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终身体育是指将体育贯穿人的一生。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大学生的发展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高校要充分利用时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制定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使得学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提出和推广,学校体育教育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学校要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能够在进入社会以后坚持锻炼,为终身体育奠定好基础,让学生受益终生。
  一、终身体育意识概述
  终身体育是指人不管在学校学习阶段,还是社会工作阶段,都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体育锻炼,将体育运动贯穿到人的一生当中。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体育意识是指人脑对体育运动的心理反映。也就是指人对体育运动的形式、功能等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是人对体育运动的一种观念。培养学生的終身体育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在一生都能保持对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即在一生中都具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动。
  终身体育意识是人对终身体育的正确认识。终身体育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等特点。终身体育有利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释放和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活动,改善了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人的幸福感。大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最后环节,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进行自我完善,实现个体社会化。因此,高校要抓住最后的机会,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后保持一种独立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对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从社会整体方面来说,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国民进行体育锻炼,改善国民身体状况,从而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的身体素质。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来从思想理论方面加强。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多媒体进行宣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树立牢固的体育意识。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大型或重要的体育赛事,激发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运动会或各项体育比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客观上刺激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能够让人坚持下去的最佳动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这离不开体育教师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时,要注意因人而异。教师可以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适合其身体素质的运动,让学生能够在运动时获得成就感,这样就更容易激发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的热情,产生兴趣。除了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体育社团或俱乐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有机会和场地跟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培养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技术理论融合到实践当中,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对锻炼的时间、强度有一个良好的掌控,并能够及时纠正动作上出现的错误,增强独立锻炼的自觉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调整教学内容体系,转变教学观念
  学校要根据现有的教学体系建立适合终身体育的新的教学内容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教材内容,选取吸引力较强,适合本校特点的教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一些比较流行的运动项目课程的设置,这样更加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体育教师也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合理安排学生的锻炼时间。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可以激发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确立现代体育观念,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还要注意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找到快乐,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结论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大学生受益终生。高校体育教师要抓住学生在校的最后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必须系统地传授身体锻炼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会正确选用不同阶段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自觉地确定锻炼目标,科学合理的安排锻炼计划,合理掌控锻炼时间和强度,坚持锻炼,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课题名称:《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RWYB27。
  参考文献:
  [1]陈晓芝.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8):83-85.
  [2]林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0(1):15-16.
其他文献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小分子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具备高度杀伤力但靶向性较差,副作用较严重;而单克隆抗体虽靶向性良好但抗肿瘤活性较弱,使用剂量较大。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根据以往的各种基坑工程实际经验,结合相关基坑规范及地方标准,以珠海某泵房基坑为例,探讨在深厚软土条件下深基坑设计,旨在为类似条件下的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借鉴.随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由于我国民众对体操运动的认识多停留在传统体操和竞技体操的认识上,体操发展的道路已经不那么平坦。如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和全民健身的不断呼吁,我们发现推广快乐体操不仅有利于动作技能的迁移,还能培养大批的体操爱好者,发现更多具有体操天赋的孩子。快乐体操让体操从小众走向大众,从纯竞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数字媒体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展开探讨。认为,数字媒体技术能够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提供支持,但也存在着价格昂贵、数据解析不足和功能受限等问题。虽然数字媒体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是体育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数字媒体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心理学、体育学、人类学三方面对休闲体育的定义做出阐述,并对休闲体育在我国发展的背景、问题及方向进行分析,即人们参与休闲体育观念的转变、参与休闲体育方式的变化、开始从消极的余暇休闲向积极的休闲娱乐方向转变,以期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休闲体育发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4-000-01  摘要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竞赛规则的修改是紧密联系的,每次规则的修改对于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心理素质,选材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国际乒联连续三年修改乒乓球比赛规则,对运动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新规则产生的影响,希望为继续维持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优势提供理
近年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装配式建筑这一国内新型建筑形式在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下,逐渐应用到了各大中城市民用房屋建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