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的利弊分析,以达到促使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或别家的孩子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以此来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固有的毛病,最终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带来经济繁荣和人民富裕,同时也带来了浓厚的效益观念、金钱意识,许多人唯利是图、利欲熏心。这些扭曲的思想意识潜移默化着下一代,故当今的中小学生天生就携带着这一时代独生子女固有的毛病:自私自利、任性、心胸狭窄、缺乏责任心、依赖性强、易怒、享受上好攀比、心理脆弱等。克服或减少这些毛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不计报酬的劳动。下面,进行利弊分析。
一.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利弊分析
1.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利
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出中小学生的责任心和不计报酬地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家务劳动是家庭里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无条件的做完做好,久而久之,就培养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同时,为将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务劳动是不计报酬的、是无条件的,它是无偿地为整个家庭服务,逼迫学生做点家务,学生只要养成了自觉做家务的习惯,就具备了一些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就为将来参加社会劳动打下品质上的基础。
长期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出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这为他们长大成人走入社会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家务劳动中还练就了学生诚实、细心、耐心的品质,练就了自己独立做事、生活自理的能力。在长期的家务劳动中,学生还能学到劳动技巧、办事方法,还能增强中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家务劳动中学会制造劳动成果、评价劳动成果、欣赏劳动成果、珍重劳动成果。学生在制造、完成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评价、欣赏劳动成果过程中,增强了客观、公正、全面之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认识到自我价值,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学会珍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就学会珍重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他人。
家务劳动可以消除或减少中小学生身上共有的懒惰、自私、自负、任性、病态的嫉妒等恶习。中小学生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他们的懒惰之恶习自然消失。自私是做事只为自己、自己只享受别人的成果、不为他人服务的长久积累而成,做家务是为家人服务,这可以大大地淡化私欲。中小学生做出来的家务事常常是不令人满意,更不可能凭情感而为之,因此抑制了中小学生的自负和任性。中小学生做家务时,见父母做得比自己好,自己在父母的教导下,只会想着认真地、努力地去做,争取做得更好。这就预防了那种捏造事实来诬蔑陷害比自己强的人的病态的嫉妒。
2。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弊病
中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家务劳动,则会使中小学生之思想意识里造成喧宾夺主,过多地参加家务劳动,会使其忘记自己的主业是学习,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占用休息时间,造成身体疲劳,学习成绩下降。
中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家务劳动,有时会给其带来危险,家长绝不能让中小学生单独使用煤气、刀具等带有风险的家务。
二.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利弊分析
1.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利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可以培养出一点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可以培养出一点大公无私、乐于为集团奉献的高尚品质。公益劳动是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不计报酬的劳动,而且劳动的质量鉴定常常是大众来进行,因此,公益劳动自然是要做得令人满意,公益劳动者一当有私心杂念或责任感稍有欠缺,则会引来许多双鄙夷的目光。中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公路卫生、社区卫生,帮助身边的老人、小孩,这些中小学生就具备了一点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因为他们把集体的事、社会的事、国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些中小学生无偿服务于集体、社会和国家,无所谓次数多少,也无所谓时间长短,都能在他们身上培育出一点大公无私、乐于为他人奉献的高尚品质。
中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自己身为班干部,就被迫“正人先正己”,不得不自觉遵守班规、校规,起好表率作用,然后才能有效地管理他人。这样就自然提高了班干部本人的遵纪遵规的自觉性。
中小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增强了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之一是管理能力弱,中小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能力。参与班级管理,如管理卫生,在检查卫生过程中,可锻炼其卫生质量的鉴别能力、评价能力,最后做出结论:当天同学们所搞的卫生是否合格。又如管理班级纪律,可锻炼其坚持原则的能力,可锻炼其与违纪者进行斗争的胆量和斗争策略,还可锻炼其为了坚持原则而忍辱负重的心理承受力。参与学校管理,如参加学校执勤队,可提高其是否非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敢于管理比自己高大的学生的违纪行为的胆量和勇气,还可提高其处事能力,如哪些违纪行为需要警告,哪些违纪行为需要记录后送交学校处理。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之一是缺乏交际能力,中小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可增强其交际能力。参与班级管理,其必然要与本班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参与学校管理,其必然要与本班同学和老师、校领导进行交流,这样既增进了同学情,又增强了交际能力。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尤其是参加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还有两大益处。一方面是其得到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需要,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地位,满足了受人尊敬的需要,因此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上进的精神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其为了显现自己而积极努力参加公益劳动,久而久之,就培育出甘为人梯、乐于为集体奉献的高尚品质。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可克服势利眼和小市民的俗气。公益劳动的本质是不图报酬的劳动,是高尚的行为,长期从事公益劳动者,必然蔑视有利才为、事事为己的势利眼,也必然蔑视幸灾乐祸、无事生非、挑拨离间、好占小便宜等小市民的俗气。因此,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初步脱离唯利是图、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超凡脱俗者。
2.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弊病
中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公益劳动,会影响学习和休息。参加公益劳动,用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则势必造成中小学生身心疲惫,而致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其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到保障。故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要适度。
中小学生在参加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得罪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时会恶化。一种是制止不良行为,遇到横蛮无理的学生会引起记仇、报复等过激行为,致使与同学的关系危机,激化矛盾。另一种是在制止不良行为的过程中,处理不当或处理过重,而造成被处理者受委屈,因此而激化了同学之间的矛盾,恶化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情形:在树正气表扬×××同学的先进事迹时,会出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致使产生误会,产生嫉恨而引发对班干部进行记恨,择时寻机报复或刁难。
极少数中小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过程中,会滋生不可一世的傲气,而造成凭主观臆断、不重事实的胡乱管理的行为。
少数中小学生热衷于公益劳动,忽视学习成绩和特长班训练,这是一大误区。中小学生无论何时何地,皆应以学为主,故追求学习上的优异成绩是学生永恒的主题。
总之,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利大于弊,家长要鼓励之,使之从这些劳动中锻炼自己的心智,进而成为更高尚的人,成为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艺术》 曾汝弟主编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1.8月第一版
一.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利弊分析
1.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利
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出中小学生的责任心和不计报酬地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家务劳动是家庭里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无条件的做完做好,久而久之,就培养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同时,为将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务劳动是不计报酬的、是无条件的,它是无偿地为整个家庭服务,逼迫学生做点家务,学生只要养成了自觉做家务的习惯,就具备了一些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就为将来参加社会劳动打下品质上的基础。
长期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出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这为他们长大成人走入社会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奠定了基础。在长期的家务劳动中还练就了学生诚实、细心、耐心的品质,练就了自己独立做事、生活自理的能力。在长期的家务劳动中,学生还能学到劳动技巧、办事方法,还能增强中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中小学生在家务劳动中学会制造劳动成果、评价劳动成果、欣赏劳动成果、珍重劳动成果。学生在制造、完成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评价、欣赏劳动成果过程中,增强了客观、公正、全面之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认识到自我价值,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学会珍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就学会珍重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他人。
家务劳动可以消除或减少中小学生身上共有的懒惰、自私、自负、任性、病态的嫉妒等恶习。中小学生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他们的懒惰之恶习自然消失。自私是做事只为自己、自己只享受别人的成果、不为他人服务的长久积累而成,做家务是为家人服务,这可以大大地淡化私欲。中小学生做出来的家务事常常是不令人满意,更不可能凭情感而为之,因此抑制了中小学生的自负和任性。中小学生做家务时,见父母做得比自己好,自己在父母的教导下,只会想着认真地、努力地去做,争取做得更好。这就预防了那种捏造事实来诬蔑陷害比自己强的人的病态的嫉妒。
2。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弊病
中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家务劳动,则会使中小学生之思想意识里造成喧宾夺主,过多地参加家务劳动,会使其忘记自己的主业是学习,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占用休息时间,造成身体疲劳,学习成绩下降。
中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家务劳动,有时会给其带来危险,家长绝不能让中小学生单独使用煤气、刀具等带有风险的家务。
二.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利弊分析
1.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利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可以培养出一点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可以培养出一点大公无私、乐于为集团奉献的高尚品质。公益劳动是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的不计报酬的劳动,而且劳动的质量鉴定常常是大众来进行,因此,公益劳动自然是要做得令人满意,公益劳动者一当有私心杂念或责任感稍有欠缺,则会引来许多双鄙夷的目光。中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参加公路卫生、社区卫生,帮助身边的老人、小孩,这些中小学生就具备了一点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因为他们把集体的事、社会的事、国家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些中小学生无偿服务于集体、社会和国家,无所谓次数多少,也无所谓时间长短,都能在他们身上培育出一点大公无私、乐于为他人奉献的高尚品质。
中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自己身为班干部,就被迫“正人先正己”,不得不自觉遵守班规、校规,起好表率作用,然后才能有效地管理他人。这样就自然提高了班干部本人的遵纪遵规的自觉性。
中小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增强了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之一是管理能力弱,中小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能力。参与班级管理,如管理卫生,在检查卫生过程中,可锻炼其卫生质量的鉴别能力、评价能力,最后做出结论:当天同学们所搞的卫生是否合格。又如管理班级纪律,可锻炼其坚持原则的能力,可锻炼其与违纪者进行斗争的胆量和斗争策略,还可锻炼其为了坚持原则而忍辱负重的心理承受力。参与学校管理,如参加学校执勤队,可提高其是否非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敢于管理比自己高大的学生的违纪行为的胆量和勇气,还可提高其处事能力,如哪些违纪行为需要警告,哪些违纪行为需要记录后送交学校处理。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之一是缺乏交际能力,中小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可增强其交际能力。参与班级管理,其必然要与本班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参与学校管理,其必然要与本班同学和老师、校领导进行交流,这样既增进了同学情,又增强了交际能力。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尤其是参加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还有两大益处。一方面是其得到表现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需要,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相应的地位,满足了受人尊敬的需要,因此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上进的精神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其为了显现自己而积极努力参加公益劳动,久而久之,就培育出甘为人梯、乐于为集体奉献的高尚品质。
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可克服势利眼和小市民的俗气。公益劳动的本质是不图报酬的劳动,是高尚的行为,长期从事公益劳动者,必然蔑视有利才为、事事为己的势利眼,也必然蔑视幸灾乐祸、无事生非、挑拨离间、好占小便宜等小市民的俗气。因此,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初步脱离唯利是图、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超凡脱俗者。
2.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弊病
中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公益劳动,会影响学习和休息。参加公益劳动,用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则势必造成中小学生身心疲惫,而致使其学习成绩下降,其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到保障。故中小学生参加公益劳动要适度。
中小学生在参加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得罪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时会恶化。一种是制止不良行为,遇到横蛮无理的学生会引起记仇、报复等过激行为,致使与同学的关系危机,激化矛盾。另一种是在制止不良行为的过程中,处理不当或处理过重,而造成被处理者受委屈,因此而激化了同学之间的矛盾,恶化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情形:在树正气表扬×××同学的先进事迹时,会出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致使产生误会,产生嫉恨而引发对班干部进行记恨,择时寻机报复或刁难。
极少数中小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过程中,会滋生不可一世的傲气,而造成凭主观臆断、不重事实的胡乱管理的行为。
少数中小学生热衷于公益劳动,忽视学习成绩和特长班训练,这是一大误区。中小学生无论何时何地,皆应以学为主,故追求学习上的优异成绩是学生永恒的主题。
总之,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利大于弊,家长要鼓励之,使之从这些劳动中锻炼自己的心智,进而成为更高尚的人,成为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家庭教育艺术》 曾汝弟主编 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1.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