践等方面来制订指标。
评价指标可以是一个统计的量,也可以是专家组总体上的一个评价,更可以是教师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教學质量的资料都可以拿来作为指标。这样可以使监控体系的方式灵活多样,也可以使一些重要信息和重要问题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反馈信息的落实解决。
(3)结论标准采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具有可调节性。随着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应以评价体系的调整促进院系教学管理水平不断迈向新的台阶,评价结论标准也应随之调整。
总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尤其是高校院系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通过院系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设,改变传统的监控方式,将强化教学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不断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巧凤.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生成长新特点探究[J].教育探索,2011,(4):130-131.
[2]陈航宇,陈素红.关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0-102.
[3]龚晓林,向武. 对大学生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11,(9):102-103.
[4]谭隽华.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J].教育探索,2011,(3):32-33.
[5]韩理安,张斌,刘绍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77-78.
[6]韦化.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7):36-38.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