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 英语教学亟待“少教多学”。在现行英语教学中“多教少学”是客观存在,源于教师放心不下学生。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不放过学生的早中晚自习和节假日补课,很多学生常常忙到很晚才能做完各种作业,于是就来个干脆不做、不学。而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作业都是重复劳动,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教师总是怕讲的少,讲不清,怕学生学不会,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无法适应,怕会产生“邯郸学步”的不良结果,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活动还是新瓶装老酒,没有创新和发展。
1.2 教学理念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相信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实现少教多学,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学生才能达到。
2 科学设计教学各环节及过程
新课堂设计老师要留出空白,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老师要设计拓展,让学生掌握课外的知识,对学习更有兴趣;老师在关键处、疑难处的引导,是把学生推向思维的高潮;老师闲聊似的导入,淡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然融入课堂;老师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的创造,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的同时,掌握知识点。
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通过种种教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察、思考、记忆、创意思维、分析与综合力。教师要建立网站,提供诸多学习材料,或引导学生去发掘各种有用的学习资料;利用通讯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和学生直接讨论问题,即时收发文件、图片。这样的老师当然不容易当。
3 “少教多学”三读一练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学英语“少教多学”自主三读一练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心中有数,学生心中有底,双方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预设程式如下:
初读:自主感知,通读文本,做好预习、训练笔记;
理解性地细读:自主理解探究,细读文本,修改完善预习笔记;
创造性地品读:课堂交流,研读关键语段、重点句型和研究语法,展示自学成果;
自主训练:掌握规律,强化训练,新知迁移,形成能力
4 对“少教多学”三读一练教学模式的一些反思
4.1 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单词,短语,句型,语法,英语课文的翻译等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初读时填写预习表,互助合作交流完成,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探究的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细读英语短文时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般可采用就近四个人一组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偏差。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合作探究,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交流氛围,交流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独特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地品读,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
语言表达的教学主要通过设置具体的语言应用情景,让学生研析问题和书面写作。在英语写作、交流课中做如下尝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的特长;联系运动会进行项目介绍;更换教学内容用学生的生活替代教材内容进行训练。
4.2 教学内容的精选
一节课就四十分钟,教师要做到少教,就必须下更多的功夫去研究教材等教学各个因素,去粗取精,抓住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学生要做到多学,就必须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也必须有更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课堂教学重点必须从教学内容的数量转向对教与学质量的高度重视上来。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英语教师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造、删减,增加学生选修的空间,开发优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多学”有趣、有用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4.3 英语教师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少教”到底应该教什么,少教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怎样的“少”教才能使学生获益更多,学生应该多学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
4.4 “少教”,是教少,不是不教。就是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有劲”,于是产生“愤”与“悱”之情,从而津津有味地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学会了知识。这种“少教”即“精教”、“精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努力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少教”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力用在刀刃上。关键部位要讲深讲透。
4.5 “多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和基础是学会阅读(教科书)和学会思考(提问和质疑)。这是教的着力点,是实现少教多学和“教是为了不教”的关键和前提。所有教师都必须根据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和学生基础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坚持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课内和课外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要相信学生独立学习的潜能,不断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还给学生。多掌握知识要点;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构建;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多学”并不是读多多书、背多多教材。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这种学习能力,也要老师来培养。少教多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多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和有用,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 英语教学亟待“少教多学”。在现行英语教学中“多教少学”是客观存在,源于教师放心不下学生。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不放过学生的早中晚自习和节假日补课,很多学生常常忙到很晚才能做完各种作业,于是就来个干脆不做、不学。而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作业都是重复劳动,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教师总是怕讲的少,讲不清,怕学生学不会,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无法适应,怕会产生“邯郸学步”的不良结果,最终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活动还是新瓶装老酒,没有创新和发展。
1.2 教学理念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找到一种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相信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实现少教多学,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学生才能达到。
2 科学设计教学各环节及过程
新课堂设计老师要留出空白,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老师要设计拓展,让学生掌握课外的知识,对学习更有兴趣;老师在关键处、疑难处的引导,是把学生推向思维的高潮;老师闲聊似的导入,淡化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然融入课堂;老师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让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的创造,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的同时,掌握知识点。
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通过种种教材、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察、思考、记忆、创意思维、分析与综合力。教师要建立网站,提供诸多学习材料,或引导学生去发掘各种有用的学习资料;利用通讯系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和学生直接讨论问题,即时收发文件、图片。这样的老师当然不容易当。
3 “少教多学”三读一练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学英语“少教多学”自主三读一练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心中有数,学生心中有底,双方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预设程式如下:
初读:自主感知,通读文本,做好预习、训练笔记;
理解性地细读:自主理解探究,细读文本,修改完善预习笔记;
创造性地品读:课堂交流,研读关键语段、重点句型和研究语法,展示自学成果;
自主训练:掌握规律,强化训练,新知迁移,形成能力
4 对“少教多学”三读一练教学模式的一些反思
4.1 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单词,短语,句型,语法,英语课文的翻译等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初读时填写预习表,互助合作交流完成,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探究的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细读英语短文时提出一些基础性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般可采用就近四个人一组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偏差。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合作探究,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交流氛围,交流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独特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地品读,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
语言表达的教学主要通过设置具体的语言应用情景,让学生研析问题和书面写作。在英语写作、交流课中做如下尝试:制作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的特长;联系运动会进行项目介绍;更换教学内容用学生的生活替代教材内容进行训练。
4.2 教学内容的精选
一节课就四十分钟,教师要做到少教,就必须下更多的功夫去研究教材等教学各个因素,去粗取精,抓住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学生要做到多学,就必须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也必须有更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课堂教学重点必须从教学内容的数量转向对教与学质量的高度重视上来。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英语教师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造、删减,增加学生选修的空间,开发优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多学”有趣、有用的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4.3 英语教师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少教”到底应该教什么,少教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怎样的“少”教才能使学生获益更多,学生应该多学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
4.4 “少教”,是教少,不是不教。就是精心设计每课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有劲”,于是产生“愤”与“悱”之情,从而津津有味地与教师一起“探索”、“研究”,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发现”,学会了知识。这种“少教”即“精教”、“精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努力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少教”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力用在刀刃上。关键部位要讲深讲透。
4.5 “多学”,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核心和基础是学会阅读(教科书)和学会思考(提问和质疑)。这是教的着力点,是实现少教多学和“教是为了不教”的关键和前提。所有教师都必须根据学科性质、教材特点和学生基础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坚持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课内和课外保证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要相信学生独立学习的潜能,不断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和责任交还给学生。多掌握知识要点;多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自主的构建;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多学”并不是读多多书、背多多教材。学生必须懂得怎样学、学什么,要有所为而学、有目标而学。这种学习能力,也要老师来培养。少教多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多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有效和有用,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