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稳定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是首要工作,如何在和谐的前提下,卓有成效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情感教育、综合评价、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稳步发展。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结合,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识范围,这种认知又不同于智育领域的一般认知,更多地属于价值判断性质的认知。思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得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构建和谐社会应从构建和谐子系统、各种要素做起,并使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诚信理念,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创新教育载体,健全校园保障体系。
1.通过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激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困惑: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而学生却毫无相应的兴趣。
教师只有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时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时学习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需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品质如何,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而沟通的品质又决定了师生这种人际关系的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关系,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育过程的控制,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成功的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种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在实践教育中,要不断地掌握教育者的情感,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受教育者肯定情感发挥和否定情感发挥的教育方法,利用情感的作用,调动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2.创新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要按现代教育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3.综合评价学生,促进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机制容易导致学生只追求所学的知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我们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综合素质测评是选择一些最能反映学生现实表现和发展情况的测评指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的需要,把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综合打分,从而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估和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质与量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教育者区别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先进得到表扬,后进及时整改,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学生工作者更好的全面了解学生,从而针对性的发挥学生特长,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大学生良好积极心态,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才能形成良好的心态,才能在大学里和谐发展。
4.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90后”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从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主要具有几个特点:(1)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2)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3)善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内心有时较空虚。
鉴于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不是很擅长,与人交往中容易产生摩擦,教育者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是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因此,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从而达到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大学生和谐心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交际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压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恋爱危机压力、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压力、就业压力等等导致了大学生种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因而作为学生管理者,我们应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到班级摸底,了解哪些同学有心理问题,经常找这部分学生谈心,缓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
积极开发心理辅导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和谐的心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的主要措施。这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心理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情况,便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咨询部门的作用。在学院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指导帮助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郁闷,开发身心潜能,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正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这些机构主要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从事咨询指导的工作人员一般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由专职人员担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和思想障碍,对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是要用积极的、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去塑造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
6.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和谐校园氛围
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专职辅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因为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多,他们对学生有直接影响。需要我们辅导员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能得到锻炼与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同时,要为这支队伍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想方设法增加辅导员的业务进修和学历深造机会。要造成就一批德育專家,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门学问、一项事业、一个建功立业的岗位去研究、去奋斗、去实践。
总之,和谐校园创建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一部分,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视角下,有责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不断创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尽自己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姚红波,许悦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述评[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2]包涵心语,主编包涵学习出版社.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结合,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对事物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识范围,这种认知又不同于智育领域的一般认知,更多地属于价值判断性质的认知。思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得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对构建和谐社会应从构建和谐子系统、各种要素做起,并使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诚信理念,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创新教育载体,健全校园保障体系。
1.通过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语言的劝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激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会面对这样的困惑: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而学生却毫无相应的兴趣。
教师只有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教育活动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时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中进行的。沟通时学习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需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品质如何,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而沟通的品质又决定了师生这种人际关系的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关系,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育过程的控制,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成功的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种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在实践教育中,要不断地掌握教育者的情感,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受教育者肯定情感发挥和否定情感发挥的教育方法,利用情感的作用,调动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2.创新教育载体,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书育人,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成为构建和谐学校不可或缺的方面。构建和谐优化的教育体系,要按现代教育要求,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3.综合评价学生,促进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机制容易导致学生只追求所学的知识,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我们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综合素质测评是选择一些最能反映学生现实表现和发展情况的测评指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的需要,把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表现综合打分,从而比较客观、科学地评估和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整体情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获得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质与量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教育者区别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先进得到表扬,后进及时整改,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学生工作者更好的全面了解学生,从而针对性的发挥学生特长,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大学生良好积极心态,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才能形成良好的心态,才能在大学里和谐发展。
4.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90后”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从总体上看,“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主要具有几个特点:(1)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2)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3)善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内心有时较空虚。
鉴于现在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人际交往不是很擅长,与人交往中容易产生摩擦,教育者应该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更好的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是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因此,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从而达到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大学生和谐心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交际困难造成的心理压力、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压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恋爱危机压力、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压力、就业压力等等导致了大学生种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因而作为学生管理者,我们应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到班级摸底,了解哪些同学有心理问题,经常找这部分学生谈心,缓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
积极开发心理辅导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有助于大学生保持和谐的心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的主要措施。这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心理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情况,便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咨询部门的作用。在学院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指导帮助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郁闷,开发身心潜能,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正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这些机构主要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从事咨询指导的工作人员一般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由专职人员担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和思想障碍,对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是要用积极的、良好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去塑造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
6.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和谐校园氛围
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特别是专职辅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因为辅导员和学生接触最多,他们对学生有直接影响。需要我们辅导员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能得到锻炼与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学生辅导员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需要高学历、高文化、高素质、高要求。同时,要为这支队伍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想方设法增加辅导员的业务进修和学历深造机会。要造成就一批德育專家,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门学问、一项事业、一个建功立业的岗位去研究、去奋斗、去实践。
总之,和谐校园创建是和谐社会创建的重要一部分,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视角下,有责任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不断创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尽自己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姚红波,许悦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述评[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2]包涵心语,主编包涵学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