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hxd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导致人类癌性死亡的首要疾病。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CD28分子家族的成员之一,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为其配体之一,可分为膜型和可溶型两种形式,在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近有研究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中经突变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可直接上调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文章就PD-1、PD-L1及EGFR基因突变在NSCLC免疫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D-二聚体、高密度脂蛋白(HDL)、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724 (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03例和健康体检者111名,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直接法测定血清HDL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EA和CA724水平,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通过ROC曲线分析每种检测指标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C
目的利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探讨山西省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程度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DT对山西省多所医院的6 228例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痛苦筛查。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性格类型等方面研究患者心理痛苦差异。结果山西省癌症患者心理痛苦检出率为28.2 %(1 754/6 288)。影响心理痛苦的原因主要有经济问题、担忧、紧张、疲乏、疼痛、睡眠不良、消化不良、便秘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2014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再次讨论制定了"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文章对其中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及探讨。
目的比较R-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早期初治胃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PG-DLBC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5例早期初治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CHOP组35例,CHOP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R-CHOP组完全缓解(CR)率为74.3 %(26/35),CHOP组为50.0 %(15/30)(P<0.05)
目的检测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MALAT-1)在人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探讨shRNA介导沉默MALAT-1表达对卵巢癌细胞OVCAR3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ES-2、SKOV3、OVCAR3、A2780 4株卵巢癌细胞中MALAT-1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设计构建4条特异性干扰MALAT-1表达的shRNA-pGPU6/GFP/Neo表达
目的探讨成年人巨大骶尾部畸胎瘤(SCT)的诊治要点。方法对1例成年人巨大恶性SC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经骶会阴入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为恶性畸胎瘤。结论成年人巨大SCT较罕见,有恶变可能,要及早手术完整切除,必要时一并切除尾骨,降低复发。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MALAT-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ALAT-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差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ALAT-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卵巢组织(0.089±0.090比1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及卵巢原发性双癌与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对比研究,分析这两种疾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被诊断为子宫内膜及卵巢原发性双癌患者24例(原发性双癌组)及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患者27例(转移癌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双癌组与转移癌组患者在年龄、绝经与否、首发症状、腹腔积液、脉管癌栓、肿瘤分化程度、淋巴
目的利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腺癌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筛选6例新鲜的人胃腺癌原发灶组织及转移的淋巴结组织标本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用非染色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法分别获取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腺癌细胞,裂解后提取蛋白,每例取等量蛋白,任选3例混合,共分成2组。用DIGE染料Cy2、Cy3、Cy5对
1990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病理学家Dixit在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经白细胞介素(IL)-1、PL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刺激后表达量迅速增加,并分布于体内的多种细胞中,其能编码一种特殊的锌指蛋白,该基因被命名为锌指蛋白A20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被命名为锌指蛋白A20,简称A20。A20是一种内源性调控蛋白,其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抑制炎症反应,并能抑制细胞凋亡