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动画短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对计算机应用组动漫专业采取一体化教学与公司项目(动画短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技工学校 一体化 动画短片
  现如今,职业技术变化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度。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大,在给技工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让其面临挑战。如何让技校学生既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操作技能呢?为此,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计算机应用组动漫专业采取一体化教学与公司项目(动画短片)相结合的模式,在教学手段及方法上有了质的突破,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一、追求一个中心
  追求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开展教学。传统教学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不够。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不多,按照老师的思路作出预定答案的情况却比比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技校学生的就业要求。
  动画短片一体化教学模式追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了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观众看表演一样。
  实施一体化教学以后,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让他们有了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学习中来后,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这样也有效防止了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过于严重现象的出现。从“老师讲学生听”到“学生讲老师听”的过程转变之间,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也完成了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的转变。
  二、追求两个改变
  1.课堂座位的改变
  改变传统“分组分排”的坐法,上课时改成学生们围坐一起,学生们共同讨论,共同切磋。老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2.课堂形式的改变
  由一个班改变为六个组。为了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在传统的一个班级的前提下,构建6个学习小组时,要遵循“组间平衡、组內存异、优势互补”的原则。也就是说老师按照学生的基础知识、想象能力、性格特点等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还为全班各个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良好基础。小组成员之间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要设组长,小组长要选组织能力强、有责任意识的学生来担任,让其来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组织讨论等。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发扬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追求三个目标
  我们把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构建专业技能课堂,激情满怀上好每一课;第二层次:构建效率课堂,把每一课当成公开课;第三层次:构建经典课堂,让每一节课充满魅力。
  1.构建专业技能课堂,激情满怀上好每一课
  即使是传授专业的技能,课堂也应该是充满趣味的。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进课堂,让课堂具有生命力。
  2.构建高效课堂,把每一课当成公开课
  传授专业技能时,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大量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让学生随学随练,省时高效,学会沟通、表达。老师用以人为本的热忱和科学有序的方法,引领学生享受高效课堂带给他们的学习的乐趣。
  3.构建经典课堂,让每一课充满魅力
  一是专业的魅力。让学生拥有专业的精神,专业的能力,专业的魅力。二是技能的魅力。我们的课堂要成为技能的课堂,为学生拥有并达到技师的技能、为学生就业扫清障碍。三是个性的魅力。聪明的老师创造出聪明的课堂,优雅的老师创造出优雅的课堂,智慧的老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老师在实施教学时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艺术的魅力。所谓“循循善诱”,诱就是引导,善是一种境界,课堂教学本身就是艺术的再现和创造的过程。
  四、追求四个重要
  1.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很重要
  一体化教学中,我们更加重视的是教育质量。通过考核、调查问卷、座谈等方法进一步了解老师教学中的缺点,并通过这些调查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每个项目做完后都会有一次问卷调查,包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达到教育效果、教学方法是否正确、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等问题,也包括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反馈,以便真正了解何为教学所需。
  2.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很重要
  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学中我们突破障碍,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订,自己编写。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定位,编写适合技校动漫专业学生发展的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
  3.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很重要
  传统教学中往往理论课老师与实践课老师是独立的。这样理论与实践很难合二为一。所以在一体化教学中,我们采用理论型老师向实践课老师学习、实践课老师也向理论课老师学习的方式,并多次组织科组老师出外参观与实训,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人才。
  4.对学生就业的帮助很重要
  在动画短片一体化教学开展之前,学校相关老师走访大量动画公司,了解公司实际产业需要。制定动画短片主题,让学生在制作短片的同时,对海南的文化有全新的认识。完善硬件设施,老师把动画公司的实例项目《黄道婆重游海南岛》带到课堂。学期结束后带着学生作品重新走访动画公司,交流、调研,并请公司相关人员针对专业问题进行讲评,让学生的作品更加贴近市场。学生的作品得到了动画公司相关人事部门的及制作部门的重视,进一步商讨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并进行毕业生实习的相关邀请。这推动了动画专业在海南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一体化教学对技工院校来讲也还在摸索阶段,很多细节还需要仔细的推敲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去探索、思考和创新。作为海南省技校的青年教师,我们有义务全面推进教学一体化改革,让更多高质量、高技能的人才从技校起航,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扬帆高歌。
  参考文献: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海南省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以二过碘酸合铜(DPC)为氧化剂,可溶性淀粉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在可溶性淀粉的羟基上引发丙烯酸钠和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聚合反应制备pH响应淀粉水凝胶,研究了引发剂
日前,荆门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暨2014年春季师资培训活动拉开了序幕。本次培训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能力培养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管理水平”为主题,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研发室副研究员许远做了《职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题讲座,讲述了职业发展趋势、职业能力
以酰胺类物质(AM)、苯乙烯(S)、丙烯酸高级酯(A)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共聚合成了三元共聚物AMSA。通过FT-IR与1H-NMR的表征,证实得到了预期分子结构。AMSA可应用
以聚丙烯(PP)为基体,凹凸棒土(AT)为无机粒子填充剂,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P/AT复合材料,探讨了AT对PP/AT复合材料的热行为、机械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能起到一定
她是车库咖啡创业者中为数不多的90后“萌妹子”,每次登场都会吸引众多眼球;她在读书期间就自己当起了老板娘,不用“朝九晚五”且月收入高达两三万元;她虽出身工科,但身上也不乏文
【正】《塑料助剂》杂志是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是全国唯一报道塑料助剂从研制、生产到加工应用全过程的专业科技期刊。《塑料助剂》创办于1997年,2003年6月经国家科委、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草莓型的聚醋酸乙烯酯/二氧化硅(PVAc/SiO2)纳米复合微球,探讨了纳米SiO2溶胶的pH值和用量对复合微球粒径与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纳米SiO2粒子被吸附在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